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2, 第2期: 167173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2.02.023
袁璟亚(), 李万明, 庞雪芹, 黄淋华, 戚兰, 王胜谋, 谢正伟, 邱一彪, 赖泉淏, 秦娜娜()
Yuan Jingya(), Li Wanming, Pang Xueqin, Huang Linhua, Qi Lan, Wang Shengmou, Xie Zhengwei, Qiu Yibiao, Lai Quanhao, Qin Nana()
摘要:
对2个蚕豆品种进行花期打尖处理,研究其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差异,提出花期打尖处理的最适层数,为蚕豆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花期打尖层数的增加,蚕豆株高逐渐增加;单株总荚数、总分枝数(达蚕1号)、有效分枝数和百粒重均先增后减;始荚高度、单荚粒数、总分枝数(成胡15)、主茎节数和荚长受打尖处理影响较小;产量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打尖层数为第8层时达到最大值。相关性分析表明,蚕豆产量与百粒重、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总荚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株高与百粒重也呈显著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打尖层数与蚕豆产量的关系均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最适打尖层数为第8~9层。
[1] | 郑卓杰. 中国食用豆类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141-166. |
[2] | 吕春雨, 廖芳丽, 陈宏伟, 等. 41份非洲地区和我国湖北蚕豆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49(12):2356-2363. |
[3] | 郭兴莲, 刘玉皎. 蚕豆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北方园艺, 2008(11):61-63. |
[4] | 马钰, 宗绪晓. 蚕豆SSR标记的开发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北京: 北京农业科学院, 2012. |
[5] | 缪士毅. 立夏时节蚕豆鲜. 养生月刊, 2020, 41(6):74-75. |
[6] |
Fazio A, La Torre C, Dalena F, et al. Screening of glucan and pectin contents in broad bean (Vicia faba L.) pods during maturation.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20, 246(2):333-347.
doi: 10.1007/s00217-019-03347-4 |
[7] | 王海飞, 宗绪晓. 蚕豆种质资源,抗病育种和QTL定位及抗逆性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12(2):259-270. |
[8] | 马召林, 侯雪琪, 高占民. 食用豆类作物及其栽培技术. 现代化农业, 1995(3):13-15. |
[9] | Kahlel A, Ghidan A, Al-Antary T, et al. Effects of nanotechnology liquid fertilizers on certain vegetative growth of broad bean (Vicia faba L.).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020, 29(6):4763-4768. |
[10] |
Min Y, Cao W, Xiong Y, et al. Formaldehyde assimilation through coordination of the glyoxylate pathway and the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in broad bean roots. Plant Physiology Biochemistry, 2019, 138(7):65-79.
doi: 10.1016/j.plaphy.2019.02.019 |
[11] | 王利英. 室内甲醛污染的植物响应,监测与净化. 南宁:广西大学, 2007. |
[12] | 张淑娟, 黄耀棠. 利用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研究进展.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12):3006-3013. |
[13] | 俞世蓉, 张道球. 蚕豆栽培生物学基础的研究 Ⅱ. 生殖生长期中现蕾,开花,结荚,成熟过程.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1(6):30-35. |
[14] | 郭青范, 王林成, 赵万千. 花期摘心打尖对鲜食春蚕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8(4):93-94. |
[15] | 夏明忠. 遮光对蚕豆花荚形成和脱落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与植物学学报, 1989(2):171-179. |
[16] | 巫朝福, 吴淑琴. 蚕豆打顶对籽粒产量的效应研究. 耕作与栽培, 1993(3):30-31. |
[17] | 刘云华. 蚕豆摘心试验初报. 中国种业, 2005(4):51. |
[18] | 黄云彭. 蚕豆打顶摘心效果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 1987(1):12-14. |
[19] | 宗绪晓. 蚕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
[20] | 禹代林, 边巴, 陈洪伟. 蚕豆在生育后期打顶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西藏农业科技, 2006, 28(3):20-22,7. |
[21] | 沈学善, 屈会娟, 周全卢, 等. 西充县旱地蚕豆-有机甘薯高效种植新模式效益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3):25-28. |
[22] | 杨勇, 周斌, 欧阳裕元, 等. 秋播蚕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初步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5(27):104-107. |
[1] | 王健, 许爱玲, 杨娜, 王珂, 席吉龙, 卫晓东, 张建诚, 席天元. 运城盆地不同播期小麦干热风发生风险评价[J]. 作物杂志, 2022, (2): 104112 |
[2] | 郝瑞煊, 孙敏, 任爱霞, 林文, 王培如, 韩旭阳, 王强, 高志强. 宽幅条播冬小麦水分利用与干物质积累、品质的关系及播种密度的调控研究[J]. 作物杂志, 2022, (2): 119126 |
[3] | 周煜庄, 王瑞, 姚照胜, 张伟军, 刘涛, 孙成明. 不同土壤表面结构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2): 127133 |
[4] | 马瑞琦, 王德梅, 王艳杰, 杨玉双, 赵广才, 常旭虹. 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及光合性能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2): 134142 |
[5] | 曹丽茹, 鲁晓民, 王国瑞, 党尊, 邱天, 邱建军, 田云峰, 王振华, 党永富. 叶面喷施炭吸附聚谷氨酸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2): 158166 |
[6] | 刘攀锋, 秦杰, 郝爽楠, 王丹立, 杨武德, 冯美臣, 宋晓彦. 硒肥浓度、施用时期和施肥方式对不同谷子品种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2): 182188 |
[7] | 郭永新, 周浩, 孙鹏, 王雅情, 马珂, 李晓瑞, 董淑琦, 郭平毅, 原向阳. 种植方式对不同地区张杂谷10号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2): 195202 |
[8] | 李丰, 高桐梅, 苏小雨, 魏利斌, 王东勇, 田媛, 李同科, 杨自豪, 卫双玲.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芝麻光合速率、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2): 215221 |
[9] | 韩丽君, 薛张逸, 谢昊, 顾骏飞. 干湿交替灌溉与硝化抑制剂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2): 222229 |
[10] | 赵利蓉, 马珂, 张丽光, 汤沙, 原向阳, 刁现民. 不同生态区谷子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分析[J]. 作物杂志, 2022, (2): 4453 |
[11] | 房孟颖, 闫鹏, 卢霖, 王庆燕, 董志强. 乙矮合剂对不同氮水平夏玉米氮代谢及产量的调控效应[J]. 作物杂志, 2022, (2): 96103 |
[12] | 石雄高, 裴雪霞, 党建友, 张定一. 小麦微喷(滴)灌水肥一体化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栽培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2, (1): 110 |
[13] | 刘梦红, 王志君, 李红宇, 赵海成, 吕艳东. 施肥方式和施氮量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102109 |
[14] | 何宇轩, 李雅娟, 周明卓, 眭锋, 吕伟生, 张俊, 曾勇军, 黄山. 秸秆全量还田下施用过氧化钙对南方双季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116123 |
[15] | 崔士友, 张洋, 翟彩娇, 董士琦, 张蛟, 陈澎军, 韩继军, 戴其根. 复垦滩涂微咸水灌溉下粳稻产量和品质的表现[J]. 作物杂志, 2022, (1): 1371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