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5, 第4期: 276282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5.04.035
• 农业信息技术 • 上一篇
王志刚1(), 刘强1(
), 王谨1, 巩敬锦2, 姚群英3
Wang Zhigang1(), Liu Qiang1(
), Wang Jin1, Gong Jingjin2, Yao Qunying3
摘要:
春小麦是甘肃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植株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变化对保障当地乃至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APSIM-Wheat作物模型在模拟小麦生长发育与产量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适应性,可为农业生产者与决策者提供生产依据和决策支持。为探究未来气象条件下播期与施氮量调控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及生物量的耦合效应,基于甘肃省陇中地区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以及管理数据,利用试验区2013-2018年大田试验的春小麦产量及生物量数据对APSIM-Wheat模型进行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春小麦模拟产量及生物量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均在8%以内,模型的有效性均大于0.8,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适用性。基于CMIP5 2种典型浓度路径RCP4.5和RCP8.5预测的研究区2025-2100年气象数据,设置播期和施氮量梯度变化的模拟情景:早播(3月3日)、正常播(3月18日)、晚播(3月31日);施氮量设0、52.5、105、157.5与210 kg/hm2 5个梯度;最后使用2种气候情景下的气象数据与验证过的APSIM-Wheat模型模拟各试验条件下的春小麦产量及生物量。结果表明在RCP4.5和RCP8.5未来气候情景下春小麦产量及生物量均表现为早播>正常播>晚播。综合分析各试验条件下春小麦产量的变异系数与回归方程,为在西北地区未来暖湿化条件下保持春小麦的高产与稳产,研究区春小麦宜选择施氮量157.5 kg/hm2,且于3月上旬播种。
[1] | 马占云, 任佳雪, 陈海涛, 等. IPCC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分析及建议. 环境科学研究, 2022, 35(11):2550-2558. |
[2] | 杜懿, 王大刚, 祝金鑫. 基于CMIP5的中国西北地区暖湿化演变研究.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21, 32(5):61-69,77. |
[3] | 世界粮食和农业领域土地及水资源面临的挑战. 中国农村科技, 2012(1):54-59. |
[4] | 周景博, 刘亮.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产量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基于Meta回归分析的定量综述. 中国农业气象, 2018, 39(3):141-151. |
[5] | 谢锐敏, 崔宁博, 李卓, 等. 中国粮食主产区主要气象因子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参考作物蒸散量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7, 36(9):81-89. |
[6] | 姚群英, 刘强, 巩敬锦. 陇中旱地春小麦产量对主要气象因子变化和氮肥施用的响应. 灌溉排水学报, 2023, 42(11):74-82. |
[7] | 张建平, 赵艳霞, 王春乙, 等. 不同发育期干旱对冬小麦灌浆和产量影响的模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9):1158-1165. |
[8] | 高雪慧, 刘强, 王钧. 基于APSIM模型播期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旱地春小麦产量和生育期影响的模拟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42(6):738-745. |
[9] |
张康, 聂志刚, 王钧, 等. 温度升高下降水和施氮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和生物量影响的模拟与分析. 干旱区研究, 2022, 39(6):1966-1975.
doi: 10.13866/j.azr.2022.06.26 |
[10] | 刘永环, 贺明荣, 王晓英, 等. 不同氮温组合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08(1):57-59. |
[11] |
尹嘉德, 张俊英, 侯慧芝, 等. 基于APSIM模型的旱地春小麦产量对施氮量和施氮深度的响应模拟.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3):775-783.
doi: 10.13287/j.1001-9332.202202.029 |
[12] |
齐月, 王鹤龄, 张凯, 等.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定西市为例. 生态环境学报, 2019, 28(7):1313-1321.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9.07.004 |
[13] | 韩雪, 刘强, 王钧, 等. 基于APSIM模型的气候变化条件下播期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影响研究. 作物研究, 2022, 36(6):499-506. |
[14] | Shen Y Y, Nan Z B, Bill B, et al. Development of APSI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2, 13(8):1027-1032. |
[15] | Keating B A, Carberry P S, Hammer G L, et al. An overview of APSIM, a model designed for farming systems simul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03, 18(3/4):267-288. |
[16] | 李广, 黄高宝, William B, 等. APSIM模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耕作措施中的适用性. 生态学报, 2009, 29(5):2655-2663. |
[17] | 高雪慧, 刘强, 王钧. 基于APSIM模型的陇中旱地春小麦产量对播期、施氮和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模拟.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42(3):371-379. |
[18] |
茹晓雅, 李广, 陈国鹏, 等. 不同降水年型下水氮调控对小麦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9, 45(11):1725-1734.
