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9, 第4期: 3036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4.005
公丹,潘晓威,王素华,王丽侠,程须珍
Gong Dan,Pan Xiaowei,Wang Suhua,Wang Lixia,Cheng Xuzhen
摘要:
分析了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2016-2017年24个绿豆新品种(系)在20个试验点的鉴定结果,以期为新品种(系)的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不同生态区绿豆表型差异明显,以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的变异最明显(平均变异系数均介于20%~40%),单荚粒数、百粒重、生育期变异不明显(平均变异系数均介于10%~20%)。综合分析发现,冀绿0816、JLPX02、品绿2011-06的生态适应性最广,在20个参试点均适宜种植,适应性最差的为苏绿16-10,仅在江苏南京能够正常生长成熟。根据表型及产量表现,分别筛选出适宜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绿豆新品种(系),为这些品种(系)的进一步示范推广奠定基础。
[1] | 郑卓杰 . 中国食用豆类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141-166. |
[2] | 杨延兵, 管延安, 张文华 , 等. 引进的绿豆、红小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水平的比较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2006(4):10-11. |
[3] | 赵龙飞, 徐亚军, 徐珂 , 等. 我国绿豆根瘤菌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2(8):31-34. |
[4] | 顾和平 . 绿豆中绿5号栽培方法. 农家之友, 2011(5):12. |
[5] | 王洁, 王素华, 程须珍 , 等. 高产优质黑绿豆新品种中绿17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18(1):70-71. |
[6] | 范保杰, 刘长友, 曹志敏 , 等. 高产早熟绿豆新品种冀绿7号的选育. 作物杂志, 2009(2):107. |
[7] | 范保杰, 刘长友, 曹志敏 , 等. 绿豆新品种冀绿13号选育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7,21(2):92-95. |
[8] | 王桂芳, 王明海, 徐宁 , 等. 绿豆新品种吉绿5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杂粮作物, 2010,30(3):185. |
[9] | 王明海, 徐宁, 包淑英 , 等. 直立型绿豆新品种吉绿10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6(8): 55, 60. |
[10] | 袁星星, 崔晓艳, 陈华涛 , 等. 黄种皮绿豆新品种苏绿3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1,39(5):125-126. |
[11] | 陈华涛, 袁星星, 张红梅 , 等. 抗豆象绿豆新品种苏绿5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物研究, 2015,29(4):428-430. |
[12] | 梁杰, 尹凤祥, 董立华 , 等. 绿豆新品种白绿6号. 作物杂志, 2004(3):48. |
[13] | 尹凤祥, 梁杰, 尹志超 , 等. 绿豆品种白绿11号的选育及机械化生产技术. 中国种业, 2015(3):71-72. |
[14] | 程须珍, 王素华, 王丽侠 , 等. 绿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
[15] | 方路斌, 罗河月, 陈洁 , 等.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主成分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8,22(3):67-69,82. |
[16] |
王丽侠, 程须珍, 王素华 , 等. 中国绿豆核心种质资源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表型变异及生态适应性评价. 作物学报, 2014,40(4):739-744.
doi: 10.3724/SP.J.1006.2014.00739 |
[17] | 郭鹏燕, 王彩萍, 任杰成 , 等. 不同地理来源绿豆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物杂志, 2017(6):55-59. |
[18] | 巩法江, 李娜, 华贝贝 , 等. 山东省绿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分析及筛选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1): 54, 62. |
[19] | 刘峰, 李建波 .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作物杂志, 2010(2):81-83. |
[20] | 王成, 闫锋, 崔秀辉 , 等. 绿豆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杂粮作物, 2010,30(3):182-184. |
[21] | 王丽侠, 程须珍, 王素华 , 等. 中国绿豆应用型核心样本农艺性状的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10(4):589-593. |
[22] | 曹广才, 吴东兵 . 不同地区春播小麦生育天数的对比试验.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1,2(15):191-195. |
[1] | 殷丽丽,陈晓亮,陈璐璐,房雅容,曹家绮,周凤,李凤,李朕. NaCl、Na2SO4和Na2CO3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 192196 |
[2] | 叶卫军,杨勇,张丽亚,田东丰,张玲玲,周斌. 氮肥用量对绿豆品种皖科绿3号农艺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 137141 |
[3] | 刘振兴,周桂梅,陈健,赵晖. 几种生物农药对绿豆叶斑病的防治效果[J]. 作物杂志, 2018, (6): 154157 |
[4] | 张春明,赵雪英,闫虎斌,朱慧珺,张泽燕,张耀文. 覆膜方式和密度对旱地绿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3): 108115 |
[5] | 刘晨旦,张泽燕,张耀文. 不同基因型绿豆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J]. 作物杂志, 2018, (3): 7783 |
[6] | 刘建霞,张晓丹,王润梅,周凤,刘文英,刘支平. 6-BA浸种对盐胁迫下绿豆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1): 166172 |
[7] | 郭鹏燕,王彩萍,任杰成,赵吉平,许瑛,岳茂林. 不同地理来源绿豆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作物杂志, 2017, (6): 5559 |
[8] | 魏云山,林在隆,周学超,丁素荣,刘迎春,李峰. 旱区不同播期绿豆群体生长及产量动态分析[J]. 作物杂志, 2017, (2): 109113 |
[9] | 任红晓,姜翠棉,高运青,尚启兵,徐东旭,王芳,程须珍. 中国传统名优绿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形态多样性[J]. 作物杂志, 2017, (1): 4447 |
[10] | 张红岩,杨涛,关建平,杨生华,方俐,杜萌莹,宗绪晓. 蚕豆抗绿豆象种质资源的鉴定[J]. 作物杂志, 2016, (4): 8692 |
[11] | 罗瑞萍,赵志刚,连金番,姬月梅,赵越,郝吉兵. 宁夏引黄灌区鲜食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16, (2): 6872 |
[12] | 梁杰,陈剑,尹智超,郝曦煜,王英杰,肖焕玉,尹凤祥. CuSO4、MgSO4、FeSO4对绿豆 N、P、K含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6, (2): 151158 |
[13] | 杨勇, 周斌, 杨超华, 等. 夏播绿豆不同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 作物杂志, 2015, (4): 6568 |
[14] | 王桂梅, 邢宝龙, 张旭丽, 等.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绿豆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5, (3): 130132 |
[15] | 侯小峰, 刘静, 王彩萍, 等. 绿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J]. 作物杂志, 2015, (1): 53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