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7, 第1期: 6872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7.01.013
李海,杨如达,林凤仙,张翔宇,梁海燕
Li Hai,Yang Ruda,Lin Fengxian,Zhang Xiangyu,Liang Haiyan
摘要:
以晋黍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相同播种量条件下8个不同行距处理对黍子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行距增加,黍子株高、穗长、穗重、穗粒重、单株重量、收获指数及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茎基粗和有效分蘖数呈逐渐减少趋势;行距对黍子的株高和千粒重没有显著影响,对有效分蘖数、穗粒重和穗重影响较大;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黍子产量与株高、穗长、茎基粗、有效分蘖数、穗重、穗粒重、单株重量和收获指数之间极显著相关,穗长、有效分蘖数和穗粒重是对黍子产量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综合因子值分析表明,35cm行距处理有较理想的产量构成因子,群体空间分布均匀,可获得较高产量,其次为行距30和40cm处理。
[1] | 张研 . 我国小杂粮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0,12(3):433. |
[2] | 王显瑞, 赵敏, 张立媛 , 等. 播量和施肥对糜子产量、农艺性状及生长的影响.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3):30-32. |
[3] | 胡兴雨, 陆平, 贺建波 , 等. 黍稷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9(4):492-496. |
[4] | 杨如达, 李海, 田宏先 , 等. 不同栽培模式对黍子产量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 2015,61(5):1-3. |
[5] | 董钻, 沈秀瑛 . 作物栽培学总论.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
[6] | 张瑞朋, 付连舜, 佟斌 , 等. 密度及行距对不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5,34(1):52-55. |
[7] | 刘健, 祁丽敏, 刘保才 , 等. 不同播期、行距、株距对大豆生育性状与产量的影响.大豆科技, 2014(4):5-8. |
[8] | 朱统泉, 赵立尚, 贺建锋 , 等. 不同行距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调节效应.陕西农业科学, 2006(4):8-10. |
[9] | 吴玉娥, 韩占江, 薛香 , 等. 行距对不同株型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5(3):14-16. |
[10] | 吴菲菲, 张永亮, 王显国 . 行距与播种量对无芒雀麦生产性状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3,30(1):91-95. |
[11] | 朱振磊, 张永亮, 潘多锋 , 等. 行距与播种量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1,19(4):631-636. |
[12] | 罗世武, 王秉龙, 赵萍 . 施肥及播种行距对无芒雀麦产量的影响.陕西农业科学, 2011(4):77-78,87. |
[13] | 王建林, 徐正进 . 穗型和行距对水稻冠层受光态势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05,19(5):422-426. |
[14] | 黄敏, 蒋鹏, 谢小兵 , 等. 水稻株行距配比的优化和株高密度模型的建立. 作物研究, 2011,25(1):1-3. |
[15] |
赵海新, 杨丽敏, 陈书强 , 等. 行距对两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冠层结构与产量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11,25(5):488-494.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1.05.006 |
[16] |
朱元刚, 高凤菊 . 不同行株距配置下夏播谷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多重分析. 核农学报, 2014,28(12):2290-2299.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14.12.2290 |
[17] | 赵禹凯, 王显瑞, 陈高勋 , 等. 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14,35(2):35-38. |
[18] | 任月梅 . 春播早熟区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和通径分析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1): 13, 22. |
[19] | 杨慧卿, 王军, 袁峰 , 等. 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0,14(11):105-106,111. |
[20] | 闫川, 丁艳锋, 王强盛 . 行株距配置对水稻茎秆形态生理与群体生态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07,21(5) : 530-536. |
[1] | 赵 鑫 陈少锋 王 慧 刘三才 杨修仕 张宝林. 晋北地区不同苦荞品种产量和品质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5): 2732 |
[2] | 王 蕾 张想平 李润喜 牛小霞 杨世梅 严宗山 张自强. 大麦农艺性状和子粒支链淀粉的多元分析与评价[J]. 作物杂志, 2018, (5): 7176 |
[3] | 张翔宇 李 海 梁海燕 张 知 宋晓强 郑敏娜. 不同种植行距与种植密度对黍子#br# 生长特性及子实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9196 |
[4] | 吴荣华 庄克章 刘 鹏 张春艳. 鲁南地区夏玉米产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 作物杂志, 2018, (5): 104109 |
[5] | 宿飞飞 张静华 李 勇 刘尚武 刘振宇 王绍鹏 万书明 陈 曦 高云飞 胡林双 吕典秋. 不同灌溉方式对两个马铃薯品种#br# 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97103 |
[6] | 张瑞栋 曹 雄 岳忠孝 梁晓红 刘 静 黄敏佳. 氮肥和密度对高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10115 |
[7] | 安 霞 张海军 蒋方山 吕连杰 陈 军. 播期播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群体及子粒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32136 |
[8] | 高文俊 杨国义 高新中 玉 柱 许庆方 原向阳 孙耀武. 氮磷钾肥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44149 |
[9] | 王小林 纪晓玲 张盼盼 张 雄 张 静. 黄土高原旱地谷子品种地上器官#br# 干物质分配与产量形成相关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5): 150155 |
[10] | 陆梅,孙敏,任爱霞,雷妙妙,薛玲珠,高志强. 喷施叶面肥对旱地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8, (4): 121125 |
[11] | 王晓飞,徐海军,郭梦桥,肖宇,程薪宇,刘淑霞,关向军,吴耀坤,赵伟华,魏国江. 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26130 |
[12] |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8142 |
[13] | 商娜,杨中旭,李秋芝,尹会会,王士红,李海涛,李彤,张晗. 鲁西地区常规棉聊棉6号留叶枝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4): 143148 |
[14] |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张立生,朱玫. 山西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4): 3236 |
[15] | 魏萌涵, 解慧芳, 邢璐, 宋慧, 王淑君, 王素英, 刘海萍, 付楠, 刘金荣. 华北地区谷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4): 42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