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8, 第4期: 143148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8.04.024
商娜,杨中旭,李秋芝,尹会会,王士红,李海涛,李彤,张晗
Shang Na,Yang Zhongxu,Li Qiuzhi,Yin Huihui,Wang Shihong,Li Haitao,Li Tong,Zhang Han
摘要:
以常规棉聊棉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5-2016年在山东省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示范园研究了密度(3.0万~9.0万株/hm 2)对常规棉留叶枝栽培条件下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密度(9.0万株/hm 2)易造成田间严重隐蔽。留叶枝条件下,低密度(3.0万株/hm 2)产量最高,叶枝对子棉产量的贡献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位面积铃数、果枝和叶枝铃重、马克隆值均随密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同一年份密度对叶枝和果枝棉的衣分及其他纤维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分析认为,在鲁西地区,常规棉留叶枝栽培的适宜密度为3.0万株/hm 2,多雨年份要注意防止郁闭。
| [1] | Bednarz C W, Bridges D C, Brown S M . Analysis of cotton yield stability across population densities. Agronomy Journal, 2000,92(1):128-135. doi: 10.1007/s100870050015 | 
| [2] | Davidonis G H, Johnson A S, Landivar J A , et al. Cotton fiber quality is related to boll location and planting date. Agronomy Journal, 2004,96(1):42-47. doi: 10.2134/agronj2004.0042 | 
| [3] | 董合忠, 李维江, 李振怀 , 等. 棉花营养枝的利用研究. 棉花学报, 2003,15(5):313-317. | 
| [4] | 戴敬, 郑伟, 杨举善 . 棉花叶枝的生长及利用研究进展. 中国棉花, 2003,30(6):2-5. doi: 10.3969/j.issn.1000-632X.2003.06.001 | 
| [5] | 董合忠, 李振怀, 李维江 , 等. 抗虫棉保留利用营养枝的效应和技术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2003(3):6-10. doi: 10.3969/j.issn.1001-4942.2003.03.002 | 
| [6] | 申贵芳, 王景会, 王宗文 , 等. 不同生态区抗虫杂交棉稀植留叶枝效应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2008(5):34-37. doi: 10.3969/j.issn.1001-4942.2008.05.009 | 
| [7] | 董合忠, 牛曰华, 李维江 , 等. 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源库关系的调节效应.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9(4):819-824. | 
| [8] | 徐立华, 何循宏, 李国锋 , 等. 留叶枝棉花的成铃规律. 江苏农业学报, 2002,18(1):37-41. | 
| [9] | 李维江, 董合忠, 李振怀 , 等. 棉花简化栽培技术在山东的效应研究. 中国棉花, 2000,27(9):14-15. doi: 10.3969/j.issn.1000-632X.2000.09.006 | 
| [10] | 孙学振, 施培, 单世华 , 等. 留营养枝棉花群体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0,15(3):77-81.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0.03.016 | 
| [11] | 董合忠, 李维江, 唐薇 , 等. 留叶枝对抗虫杂交棉库源关系的调节效应和对叶片衰老与皮棉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7,40(10):909-915. | 
| [12] | 徐立华, 朱永歌, 王铁书 , 等. 密度对棉花叶枝利用的调节效应. 江苏农业科学, 2000(5):26-27. doi: 10.3969/j.issn.1002-1302.2000.05.007 | 
| [13] | 王汉霞, 范希峰, 田晓莉 , 等. 黄河流域棉区北部留叶枝棉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 棉花学报, 2010,22(5):430-436. doi: 1002-7807(2010)05-0430-07 | 
| [14] | 王国印, 李妙, 张晓 . 抗虫杂交棉种植密度与叶枝利用效应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03,7(2):1-5. doi: 10.3969/j.issn.1088-1631.2003.02.001 | 
| [15] | 卢合全, 李振怀, 董合忠 , 等. 杂交棉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互作效应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2009(11):11-15. | 
| [16] | 钟吉萍, 李景龙 . 棉花叶枝的利用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1999,15(2):18-20. | 
| [17] | 李伶俐, 马宗斌, 房卫平 , 等. 稀植留叶枝棉花的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研究. 棉花学报, 2007,19(1):8-12. doi: 10.3969/j.issn.1002-7807.2007.01.002 | 
| [18] | Siebert J D, Stewart A M, Leonard B R . Comparative growth and yield of cotton planted at various densities and configurations. Agronomy Journal, 2006,98(3):562-568. doi: 10.2134/agronj2005.0181 | 
| [19] | Bednarz C W, Shurley W D, Anthony W S , et al. Yield,quality,and profitability of cotton produced at varying plant densities. Agronomy Journal, 2005,97(1):235-240. | 
| [20] | 董合忠 . 棉花重要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丰产简化栽培中的应用. 中国棉花, 2013,40(9):1-4. doi: 1000-632X(2013)09-0001-03 | 
| [21] | 董合忠 . 棉花轻简化栽培的若干技术问题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2013,45(4):115-117. doi: 10.3969/j.issn.1001-4942.2013.04.035 | 
| [22] | 董合忠, 杨国正, 田立文 , 等. 棉花轻简化栽培.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202-208. | 
| [23] | 董合忠, 李振怀, 罗振 , 等. 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的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4):792-798. doi: 10.3724/SP.J.1011.2010.00792 | 
| [1] | 赵 鑫 陈少锋 王 慧 刘三才 杨修仕 张宝林. 晋北地区不同苦荞品种产量和品质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5): 2732 | 
| [2] | 张翔宇 李 海 梁海燕 张 知 宋晓强 郑敏娜. 不同种植行距与种植密度对黍子#br# 生长特性及子实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9196 | 
| [3] | 吴荣华 庄克章 刘 鹏 张春艳. 鲁南地区夏玉米产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 作物杂志, 2018, (5): 104109 | 
| [4] | 宿飞飞 张静华 李 勇 刘尚武 刘振宇 王绍鹏 万书明 陈 曦 高云飞 胡林双 吕典秋. 不同灌溉方式对两个马铃薯品种#br# 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97103 | 
| [5] | 张瑞栋 曹 雄 岳忠孝 梁晓红 刘 静 黄敏佳. 氮肥和密度对高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10115 | 
| [6] | 安 霞 张海军 蒋方山 吕连杰 陈 军. 播期播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群体及子粒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32136 | 
| [7] | 高文俊 杨国义 高新中 玉 柱 许庆方 原向阳 孙耀武. 氮磷钾肥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44149 | 
| [8] | 王小林 纪晓玲 张盼盼 张 雄 张 静. 黄土高原旱地谷子品种地上器官#br# 干物质分配与产量形成相关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5): 150155 | 
| [9] | 陆梅,孙敏,任爱霞,雷妙妙,薛玲珠,高志强. 喷施叶面肥对旱地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8, (4): 121125 | 
| [10] | 王晓飞,徐海军,郭梦桥,肖宇,程薪宇,刘淑霞,关向军,吴耀坤,赵伟华,魏国江. 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26130 | 
| [11] |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8142 | 
| [12] |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张立生,朱玫. 山西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4): 3236 | 
| [13] | 魏萌涵, 解慧芳, 邢璐, 宋慧, 王淑君, 王素英, 刘海萍, 付楠, 刘金荣. 华北地区谷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4): 4247 | 
| [14] | 章星传, 黄文轩, 朱宽宇, 王志琴, 杨建昌. 施氮量对不同水稻品种氮肥利用率与农艺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6978 | 
| [15] | 杨飞,马文礼,陈永伟,张战胜,王昊. 匀播、滴灌对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848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