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0, 第1期: 117123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0.01.019
Hu Yuqian,Zi Tao,Xiong Tinghao,Zhang Zhenhua,Song Haixing()
摘要:
探明南方三熟区早熟与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在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方面的规律差异,为稻-稻-油三熟制油菜施肥提供依据。于2017年冬季至2018年春季在湖南衡阳布置田间小区试验,供试品种为早熟品种湘油420和湘油642、常规熟期品种湘油1035和湘杂油710×1035,间隔10~15d取样,监测4个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动态,氮、磷、钾元素吸收的时空特征及产量。早熟冬油菜品种与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收获指数无显著差异,早熟冬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磷在花期-角果期积累比例最大,分别为79.9%~80.0%、69.3%~79.5%,氮、钾积累量在花期的比例最大,分别为46.8%~47.7%、39.9%~52.3%;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磷、钾在花期积累比例最大,分别为37.1%~38.6%、44.1%~49.3%、32.8%~36.2%,氮在苗期的积累比例最大(48.6%~73.9%)。相较于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早熟冬油菜品种对干物质及养分的吸收高峰推迟,干物质和磷、钾养分累积多集中在花期-角果期。冬油菜的养分积累量随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大而提高。早熟冬油菜品种生育期185d,较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短15d,能缓解稻油轮作时茬口矛盾;收获期早熟冬油菜品种氮、磷积累量明显高于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氮、磷、钾累积特性适用于缓控释肥养分释放速率慢、周期长的释肥特性。早熟冬油菜品种生育期短且养分积累量高,在南方三熟区存在季节优势和养分积累优势,适宜在南方三熟区大面积推广。
[1] | 陈浩, 官春云, 刘忠松 , 等. 早熟油菜湘油420的选育. 作物研究, 2016,30(3):271-273. |
[2] | 王汉中 . 以新需求为导向的油菜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40(5):613-617. |
[3] | 张尧锋, 余华胜, 曾孝元 , 等. 早熟甘蓝型油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20(2):258-266. |
[4] | Ren T, Bu R Y, Liao S P , et al. Differences in soil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lated seed yield of winter oil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L.) under paddy-upland and continuous upland rotations.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2019,192:206-214. |
[5] | 卜容燕, 任涛, 廖世鹏 , 等. 不同轮作和氮肥分配季节下土壤氮素供应和油菜氮素吸收差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25(3):412-420. |
[6] | 龙莉, 杨旭初, 熊斌 , 等. 冬作物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作物研究,2019(2):104-109. |
[7] | 余垚颖, 莫太相, 刘金丹 , 等. 四川油菜NPK吸收利用规律及肥料利用率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4(10):35-42. |
[8] | 曹金华, 王建平, 朱家成 , 等. 双低杂交油菜‘丰油10号’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规律.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3(34):32-39. |
[9] | 刘晓伟, 鲁剑巍, 李小坤 , 等. 直播冬油菜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11,44(23):4823-4832. |
[10] | 邹娟, 鲁剑巍, 刘锐林 , 等. 4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动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229-234. |
[11] | 刘宝林, 邹小云, 宋来强 , 等. 早熟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分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8,40(2):323-329. |
[12] | 田昌, 谭太龙, 杨勇 , 等. 包膜肥对早熟油菜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40(1):78-82. |
[13] | 刘宝林, 邹小云, 宋来强 , 等. 氮肥用量对迟直播早熟油菜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5,37(6):852-861. |
[14] | 孙娟娟 . 氮素对油菜物质积累及生理代谢影响的研究.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6. |
[15] | 鲍士旦 . ,土壤农化分析(第三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
[16] | 刘晓伟 . 冬油菜养分吸收规律及不同养分效率品种特征比较研究.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17] | 高建芹, 浦惠明 . 杂交油菜宁杂1号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规律. 江苏农业科学,2001(5):29-31,34. |
