作物杂志,2025, 第2期: 8692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5.02.012
赵玲玲1(), 李桂芳2, 程楚1, 郑铭洁1, 胡敏2, 朱剑锋3, 沈阿衣3, 沈阿呷4, 王俊珍3(
), 邵美红1(
)
Zhao Lingling1(), Li Guifang2, Cheng Chu1, Zheng Mingjie1, Hu Min2, Zhu Jianfeng3, Shen Ayi3, Shen Aga4, Wang Junzhen3(
), Shao Meihong1(
)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浙江省种植的荞麦品种及适宜的种植海拔和播期,2023年引进4个苦荞和4个甜荞品种在不同地点进行比较试验,研究荞麦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和晚播有利于荞麦产量的提高;苦荞品种中苦3号株高较低,各性状适中,平均产量最高,适宜大面积种植;甜荞品种中荞21号产量高,且为红花荞麦,可作为观赏和粮食兼用型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1] | 唐宇, 邵继荣, 周美亮. 中国荞麦属植物分类学的修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20(3):646-653. |
[2] | 周美亮. 荞麦属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023. |
[3] | 范昱, 丁梦琦, 张凯旋, 等. 荞麦种质资源概况.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20(4):813-828. |
[4] | 范昱. 中国苦荞种质资源性状评价和荞麦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 成都:成都大学, 2019. |
[5] | 郭兰, 赵志宇, 韩淑英. 荞麦花叶总黄酮体外抗肿瘤及促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3, 29(6):50-52. |
[6] | 汪嘉庆. 苦荞麦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槲皮素的结构修饰. 沈阳:沈阳药科大学, 2009. |
[7] | 沈伦豪, 任奎, 唐宇, 等. 西藏野生荞麦种质资源的调查与收集.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23(3):768-774. |
[8] | 张久盘, 杨崇庆, 常克勤, 等. 荞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 2019(22):107-109. |
[9] | 谭浩文. 川西南金荞麦种群形态差异与不同生境影响研究.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18. |
[10] | 黄爱斌. 同源四倍体荞麦与普通荞麦的观赏性比较试验. 陕西农业科学, 2024, 70(1):30-32. |
[11] | 付晔. 荞麦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4):16-19. |
[12] | 谭金花. 荞麦的种植要求及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种子科技, 2024, 42(6):49-51. |
[13] | 张瑞丰, 张智勇, 陶建波, 等. 不同种植模式对重庆荞麦产量和发育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5(9):12-24. |
[1] | 任永福, 李嘉怡, 陈国鹏, 蒲甜, 陈虹, 王小春.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带状套作玉米产量与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01108 |
[2] | 田文强, 王泓懿, 聂凌帆, 孙刚刚, 张君, 张强斌, 于姗, 李家豪, 张金汕, 石书兵. 播期和播量对超晚播小麦群体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15122 |
[3] | 马映辰, 王佳童, 冯燕飞, 马浩雄, 任学军, 郭振清, 李云, 韩玉翠, 林小虎. 复合肥配施微生物菌剂的后效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谷子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41148 |
[4] | 姬景红, 刘双全, 马星竹, 郝小雨, 郑雨, 赵月, 王晓军, 匡恩俊. 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49154 |
[5] | 张纪利, 何敬浩, 韦建玉, 黄崇峻, 王维, 蔡一霞. 微生物菌剂配施时期对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酶活性及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62171 |
[6] | 金丹丹, 隋世江, 陈玥, 李波, 曲航, 宫亮. 秸秆还田下氮肥减量对辽河平原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72179 |
[7] | 李云霞, 杨佳蒴, 李洋洋, 向世鹏, 余金龙, 李斌, 郑维威, 刘璐. 不同移栽期对烟稻轮作烟区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222227 |
[8] | 李俊志, 窦爽, 王晓东, 张蒙, 肖继兵. 不同间作模式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234240 |
[9] | 罗健科, 张克厚, 王泽宇, 张平珍, 南铭. 18个燕麦品种(系)在白银市沿黄河灌区的生产性能研究[J]. 作物杂志, 2025, (2): 93100 |
[10] | 龙卫华, 咸志慧, 张正, 阿里别里根·哈孜太, 祖勒胡玛尔·乌斯满江, 浦惠明, 胡茂龙. 长江下游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油菜品系在新疆伊犁河谷的适应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1): 111116 |
[11] | 储昭康, 王世济, 毕健健, 张林, 彭晨, 陈翔, 武文明. 江淮中部播期对夏玉米产量与灌浆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1): 117122 |
[12] | 杨如萍, 贾贞, 韦瑛, 魏野畴, 王立明, 陈光荣, 张国宏, 宋雯雯. 甘肃不同地理来源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与气象因子及农艺性状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25, (1): 123132 |
[13] | 张楷楷, 赵德明, 马菊花, 白鹏军, 马鹏, 陈蕙, 徐文杰, 黄彩霞, 刘众宇. 垄沟秸秆覆盖对旱作马铃薯土壤水热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1): 139146 |
[14] | 吕树立, 丁芳, 郑东方. 芝麻蒴果光合特性及产量与品质对不同化学催熟剂的响应[J]. 作物杂志, 2025, (1): 155161 |
[15] | 周苗苗, 何瑞通, 李兰, 王红鑫, 彭浩源, 张玉博, 张丹, 王进斌, 罗新宁, 祁炳琴. 高密度种植下生长调节剂“玉黄金”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1): 1621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