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9, 第4期: 30–36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4.005

•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绿豆新品种(系)联合鉴定

公丹,潘晓威,王素华,王丽侠,程须珍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100081,北京
  • 收稿日期:2019-02-26 修回日期:2019-04-17 出版日期:2019-08-15 发布日期:2019-08-06
  • 通讯作者: 王丽侠,程须珍
  • 作者简介:公丹,硕士研究生,从事食用豆类遗传育种工作
  • 基金资助: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8)

Multi-Loci Identifications on New Varieties (Lines) of Mungbean from China Agriculture Research System on Food Legume

Gong Dan,Pan Xiaowei,Wang Suhua,Wang Lixia,Cheng Xuzhen   

  1.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 Received:2019-02-26 Revised:2019-04-17 Online:2019-08-15 Published:2019-08-06
  • Contact: Lixia Wang,Xuzhen Cheng

摘要:

分析了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2016-2017年24个绿豆新品种(系)在20个试验点的鉴定结果,以期为新品种(系)的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不同生态区绿豆表型差异明显,以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的变异最明显(平均变异系数均介于20%~40%),单荚粒数、百粒重、生育期变异不明显(平均变异系数均介于10%~20%)。综合分析发现,冀绿0816、JLPX02、品绿2011-06的生态适应性最广,在20个参试点均适宜种植,适应性最差的为苏绿16-10,仅在江苏南京能够正常生长成熟。根据表型及产量表现,分别筛选出适宜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绿豆新品种(系),为这些品种(系)的进一步示范推广奠定基础。

关键词: 绿豆, 新品种(系), 表型变异, 产量分析

Abstract:

To accelerate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24 new varieties (lines) of mungbean, phenotypic evaluation were made in 20 loci in the year of 2016 and 201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s of mungbean were obvious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zones. Plant height, number of branches per main stem, pods per plant and yield per plant showed wide genetic variances with the averag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t 20%-40%, while the variances on seeds per pod, 100-grain weight and growth period were fairly narrow with the averag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lower than 20%. Jilü 0816, JLPX02 and Pinlü 2011-06 had the widest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These three varieties can be applied in all the tested sites, while Sulü 16-10 had the narrowest adaptability, and only can be planted in Nanjing and around. According to the phenotype and yield performance, varietie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areas were screened,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emonstr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se varieties.

Key words: Mungbean, New varieties (lines), Phenotypic variation, Yield analysis

表1

参试绿豆新品种(系)来源"

品种(系) Variety (line) 来源Origin 品种(系) Variety (line) 来源Origin
品绿2011-06 Pinlü 2011-06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保绿201012-7 Baolü 201012-7 保定市农业科学院
品绿2011-12 Pinlü 2011-1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科绿2号Kelü 2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冀绿0816 Jilü0816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142-139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冀绿HNZ0810 JilüHNZ0810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122-225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苏绿16-10 Sulü16-10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潍绿11号Weilü11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苏绿15-11 Sulü15-1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潍绿12号Weilü12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鄂绿5号Elü 5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宛绿2号Wanlü 2 南阳市农业科学院
1009-2-5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JLPX0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白绿9号Bailü 9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JLPX0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白绿10号Bailü 10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渝黑绿3号Yuheilü 3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同1188326 Tong 118832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渝绿2号Yulü 2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辽绿10L708-5 Liaolü 10L708-5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CK(中绿5号)CK (Zhonglü 5)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保绿200810-1 Baolü 200810-1 保定市农业科学院

表2

各试验点绿豆的播种期"

