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籽粒苋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Agronomic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maranthus Resources in Guizhou Province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22-03-31 修回日期: 2022-05-9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22-03-31 Revised: 2022-05-9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李青风,主要从事作物新品种选育和栽培生理机制研究,E-mail:
贵州籽粒苋地方种质资源极其丰富,为了给贵州籽粒苋选育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收集到的40份贵州籽粒苋资源为试材,对籽粒苋的农艺性状(株高、茎粗、叶柄长、叶长、叶宽、主花序长)以及品质性状(蛋白质、粗脂肪、总淀粉、直链淀粉、赖氨酸)进行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多样性指数为1.93~2.05;品质性状蛋白质、粗脂肪、总淀粉、直链淀粉和赖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22.55%、6.92%、40.25%、1.30%和0.60%;株高与茎粗、叶长、叶宽和主花序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粗脂肪、赖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黔东南州籽粒苋资源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较高,安顺地区籽粒苋资源粗脂肪和总淀粉含量最高,黔南州籽粒苋资源直链淀粉含量较高。
关键词:
The local germplasm resources of Amaranthus in Guizhou province are extremely rich.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of Amaranthus, 40 Amaranthus resources in Guizhou province were collected, and the diversity and correlation of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plant height, stem diameter, petiole length, leaf length, leaf width and main inflorescence length)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protein, crude fat, total starch, amylose and lysine) of Amaranthu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versity indexes of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were 1.93-2.05;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proteins, crude fat, total starch, amylose and lysine were 22.55%, 6.92%, 40.25%, 1.30% and 0.60%, respectively.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nt height and stem diameter, leaf length, leaf width and main inflorescence length.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rotein content and contents of crude fat and lysine. The contents of protein and lysine in Amaranthus resources in Southeast Guizhou province were higher, the contents of crude fat and total starch in Amaranthus resources in Anshun area were the highest, and the content of amylose in Amaranthus resources in Southern Guizhou province was higher compared with other regions in Guizhou province.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李青风, 高杰, 彭秋.
Li Qingfeng, Gao Jie, Peng Qiu.
籽粒苋(Amaranthus spp.)是苋科(Amaranthcaeae)苋属(Amaranthus)粒用苋的总称,为一年生草本植物[1]。籽粒苋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是一种集粮、饲、菜、药、观赏等一体的多功能经济作物,被国内外学者誉为21世纪可向人类提供高质量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未来谷物”。籽粒苋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云南、四川、贵州、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均有种植,但无明显主产区[2]。籽粒苋营养丰富,籽粒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含量14%~18%),氨基酸组成均衡合理,淀粉品质好,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3]。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籽粒苋将成为营养健康功能食品的作物资源之一,面对如此朝阳的绿色产业,研究现有籽粒苋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供试材料为40份贵州籽粒苋种质资源(表1),均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提供,于2019-2020年种植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试验基地,试验地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土壤类型为黏土,土壤有机质12.90g/kg、全氮1.35g/kg、碱解氮346.48mg/kg、速效磷18.97mg/kg、速效钾246.59mg/kg、pH7.2。