doi: 10.3724/SP.J.1006.2019.91008 |
[19] | 郝冠宇, 刘强, 王钧. 基于APSIM模型的未来气候变化对干旱区雨养春小麦播期和种植密度的影响. 软件工程, 2024, 27(3):46-51. |
[20] | 颜楚睿, 刘浏, 黄冠华. 多模式多情景下西北内陆干旱区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8, 36(11):1193-1199. |
[21] | 杨轩.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作物生产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兰州: 兰州大学, 2019. |
[22] |
李永庚, 于振文, 张秀杰, 等. 小麦产量与品质对灌浆不同阶段高温胁迫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29(3):461-466.
doi: 10.17521/cjpe.2005.0061 |
[1] | 王生态, 赵宝勰, 杜世坤, 李雨阳, 俞华林, 李榕鑫. 中度盐碱地胡麻耐盐性鉴定及品种筛选[J]. 作物杂志, 2025, (4): 111117 |
[2] | 李秀诗, 李英桃, 付瑜华, 罗仁山, 李守岭, 尚昆, 朱加保, 於春. 不同生态条件对薏苡品种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157163 |
[3] | 张承洁, 王丽, 胡浩然, 宁丽云, 吴一帆, 张巨松. 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海岛棉铃叶系统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164172 |
[4] | 王兴亚, 陈宇涵, 张孟雯, 孙琳琳, 陈利容, 郭玉秋, 龚魁杰. 不同时期施用脱落酸对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173180 |
[5] | 周琦, 张靖, 王振龙, 施志国, 邓超超, 常浩, 柳洋, 周彦芳. 绿肥还田和减量施氮对甘肃河西灌区土壤质量及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188196 |
[6] | 严定伟, 杨建新, 郭杰, 梁一凡, 罗菲, 付光明, 李军正, 常剑波, 张玉林, 姬小明. 不同保水剂对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197205 |
[7] | 李云, 王静, 刘艳昆, 赵光辉, 郑敏娜. 叶面喷施多效唑对苦荞产量及茎秆抗倒伏性的调节作用[J]. 作物杂志, 2025, (4): 231237 |
[8] | 董扬, 闫锋, 赵富阳, 侯晓敏, 李清泉, 李青超, 刘悦, 兰英, 杨慧莹, 王冰雪, 徐妍. 不同除草剂喷施方案对谷子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238244 |
[9] | 雒兴刚, 万海元, 安丽蓉, 李永海, 雒兴玉, 张学凯, 梁维云, 朱建强. 垄作条播下春小麦不同品种与施氮量对边行效应、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251258 |
[10] | 吴凤婕, 侯楠, 齐翔鲲, 杨克军, 付健, 王玉凤. 不同施氮量对半干旱区糯玉米主要营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267275 |
[11] | 贺云霞, 马建辉, 张黛静, 刘东华, 晁晓燕, 陈慧平, 李春喜. 不同氮肥增效剂对减少豫北麦田气态氮损失及其增产效果研究[J]. 作物杂志, 2025, (3): 108115 |
[12] | 王丽, 张承洁, 胡浩然, 宁丽云, 吴一帆, 郭仁松, 张巨松.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海岛棉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116124 |
[13] | 王佳童, 马映辰, 冯燕飞, 路佳慧, 郭振清, 李学利, 李云, 韩玉翠, 林小虎. 减量追氮对冀东地区春小麦磷、钾肥利用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141148 |
[14] | 王祎, 任永福, 张正鹏, 丁德芳, 张靖, 刘祎鸿, 孙多鑫, 陈光荣. 不同覆盖材料对河西灌区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149155 |
[15] | 杨天旭, 李谨成, 黄瑞寅, 邓文君, 王军, 王维, 蔡一霞. 施氮量与基追比对烤烟烟碱合成及关键酶活性的调控效应[J]. 作物杂志, 2025, (3): 1561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