试验点
Loci
播种期Sowing date 试验点
Loci
播种期Sowing date
2016 2017 2016 2017
呼和浩特Hohhot 5月10日 5月16日 太原Taiyuan 5月20日 5月17日
吉林白城Baicheng, Jilin 5月13日 5月13日 山东青岛Qingdao, Shandong 6月21日 6月20日
长春Changchun 5月22日 5月26日 石家庄Shijiazhuang 6月20日 6月28日
沈阳Shenyang 5月26日 6月2日 河北唐山Tangshan, Hebei 6月21日 6月28日
哈尔滨Harbin 5月18日 5月16日 北京Beijing 6月19日 6月17日
黑龙江齐齐哈尔Qiqihar, Heilongjiang 5月14日 5月14日 南宁Nanning 5月6日 7月15日
陕西榆林Yulin, Shaanxi 5月26日 5月22日 重庆Chongqing 5月24日 5月18日
山西大同Datong, Shanxi 5月18日 5月13日 南京Nanjing 6月15日 6月22日
河北张家口Zhangjiakou, Hebei 5月16日 5月19日 合肥Hefei 7月8日 6月29日
乌鲁木齐Urumqi 5月15日 5月11日 河南南阳Nanyang, Henan 6月2日 6月16日

表3

绿豆不同试验点的生态区划分"

生态区Eco-region 试验点Loci
北方春播区Northern spring sowing area 呼和浩特、吉林白城、长春、沈阳、哈尔滨、黑龙江齐齐哈尔
西北旱地春播区Spring sowing area of arid land in Northwest China 陕西榆林、山西大同、河北张家口、乌鲁木齐
北方夏播区Northern summer sowing area 太原、山东青岛、石家庄、河北唐山、北京
南方区South region 南宁、重庆、南京、合肥、河南南阳

图1

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的变化趋势对比"

表4

不同绿豆品种(系)间的产量差异"

品种(系)
Variety (line)
小区平均产量(kg)
Average yield per plot
5%显著水平
5% significant level
1%极显著水平
1% significant level
冀绿0816 Jilü 0816 1.75±0.25 a A
JLPX02 1.66±0.19 b B
品绿2011-06 Pinlü2011-06 1.60±0.19 bc BC
保绿201012-7 Baolü201012-7 1.56±0.17 cd CD
宛绿2号Wanlü 2 1.55±0.17 cd CDE
保绿200810-1 Baolü200810-1 1.52±0.25 de CDEF
潍绿12号Weilü 12 1.49±0.23 def DEFG
冀绿HNZ0810 JilüHNZ0810 1.48±0.27 efg DEFG
科绿2号Kelü 2 1.46±0.23 efg EFG
1009-2-5 1.45±0.15 efg EFG
白绿9号Bailü 9 1.44±0.29 fg FGH
辽绿10L708-5 Liaolü10L708-5 1.44±0.26 fg FGH
中绿5号Zhonglü 5 1.42±0.11 fgh FGHI
潍绿11号Weilü 11 1.41±0.36 fgh GHI
142-139 1.40±0.27 ghi GHI
渝绿2号Yulü 2 1.40±0.35 ghi GHI
122-225 1.35±0.29 hij HIJ
白绿10号Bailü 10 1.34±0.27 hij HIJK
JLPX01 1.34±0.25 ij IJK
苏绿15-11 Sulü 15-11 1.33±0.25 ij IJK
渝黑绿3号Yuheilü 3 1.29±0.21 jk JK
品绿2011-12 Pinlü2011-12 1.28±0.31 jk JK
鄂绿5号Elü 5 1.24±0.31 k K
同1188326 Tong 1188326 1.10±0.25 l L
苏绿16-10 Sulü 16-10 0.60±0.52 m M

表5

各生态区及试验点产量排名前3位的绿豆品种(系)"

生态区
Eco-region
试验点
Loci
适宜种植的品种(系)
Suitable for planting varieties (lines)
生态区
Eco-region
试验点
Loci
适宜种植品种(系)
Suitable for planting varieties (lines)
北方春播区
Northern spring
sowing area
呼和浩特Hohhot
冀绿0816*、科绿2号、JLPX02* 北方夏播区
Northern summer
sowing area
太原Taiyuan
1009-2-5、冀绿0816*、潍绿
12号*
沈阳Shenyang
冀绿0816、辽绿10L708-5、
潍绿12号
山东青岛
Qingdao, Shandong
潍绿11号*、潍绿12号、渝
绿2号
长春Changchun
142-139、122-225、潍绿12号
石家庄
Shijiazhuang
保绿200810-1、冀绿0816、冀绿HNZ0810
吉林白城
Baicheng, Jilin
冀绿0816、白绿9号*、122-225
河北唐山
Tangshan, Hebei
冀绿0816、保绿200810-1、冀绿HNZ0810
哈尔滨Harbin
冀绿0816、白绿9号、品绿2011-12 北京Beijing
潍绿11号、潍绿12号、冀绿
0816
黑龙江齐齐哈尔
Qiqihar, Heilongjiang
保绿201012-7、渝绿2号、科绿2号
西北旱地春播区
Spring sowing area
of arid land in
Northwest China
山西大同
Datong, Shanxi
白绿9号*、白绿10号、JLPX01
南方区
South region
南宁Nanning
鄂绿5号、冀绿0816*、宛绿2