[18] | 王必庆, 王国槐 . 油菜早熟性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09,23(5):336-338. |
[19] | 祝平洋, 江煜, 潘涛 , 等. 早熟油菜新品种在衡阳县田间试验表现. 作物研究, 2018,32(3):191-193. |
[20] | 黄益国, 张学昆, 张毅 , 等. 早熟与中熟油菜品种的性状差异比较. 作物研究, 2016,30(4):393-396. |
[21] | Szczepaniak W . A mineral profile of winter oilseed rape in critical stages of growth-nitrogen. Journal of Elementology, 2014,19(3):759-777. |
[22] | 鲁剑巍, 任涛, 丛日环 , 等. 我国油菜施肥状况及施肥技术研究展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40(5):712-720. |
[23] | 朱洪勋, 李贵宝, 张翔 , 等. 高产油菜营养吸收规律及施用氮磷钾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土壤肥料,1995(5):34-37. |
[24] | 杨勇, 刘强, 宋海星 , 等. 氮磷钾配比对油菜养分吸收、碳氮代谢产物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2,24(1):99-104. |
[25] | 孙家刚, 左青松, 石剑飞 , 等. 油菜籽粒中钾素积累过程的初步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4):448-451. |
[26] | 王强, 虢慧 . 不同播期下油菜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关系. 作物研究, 2016,30(1):4-7. |
[27] | Malhi S S, Johnston A M, Schoenau J J , et al. Seasonal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nutrient uptake of canola,mustard,and flax on a black chernozem soil in saskatchewan.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2007,30(4):641-658. |
[28] | Wang Y, Liu T, Li X K , et al. Nutrient deficiency limits population development,yield formation,and nutrient uptake of direct sown winter oilseed rap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5,14(4):670-680. |
[29] | 丁武汉, 谢海宽, 徐驰 , 等. 一次性施肥技术对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氮素淋失特征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9,30(4):1097-1109. |
[1] | 高杰,李青风,李晓荣,封广才,彭秋. 贵州不同年代糯高粱品种(系)干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特性差异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1): 4146 |
[2] | 李积铭,李爱国,贾英全,宋聪敏,刘桂华,徐桂真,李和平. 机械化栽培条件下株距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6): 7175 |
[3] | 任永峰,路战远,赵沛义,高宇,刘广华,栗艳芳. 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20124 |
[4] | 姜丽娜,张雅雯,朱娅林,赵凌霄. 施氮量对不同品种小麦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51158 |
[5] | 段里成,郭瑞鸽,张坤,章起明,刘丹,杨爱萍,桂保玉,金国花,蔡哲. 不同播期对直播早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86191 |
[6] | 马一峰,梁茜,葛均筑,辛德财. 冬小麦济麦22和春小麦津强8号的产量形成差异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 (5): 192195 |
[7] | 张海斌,蒙美莲,刘坤雨,章凌翔,陈有君. 不同轮作模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4): 170175 |
[8] | 梁茜,刘文亚,葛均筑,赵明,侯海鹏,杨永安,辛德财. 条带深旋小双行精播技术对夏玉米产量调控效应研究[J]. 作物杂志, 2019, (1): 111115 |
[9] | 谭京红,张露萍,吴启侠,朱建强,张在镇. 基于不同肥源的棉花减氮施肥效果比较研究[J]. 作物杂志, 2019, (1): 134140 |
[10] | 段君君,刘青峰,任春元,于崧,于立河,郭伟,薛盈文,梁海芸. 不同栽培模式与密度对芸豆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6): 110115 |
[11] | 隋阳辉,高继平,刘彩虹,徐正进,王延波,赵海岩. 东北冷凉地区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光合、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37143 |
[12] | 权宝全,白冬梅,田跃霞,薛云云. 不同源库关系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2105 |
[13] | 商娜,杨中旭,李秋芝,尹会会,王士红,李海涛,李彤,张晗. 鲁西地区常规棉聊棉6号留叶枝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4): 143148 |
[14] | 张明聪,战英策,何松榆,金喜军,王孟雪,任春元,张玉先. 氮密交互对红小豆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1): 141146 |
[15] | 马天乐,章建新. 不同复种方式麦茬夏大豆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经济效益比较[J]. 作物杂志, 2018, (1): 1561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