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1, 第4期: 6772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1.04.010
Wang Guojiao(), Song Peng, Yang Zhenzhong, Zhang Wenzhong()
摘要:
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采用大田试验,以水稻品种盐丰47为试验材料,设置秸秆还田(S)和不还田(CK)处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产量、稻米品质、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处理水稻产量低于CK,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S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成熟期叶、茎和鞘的干重及占总干重比例,但各部分干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显著降低。S处理极显著地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稻米的食味值,对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无显著影响。S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土壤的全钾含量和C/N无显著影响。S处理水稻抽穗期土壤铵态氮含量、乳熟期和成熟期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CK。说明辽宁地区推广秸秆还田有利于培肥土壤,改善稻米品质,不会显著影响水稻产量。
[1] | 武际, 郭熙盛, 王允青, 等. 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下的油菜、小麦秸秆腐解特征. 中国农业科学, 2011,44(16):3351-3360. |
[2] | 宋大利, 侯胜鹏, 王秀斌, 等. 中国秸秆养分资源数量及替代化肥潜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24(1):1-21. |
[3] | 曾研华, 吴建富, 曾勇军, 等. 机收稻草全量还田减施化肥对双季晚稻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8,44(3):454-462. |
[4] | 柴如山, 安之冬, 马超, 等.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秸秆钾养分资源量及还田替代钾肥潜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26(2):201-211. |
[5] | 廖萍, 刘磊, 何宇轩, 等. 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互作效应. 作物学报, 2020,46(1):84-92. |
[6] | 陈红金, 陶云彬, 吴春艳. 长期秸秆粉碎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耕地质量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2019,60(12):2342-2344,2348. |
[7] | 丁文金, 马友华, 胡宏祥, 等.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3,30(4):72-77. |
[8] | 张志毅, 范先鹏, 夏贤格, 等. 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土壤养分对秸秆还田响应-Meta分析. 土壤通报, 2019,50(2):401-406. |
[9] | 隋阳辉, 高继平, 刘彩虹, 等. 东北冷凉地区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光合、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8(5):137-143. |
[10] | 崔月峰, 卢铁钢, 孙国才, 等.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北方粳稻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9,34(6):630-637. |
[11] | 李杰, 张洪程, 常勇, 等. 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 作物学报, 2011,37(7):1235-1248. |
[12] | 苏卫, 冯跃华, 许桂玲, 等.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喀斯特地区杂交籼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9,33(9):1856-1864. |
[13] |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146-196. |
[14] | Ping L, Shan H, Van G, et al. Liming and straw retention interact to increase nitrogen uptake and grain yield in a double rice-cropping system. Field Crops Research, 2018,216:217-224. |
[15] | 徐国伟, 谈桂露, 王志琴, 等. 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直播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9,42(8):2736-2746. |
[16] | 陈梦云, 李晓峰, 程金秋, 等. 秸秆全量还田与氮肥运筹对机插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7,43(12):1802-1816. |
[17] | 钟旭华. 稻米垩白形成与籽粒灌浆动态的关系. 江西农业学报, 1995,7(1):55-60. |
[18] | 李冠男, 黄立华, 张璐, 等. 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东北苏打盐碱地水稻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9(5):82-88. |
[19] | 霍中洋, 姚义, 张洪程, 等. 播期对直播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2,45(13):2592-2606. |
[20] | 唐海明, 肖小平, 李超, 等. 不同土壤耕作模式对双季稻区水稻植株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9,42(2):220-228. |
[21] | 赵全志, 黄丕生, 凌启鸿. 水稻群体光合速率和茎鞘贮藏物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1,34(3):304-310. |
[22] | 杨滨娟, 黄国勤, 徐宁, 等. 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对晚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4,34(13):3779-3787. |
[23] | 黄容, 高明, 万毅林, 等. 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稻-菜轮作下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环境科学, 2016,37(11):4446-4456. |
[24] | 汪军, 王德建, 张刚, 等. 连续全量秸秆还田与氮肥用量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0,24(5):40-44,62. |
[25] | 王静静, 张鹏, 毛筱晔, 等. 越冬期还田稻秸腐解规律及其对滨海粘质土地力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9,31(2):42-45. |
[26] | 戴志刚, 鲁剑巍, 李小坤, 等. 不同作物还田秸秆的养分释放特征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0,26(6):272-276. |
[27] | 黄菲, 刘言, 李继福, 等. 水旱轮作条件下还田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4(18):54-60,5. |
[1] | 吴可, 谢慧敏, 刘文奇, 莫并茂, 韦国良, 陆献, 李壮林, 邓森霞, 韦善清, 梁和, 江立庚. 氮、磷、钾肥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4): 178183 |
[2] | 凌晨, 刘洪, 杨哲, 黄展权, 陈孟强, 饶得花, 徐振江. 双季稻栽培对水稻DUS测试标准品种数量性状表达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4): 1825 |
[3] | 张全芳, 姜明松, 陈峰, 朱文银, 周学标, 杨连群, 徐建第. 山东省水稻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4): 2631 |
[4] | 薛菁芳, 蔡永盛, 陈书强. 节水灌溉栽培模式对稻米品质和淀粉RVA谱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4): 8692 |
[5] | 刘学彤, 郑春莲, 曹薇, 党红凯, 曹彩云, 李晓爽, 李科江, 马俊永.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有机质、不同形态氮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4): 130135 |
[6] | 杨磊, 金延迪, 刘侯俊. 铁、镉及其互作对水稻光合原初反应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4): 144151 |
[7] | 孟祥宇, 冉成, 刘宝龙, 赵哲萱, 白晶晶, 耿艳秋.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东北黑土稻区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3): 167172 |
[8] | 周正萍, 田宝庚, 陈婉华, 王子阳, 袁伟, 刘世平.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3): 7883 |
[9] | 刘剑钊, 袁静超, 梁尧, 贺宇, 张水梅, 史海鹏, 蔡红光, 任军. 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地力提升技术模式实证及效益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2): 135139 |
[10] | 邢愿, 贺中华. 基于水分亏缺指数的贵州省水稻干旱特征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2): 191199 |
[11] | 付景, 尹海庆, 王亚, 杨文博, 张珍, 白涛, 王越涛, 王付华, 王生轩. 不同追氮模式对河南沿黄稻区粳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2): 7786 |
[12] | 范业赓, 陈荣发, 闫海锋, 周慧文, 翁梦苓, 黄杏, 罗霆, 周忠凤, 丘立杭, 吴建明. 甘蔗轮作青饲玉米和花生对甘蔗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1): 104111 |
[13] | 周江, 谢宜章, 向平安. 湖南主要大田作物系统投入产出的能值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1): 175181 |
[14] | 潘晓雪, 胡明瑜, 王忠伟, 吴红, 雷开荣. 不同水稻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与发芽期耐寒性鉴定研究[J]. 作物杂志, 2021, (1): 4753 |
[15] | 吕伟生, 肖小军, 黄天宝, 肖国滨, 李亚贞, 肖富良, 韩德鹏, 郑伟. 缓释型配方肥在晚稻套播油菜上的施用效果研究[J]. 作物杂志, 2020, (6): 1431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