陕西榆林
Yulin, Shaanxi
JLPX02、冀绿0816*、苏绿15-11
重庆Chongqing
冀绿0816、渝绿2号*、冀绿
HNZ0810
河北张家口
Zhangjiakou, Hebei
冀绿0816、JLPX02*、122-225
南京Nanjing
苏绿15-11*、品绿2011-12、
122-225
乌鲁木齐Urumqi
冀绿0816、JLPX02、品绿2011-06 河南南阳
Nanyang, Henan
JLPX02、保绿201012、苏绿
15-11
合肥Hefei 渝绿2号、冀绿0816、JLPX02
[1] 郑卓杰 . 中国食用豆类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141-166.
[2] 杨延兵, 管延安, 张文华 , 等. 引进的绿豆、红小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水平的比较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2006(4):10-11.
[3] 赵龙飞, 徐亚军, 徐珂 , 等. 我国绿豆根瘤菌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2(8):31-34.
[4] 顾和平 . 绿豆中绿5号栽培方法. 农家之友, 2011(5):12.
[5] 王洁, 王素华, 程须珍 , 等. 高产优质黑绿豆新品种中绿17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18(1):70-71.
[6] 范保杰, 刘长友, 曹志敏 , 等. 高产早熟绿豆新品种冀绿7号的选育. 作物杂志, 2009(2):107.
[7] 范保杰, 刘长友, 曹志敏 , 等. 绿豆新品种冀绿13号选育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7,21(2):92-95.
[8] 王桂芳, 王明海, 徐宁 , 等. 绿豆新品种吉绿5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杂粮作物, 2010,30(3):185.
[9] 王明海, 徐宁, 包淑英 , 等. 直立型绿豆新品种吉绿10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6(8): 55, 60.
[10] 袁星星, 崔晓艳, 陈华涛 , 等. 黄种皮绿豆新品种苏绿3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1,39(5):125-126.
[11] 陈华涛, 袁星星, 张红梅 , 等. 抗豆象绿豆新品种苏绿5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物研究, 2015,29(4):428-430.
[12] 梁杰, 尹凤祥, 董立华 , 等. 绿豆新品种白绿6号. 作物杂志, 2004(3):48.
[13] 尹凤祥, 梁杰, 尹志超 , 等. 绿豆品种白绿11号的选育及机械化生产技术. 中国种业, 2015(3):71-72.
[14] 程须珍, 王素华, 王丽侠 , 等. 绿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15] 方路斌, 罗河月, 陈洁 , 等.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主成分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8,22(3):67-69,82.
[16] 王丽侠, 程须珍, 王素华 , 等. 中国绿豆核心种质资源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表型变异及生态适应性评价. 作物学报, 2014,40(4):739-744.
doi: 10.3724/SP.J.1006.2014.00739
[17] 郭鹏燕, 王彩萍, 任杰成 , 等. 不同地理来源绿豆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物杂志, 2017(6):55-59.
[18] 巩法江, 李娜, 华贝贝 , 等. 山东省绿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分析及筛选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1): 54, 62.
[19] 刘峰, 李建波 .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作物杂志, 2010(2):81-83.
[20] 王成, 闫锋, 崔秀辉 , 等. 绿豆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杂粮作物, 2010,30(3):182-184.
[21] 王丽侠, 程须珍, 王素华 , 等. 中国绿豆应用型核心样本农艺性状的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10(4):589-593.
[22] 曹广才, 吴东兵 . 不同地区春播小麦生育天数的对比试验.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1,2(15):191-195.
[1] 殷丽丽,陈晓亮,陈璐璐,房雅容,曹家绮,周凤,李凤,李朕. NaCl、Na2SO4和Na2CO3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 192–196