表1 供试的40份贵州籽粒苋材料来源
Table 1
序号Number | 名称Name | 地区Region | 县区County | 序号Number | 名称Name | 地区Region | 县区County |
---|---|---|---|---|---|---|---|
1 | 2020001 | 黔西南州 | 贞丰 | 21 | 2020091 | 黔西南州 | 望谟 |
2 | 2020002 | 黔西南州 | 贞丰 | 22 | 2020096 | 黔西南州 | 望谟 |
3 | 2020003 | 黔西南州 | 贞丰 | 23 | 2020097 | 黔西南州 | 望谟 |
4 | 2020008 | 黔西南州 | 贞丰 | 24 | 2020106 | 黔西南州 | 望谟 |
5 | 2020016 | 黔西南州 | 安龙 | 25 | 2020110 | 黔南州 | 罗甸 |
6 | 2020022 | 黔西南州 | 安龙 | 26 | 2020111 | 黔南州 | 罗甸 |
7 | 2020023 | 黔西南州 | 安龙 | 27 | 2020117 | 黔南州 | 罗甸 |
8 | 2020027 | 黔西南州 | 安龙 | 28 | 2020121 | 黔南州 | 罗甸 |
9 | 2020031 | 黔西南州 | 兴义 | 29 | 2020123 | 安顺地区 | 紫云 |
10 | 2020034 | 黔西南州 | 兴义 | 30 | 2020122 | 安顺地区 | 紫云 |
11 | 2020049 | 黔西南州 | 兴义 | 31 | 2020135 | 安顺地区 | 紫云 |
12 | 2020054 | 六盘水 | 盘县 | 32 | 2020136 | 安顺地区 | 紫云 |
13 | 2020058 | 六盘水 | 盘县 | 33 | 2020140 | 安顺地区 | 紫云 |
14 | 2020065 | 六盘水 | 盘县 | 34 | 2020151 | 黔南州 | 独山 |
15 | 2020071 | 黔西南州 | 册亨 | 35 | 2020161 | 黔南州 | 三都 |
16 | 2020072 | 黔西南州 | 册亨 | 36 | 2020168 | 贵阳 | 花溪 |
17 | 2020076 | 黔西南州 | 册亨 | 37 | 2020169 | 贵阳 | 花溪 |
18 | 2020077 | 黔西南州 | 册亨 | 38 | 2020172 | 贵阳 | 花溪 |
19 | 2020088 | 黔西南州 | 望谟 | 39 | 2020177 | 黔西南州 | 册亨 |
20 | 2020089 | 黔西南州 | 望谟 | 40 | 2020300 | 黔东南州 | 雷山 |
1.2 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行长5.0m,2行区,行宽70cm,小区面积7.0m2,栽培管理同大田生产。试验材料的描述型性状于田间进行观测记录,数值型性状每份资源调查10株,取2年数据的平均值进行计算。籽粒苋从出苗到成熟整个生育期进行主要表型数据调查和观测,测定株高、茎粗、叶柄长、叶长、叶宽和主花序长6个农艺性状指标。方法参考《籽粒苋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15]。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根据形态描述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级和赋值,采用Shannonʼs多样性指数(H′)进行描述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H′=-ΣPi×lnPi[20]
式中,Pi表示第i种变异类型出现的频率,用所有相应性状H′的平均值表示一组或所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程度[16]。遗传多样性指数是用来衡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大小。根据平均数和标准差将材料分为10级,从第1级Xi<(X-2S)到第10级Xi≥(X+2S),每0.5S为1级,每一组的相对频率用于计算多样性指数。根据多样性指数比较40份贵州本地籽粒苋种质资源的形态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计算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采用SPSS19.0进行聚类分析,采用Excel2010处理各性状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40 份籽粒苋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贵州省40份籽粒苋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见表2。40份种质平均株高为271.18cm,极大值与极小值相差153.50cm;茎粗平均值24.90mm,极大值与极小值相差26.03mm;叶片性状主要有叶柄长、叶长和叶宽,平均值分别为11.99、22.75和10.94cm;主花序长平均值为81.86cm,极大值与极小值相差42.50cm。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指标为叶柄长,为23.93%,茎粗的变异系数次之。各性状多样性指数为1.93~2.05,多样性指数排序为叶长>主花序长=叶宽>株高>叶柄长>茎粗。
表2 籽粒苋种质农艺性状变异及多样性指数
Table 2
农艺性状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 | 极大值 Maximum | 极小值 Minimum | 平均值 Mean | 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 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 多样性指数 H′ |
---|---|---|---|---|---|---|
株高Plant height (cm) | 350.00 | 196.50 | 271.18 | 39.91 | 14.72 | 1.95 |
茎粗Stemdiameter (mm) | 41.39 | 15.36 | 24.90 | 5.80 | 23.29 | 1.93 |
叶柄长Petiole length (cm) | 19.40 | 7.05 | 11.99 | 2.87 | 23.93 | 1.94 |
叶长Leaf length (cm) | 31.60 | 16.30 | 22.75 | 4.09 | 17.98 | 2.05 |
