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9, 第5期: 18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5.001
• 专题综述 • 下一篇
王海涛,刘存敬,唐丽媛,张素君,李兴河,蔡肖,张香云,张建宏
Wang Haitao,Liu Cunjing,Tang Liyuan,Zhang Sujun,Li Xinghe,Cai Xiao,Zhang Xiangyun,Zhang Jianhong
摘要:
杂交育种技术仍是目前棉花育种采用的主要手段。河北省自20世纪30年代开展杂交育种以来,截止到2017年,共育成63个杂交棉品种,其中河北省审定杂交棉品种50个,占河北省审定所有棉花品种的24.9%。对河北省审定的杂交棉品种分析表明,产量得到了逐步提高并趋于稳定,纤维品质中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是阻碍棉花品级提高的主要原因;枯萎病抗性问题基本解决,但黄萎病抗性急需提高。同时还分析了河北省杂交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河北省杂交棉培育的发展建议。
[1] | 王晓辉 . 杂交棉的发展历史及应用前景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
[2] | 王恒铨 . 河北棉花.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
[3] | 张香云, 崔瑞敏, 付会期 . 棉花杂交种冀棉18号的选育及其应用.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19(增刊):100-103. |
[4] | 王远, 张锐, 祖茂堂 , 等. 双价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银棉2号. 中国棉花, 2005,32(9):20. |
[5] | 杜雄明, 刘国强 . 中国棉花品种志(1978-2007).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
[6] | 梁晋刚, 姜伟丽, 宋贤鹏 , 等. 我国2007-2018年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审定情况评析. 中国棉花, 2019,46(4):1-6. |
[7] | 郭振生, 李俊兰 . 棉花去雄授粉简易器械研制和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2,15(2):50-54. |
[8] | 张建宏, 王海涛, 刘存敬 . 一种棉花去雄器:中国,201721301414.3. 2017-10-10. |
[9] |
纪从亮, 邹芳刚, 史伟 . 杂交棉化学杀雄制种技术进展. 中国棉花, 2010,37(7):2-5.
doi: 1000-632X(2010)07-0002-03 |
[10] | 季道藩 . 棉花知识百科.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
[11] | 马卫军, 任爱民, 张玉娟 , 等. 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98-1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7): 18,21. |
[12] | 任爱民, 马维军 . 转双价基因三系杂交棉—邯杂429. 中国棉花, 2008,35(2):26. |
[13] | 马维军, 任爱民 . 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301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中国棉花, 2010,37(11):30. |
[14] | 郭宝生, 刘素恩, 王兆晓 , 等. 高产优质“三系”杂交棉品种冀FRH3018的选育. 河北农业科学, 2010,14(7):63-65. |
[15] | 刘存敬 . 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育成品种分析//中国棉花学会.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 安阳:中国棉花杂志社, 2010. |
[16] | 崔瑞敏 . 河北棉花品种志. 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
[17] | 赵贵元, 张建宏, 张香云 , 等. 国审抗枯黄萎病抗虫棉新品种冀杂 1号选育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2,16(9):55-59. |
[18] | 王凯辉, 耿香利, 李军英 , 等. 我国杂交棉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河北农业科学, 2011,15(5):14-16. |
[19] | 王兆晓, 崔瑞敏, 耿军义 , 等. 自然昆虫传粉转Bt基因棉花核质不育系的主要性状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04,9(3):36-38. |
[20] | 宇文璞, 宇文钢, 王淑霞 , 棉花核雄性不育系芽黄A光温互作繁种方法:中国:200510071011.X. 2011-05-04. |
[21] | 田梦云 . 棉花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在杂种优势中的应用.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3. |
[22] | 崔瑞敏, 田海燕, 刘素恩 , 等. 河北省棉花生产的历史回顾. 中国棉花, 2016,43(8):10-15,20. |
[23] | 盛承发, 王少丽, 宣维健 , 等. 抗虫杂交棉研究与应用进展,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2,23(5):347-351. |
[24] | 何六奇, 方光华 . 棉花化学去雄杂交制种技术的初步研究. 上海农业科技, 1979(10):20-21. |
[25] | 华兴鼐 . 去雄剂MH应用在海陆杂种棉花制种技术上的效果. 江苏农学报, 1964,3(3):127. |
[26] | 张传忍, 谢九皋, 张秀如 , 等. 棉花新杀雄药剂的筛选及其效果研究. 中国棉花, 1983(3):11-12. |
[27] | 张学贤 . 棉花化学杀雄制种增产效果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1982(7):8-9. |
[28] |
李根源, 刘金海 . 我国杂交棉产业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棉花, 2011,38(5):2-5.