[2] 叶卫军,杨勇,张丽亚,田东丰,张玲玲,周斌. 氮肥用量对绿豆品种皖科绿3号农艺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 137–141
[3] 刘振兴,周桂梅,陈健,赵晖. 几种生物农药对绿豆叶斑病的防治效果[J]. 作物杂志, 2018, (6): 154–157
[4] 张春明,赵雪英,闫虎斌,朱慧珺,张泽燕,张耀文. 覆膜方式和密度对旱地绿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3): 108–115
[5] 刘晨旦,张泽燕,张耀文. 不同基因型绿豆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J]. 作物杂志, 2018, (3): 77–83
[6] 刘建霞,张晓丹,王润梅,周凤,刘文英,刘支平. 6-BA浸种对盐胁迫下绿豆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1): 166–172
[7] 郭鹏燕,王彩萍,任杰成,赵吉平,许瑛,岳茂林. 不同地理来源绿豆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作物杂志, 2017, (6): 55–59
[8] 魏云山,林在隆,周学超,丁素荣,刘迎春,李峰. 旱区不同播期绿豆群体生长及产量动态分析[J]. 作物杂志, 2017, (2): 109–113
[9] 任红晓,姜翠棉,高运青,尚启兵,徐东旭,王芳,程须珍. 中国传统名优绿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形态多样性[J]. 作物杂志, 2017, (1): 44–47
[10] 张红岩,杨涛,关建平,杨生华,方俐,杜萌莹,宗绪晓. 蚕豆抗绿豆象种质资源的鉴定[J]. 作物杂志, 2016, (4): 86–92
[11] 罗瑞萍,赵志刚,连金番,姬月梅,赵越,郝吉兵. 宁夏引黄灌区鲜食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16, (2): 68–72
[12] 梁杰,陈剑,尹智超,郝曦煜,王英杰,肖焕玉,尹凤祥. CuSO4、MgSO4、FeSO4对绿豆 N、P、K含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6, (2): 151–158
[13] 杨勇, 周斌, 杨超华, 等. 夏播绿豆不同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 作物杂志, 2015, (4): 65–68
[14] 王桂梅, 邢宝龙, 张旭丽, 等.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绿豆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5, (3): 130–132
[15] 侯小峰, 刘静, 王彩萍, 等. 绿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J]. 作物杂志, 2015, (1): 53–5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张立生,朱玫. 山西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4): 32 –36 .
[2] 梁海燕, 李海, 林凤仙, 张翔宇, 张知, 宋晓强. 不同糜子品种抗倒伏性田间鉴定及抗倒评价指标的筛选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4): 37 –41 .
[3] 何中国,朱统国,李玉发,王佰众,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牟书靓. 吉林省花生育种现状及发展方向[J]. 作物杂志, 2018, (4): 8 –12 .
[4] 张燕,尹翠,曹云娥. 蚯蚓发酵液对果蔬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1): 102 –106 .
[5] 黄少辉,杨云马,刘克桐,杨军芳,邢素丽,孙彦铭,贾良良. 不同施肥方式对河北省小麦产量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1): 113 –117 .
[6] 郜战宁,冯辉,薛正刚,杨永乾,王树杰,潘正茂. 28个大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1): 77 –82 .
[7] 朱凯,张飞,柯福来,王艳秋,邹剑秋. 种植密度对适宜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1): 83 –87 .
[8] 唐梅, 李明昌, 庞晓妮, 等. 优质香稻品种三香628的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13, (1): 139 –140 .
[9] 梁淑贞, 丰锋. 淮山薯催芽条件的优化[J]. 作物杂志, 2012, (3): 119 –122 .
[10] 李智. 阜阳三系杂交大豆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07, (5): 87 –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