叶宽Leaf width (cm) | 15.45 | 8.25 | 10.94 | 1.53 | 13.96 | 1.97 |
主花序长Main inflorescence length (cm) | 106.50 | 64.00 | 81.86 | 9.07 | 11.08 | 1.97 |
2.2 40 份籽粒苋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对贵州省40份籽粒苋资源的蛋白质、粗脂肪、总淀粉、直链淀粉以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各成分之间的差异见表3。蛋白质、粗脂肪、总淀粉、直链淀粉和赖氨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55%、6.92%、40.25%、1.30%、0.60%。各营养成分间的多样性指数为蛋白质>赖氨酸>总淀粉>粗脂肪>直链淀粉;各成分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直链淀粉含量,赖氨酸次之。
表3 籽粒苋种质品质性状变异系数及多样性指数
Table 3
品质性状 Quality characteristic | 极大值 Maximum(%) | 极小值 Minimum(%) | 平均值 Mean(%) | 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 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 多样性指数 H′ |
---|---|---|---|---|---|---|
蛋白质Protein | 28.87 | 18.82 | 22.55 | 2.48 | 10.99 | 2.02 |
粗脂肪Crude fat | 10.90 | 4.44 | 6.92 | 1.27 | 18.31 | 1.89 |
总淀粉Total starch | 48.72 | 34.53 | 40.25 | 2.91 | 7.24 | 1.93 |
直链淀粉Amylose | 5.24 | 0.42 | 1.30 | 1.10 | 84.57 | 1.37 |
赖氨酸Lysine | 0.85 | 0.34 | 0.60 | 0.11 | 18.72 | 1.99 |
2.3 40份籽粒苋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0份贵州籽粒苋种质的6个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4)显示,部分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株高与茎粗、叶长、叶宽和主花序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粗与叶柄长、叶长和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花序长呈显著正相关;叶柄长与叶宽、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叶长与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花序长呈显著正相关。
表4 籽粒苋种质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Table 4
性状 Characteristic | 株高 Plant height | 茎粗 Stemdiameter | 叶柄长 Petiole length | 叶长 Leaf length | 叶宽 Leaf width | 主花序长 Main inflorescence length |
---|---|---|---|---|---|---|
株高Plant height | 1.000 | |||||
茎粗Stemdiameter | 0.530** | 1.000 | ||||
叶柄长Petiole length | 0.301 | 0.733** | 1.000 | |||
叶长Leaf length | 0.448** | 0.693** | 0.724** | 1.000 | ||
叶宽Leaf width | 0.526** | 0.715** | 0.750** | 0.793** | 1.000 | |
主花序长Main inflorescence length | 0.274** | 0.209* | 0.036 | 0.323* | 0.185 | 1.000 |
“**”在0.01水平上极显著相关,“*”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下同
“**”indicates extrem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the 0.01 level,“*”indicate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the 0.05 level. The same below
2.4 40份籽粒苋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0份贵州籽粒苋种质的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5)显示,部分品质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蛋白质含量与粗脂肪、赖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淀粉含量呈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些结果表明籽粒苋品质性状遗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表5 籽粒苋种质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Table 5
指标 Index | 蛋白质 Protein | 粗脂肪 Crude fat | 总淀粉 Total starch | 直链淀粉 Amylose | 赖氨酸 Lysine |
---|---|---|---|---|---|
蛋白质Protein | 1.000 | ||||
粗脂肪Crude fat | 0.400** | 1.000 | |||
总淀粉Total starch | -0.068 | 0.196* | 1.000 | ||
直链淀粉Amylose | -0.361** | -0.316** | -0.163 | 1.000 | |
赖氨酸Lysine | 0.506** | 0.167 | 0.081 | -0.326** | 1.000 |
2.5 不同区域籽粒苋种质资源主要品质间的差异