doi: 1000-632X(2011)05-0002-04 |
[29] | 陈全求, 蓝家样, 韩光明 , 等. 三系杂交棉品种的现状和发展建议. 棉花科学, 2017,39(5):2-6. |
[30] | 匡政成, 李痒, 张学文 , 等. 我国杂交棉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湖南农业科学, 2012(22):37-39. |
[31] | 邢朝柱, 郭立平, 李威 , 等.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十年成就和未来发展. 棉花学报, 2017,29(S1):28-36. |
[32] | 黄滋康, 黄观武, 袁有禄 , 等. 中国棉花杂交种及杂种优势利用.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
[33] | 董合忠, 代建龙, 孔祥强 , 等. 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及其理论基础//中国棉花学会2017年年会论文汇编. 安阳:中国棉花杂志社, 2017. |
[34] |
喻树迅, 范术丽, 王寒涛 , 等. 中国棉花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 2016,49(18):3465-3476.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6.18.001 |
[35] | 袁有禄, 魏晓文, 毛树春 , 等. 棉花育种行业创新与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19(3):455-463. |
[1] | 郭笑, 王首驿, 袁天怡, 叶玉婷, 张翼夫, 金亦富, 张瑞宏, 张洪程. 小麦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及展望[J]. 作物杂志, 2019, (2): 3945 |
[2] | 黄少辉,杨云马,刘克桐,杨军芳,邢素丽,孙彦铭,贾良良. 不同施肥方式对河北省小麦产量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1): 113117 |
[3] | 张雪娇,石晶晶,常娜,张雅琴,齐永志,甄文超,尹宝重. 河北省冬小麦赤霉病拮抗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 作物杂志, 2017, (2): 157162 |
[4] | 魏玉明,黄杰,顾娴,金茜,刘文瑜,杨发荣. 甘肃省藜麦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 作物杂志, 2016, (1): 1215 |
[5] | 许景钢,孙涛,李嵩.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发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 作物杂志, 2016, (1): 16 |
[6] | 马燕会, 尹宝重, 郭丽果, 等. 河北省麦田保水剂筛选及其节水效果评价[J]. 作物杂志, 2015, (2): 111117 |
[7] | 刘海燕. 黑龙江省玉米持续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与对策[J]. 作物杂志, 2014, (2): 913 |
[8] | 杨国航, 吴金锁, 张春原, 等. 青贮玉米品种利用现状与发展[J]. 作物杂志, 2013, (2): 1316 |
[9] | 王海凤, 新楠, 吴仙花, 等. 甜高粱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作物杂志, 2013, (2): 2326 |
[10] | 赵广才, 常旭虹, 王德梅, 杨玉双, 冯金凤. 中国小麦生产发展潜力研究报告[J]. 作物杂志, 2012, (3): 15 |
[11] | 宗静, 马欣, 王琼, 王俊英. 北京市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作物杂志, 2012, (3): 1619 |
[12] | 李景彬, 王曌鹏, 田绪顺, 等. 打瓜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 作物杂志, 2011, (1): 126128 |
[13] | 李朝苏, 汤永禄, 黄钢, 吴春. 成都平原多熟制现状调查与分析[J]. 作物杂志, 2010, (6): 105108 |
[14] | 曹阳, 严玉萍, 冯振秀, 张燕, 朱波, 郭海玲, 方瑞. 新疆杂交棉应用概况及人工去雄制种技术[J]. 作物杂志, 2010, (6): 120122 |
[15] | 刘书梅, 贾新合, 李宾, 等.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郑杂棉4号主要特性及高效制种技术[J]. 作物杂志, 2010, (3): 1261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