40份籽粒苋种质资源中有22份来自黔西南州,1份来自黔东南州,6份来自黔南州,3份来自六盘水地区,5份来自安顺地区,3份来自贵阳本地;不同区域籽粒苋蛋白质、粗脂肪、总淀粉、直链淀粉和赖氨酸含量比较(表6)表明,黔东南州的种质资源蛋白质含量最高,安顺地区的粗脂肪、总淀粉含量最高,直链淀粉占比较高的种质资源来自黔南州,黔东南州和贵阳地区种质的赖氨酸含量较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地区资源进行下一步的改良及利用。
表6 不同区域籽粒苋种质资源主要品质差异比较
Table 6Comp
区域Region | 数量Number | 蛋白质Protein | 粗脂肪Crude fat | 总淀粉Total starch | 直链淀粉Amylose | 赖氨酸Lysine |
---|---|---|---|---|---|---|
黔西南Southwest Guizhou | 22 | 22.99 | 6.98 | 40.39 | 1.24 | 0.58 |
黔东南Southeast Guizhou | 1 | 24.50 | 5.19 | 37.01 | 1.15 | 0.77 |
黔南Southern Guizhou | 6 | 21.89 | 6.87 | 39.70 | 1.86 | 0.56 |
六盘水Liupanshui | 3 | 21.19 | 6.33 | 40.96 | 1.59 | 0.59 |
安顺Anshun | 5 | 21.42 | 7.87 | 41.68 | 0.96 | 0.59 |
贵阳Guiyang | 3 | 23.20 | 6.22 | 38.32 | 1.15 | 0.77 |
平均值Average | 22.55 | 6.92 | 40.25 | 1.30 | 0.60 |
3 讨论
本研究对40份贵州籽粒苋种质资源的6个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首次系统揭示了贵州籽粒苋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贵州地区籽粒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有研究[21]认为,当变异系数大于10%时,说明样本间差异较大。本研究中,籽粒苋种质资源6个表型性状(株高、茎粗、叶柄长、叶长、叶宽、主花序长)的变异系数为11.08%~23.93%,均大于10%,说明参试籽粒苋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籽粒苋籽粒中蛋白质、粗脂肪、总淀粉、直链淀粉和赖氨酸等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种质资源的用途,对促进籽粒苋的品质育种、资源创新和加工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析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是育种突破的关键,为了更好地进行籽粒苋育种工作中目标性状的筛选与确定工作,本研究对40份籽粒苋种质资源进行了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数量性状中叶长(2.05)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这与王建丽等[13]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资源来源和样本数不同有关。当变异系数达到10%以上时,表明所选种质材料间有显著差异,本试验中变异系数范围为11.08%~23.93%,表明这些性状在种质个体间差异较大;本试验中变异系数以叶柄长(23.93%)最大,主花序长(11.08%)最小,说明不同种质间的遗传变异程度不一致,可为籽粒苋品种改良提供丰富、优良的亲本材料,同时可拓宽籽粒苋新品种选育空间和方向。本研究对40份籽粒苋资源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株高与茎粗、叶长、叶宽、主花序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粗与叶柄长、叶长和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籽粒苋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间相关性很大,这与王建丽等[13]对28份材料的9个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
本文通过对籽粒苋资源各项品质鉴定评价表明,贵州籽粒苋资源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22.55%、粗脂肪含量的平均值为6.92%、总淀粉含量平均值为40.25%、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为1.30%、赖氨酸含量平均值为0.60%。其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水平远远高于广西[12]籽粒苋平均水平,总淀粉含量略低于广西资源。通过对5个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蛋白质与粗脂肪、赖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淀粉含量呈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些结果表明籽粒苋品质性状遗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4 结论
通过对籽粒苋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08%~23.93%,证明了贵州籽粒苋资源较为丰富。通过对不同来源地籽粒苋资源进行品质多样性分析,黔东南地区的资源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最高,安顺地区的粗脂肪和总淀粉含量较高,黔南地区的直链淀粉含量最高。可根据目标性状选择不同地区资源进行利用和改良。
参考文献
籽粒苋籽实中淀粉的理化性质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401021
[本文引用: 1]
方法:以玉米、木薯和红薯淀粉为对照,研究实验室提取的籽粒苋K112籽实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透明度、沉降曲线、冻融稳定性、老化值、淀粉糊凝胶特性和黏度。结果表明:籽粒苋籽实中淀粉含量为62.49%,其中直链淀粉含量为6.12%;其淀粉的溶解度、透明度、沉降速率低于其他3种淀粉,但膨胀度最高;冻融稳定性较差,淀粉凝胶的硬度一般,黏度较低。
云南籽粒苋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DOI: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9030111
[本文引用: 1]
为了系统分析云南籽粒苋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采用遗传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04份云南籽粒苋种质资源的30个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分别是主花序形状(1.68)和主花序长度(2.07)。前10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3.944%,单株鲜体重与第3、第6、第9主成分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粒重与第9主成分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104份种质划分为5类,第Ⅰ类群可为间套种亲本材料,第Ⅱ和Ⅲ类群可为大粒亲本材料,第Ⅳ类群可为优质饲用亲本材料,第Ⅴ类群可为观赏类亲本材料。云南籽粒苋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广西籽粒苋资源品质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DOI: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0-0063
[本文引用: 2]
广西籽粒苋地方种质资源极其丰富多样,为了给广西籽粒苋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考察收集的61份广西籽粒苋资源为试材,对籽粒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硒含量等4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蛋白质、淀粉、脂肪、硒平均含量分别为14.59%、41.37%、4.89%、0.056 mg/kg。不同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硒含量变异最大。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的相关性:蛋白质与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脂肪与淀粉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硒呈现显著负相关。不同来源的种质品质性状比较结果表明,百色市地方种质资源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和硒的平均含量明显优于广西其他地市。通过鉴定,筛选出多项品质优异资源4份,双项品质优异资源7份,高蛋白质、高淀粉、高脂肪和富硒含量单项优异资源16份。
28份籽粒苋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DOI:10.11733/j.issn.1007-0435.2020.04.023
[本文引用: 3]
为了解在哈尔滨地区引种的28份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对28份籽粒苋的22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批籽粒苋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3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花序颜色(1.569) > 茎颜色(1.525) > 茎条纹颜色(1.294) > 花序一级侧枝姿态(1.061) > 叶脉明显程度(1.000) > 叶正面颜色(0.956) > 叶背面颜色(0.906) > 团伞状花簇的密度(0.856) > 叶片先端形状(0.822) > 种子颜色(0.658) > 花序姿态(0.656) > 叶柄花青甙显色(0.628) > 花序花簇类型(0.257);9个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均以单株干重最大,分别为1.612和34.5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干重与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叶柄长、主序花序长和单株有效分枝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聚类分析将28份资源分为4类,第Ⅰ类群各性状中等;第Ⅱ类群综合性状均较好,属于高秆、高产籽粒苋优异材料;第Ⅲ类群茎秆最粗、主花序最长、千粒重最大,可作为选育种子高产的优异材料;第Ⅳ类群为矮秆、观赏型籽粒苋特异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8.048%,其中第1主成分与籽粒苋的干草产量有关,第2主成分与种子产量有关,第3主成分与形态性状有关。本研究对28份籽粒苋的多个形态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为我国籽粒苋种质资源高效利用、亲本选择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基于遗传多样性评估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
DOI:10.11686/cyxb2018679
[本文引用: 1]
为客观评价燕麦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为黑龙江地区燕麦新品种选育提供关键数据,对51份燕麦种质资源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对其中的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主穗长(1.517),其次为株高(1.448)和主穗粒重(1.414),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主穗小穗数(34.8%),其次为主穗粒重(33.1%)和单株分蘖数(27.4%);聚类分析将51份燕麦品种的9个数量性状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为有益性状不明显,为多目标性状育种的亲本材料,类群Ⅱ为选育矮秆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Ⅲ为高杆、增加分蘖数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Ⅳ为选育大粒型、多轮层数、多小穗数等育种目标亲本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70.09%,第一主成分反映种子产量,第二主成反映单株分蘖数,第三主成分反映株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