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9, 第6期: 99103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6.016
李虎1,陈传华1,刘广林1,吴子帅1,黄秋要2,罗群昌1
Li Hu1,Chen Chuanhua1,Liu Guanglin1,Wu Zishuai1,Huang Qiuyao2,Luo Qunchang1
摘要:
为了探讨水稻品种桂育9号在广西中西部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采用2因素4水平裂区试验设计,测定相关农艺性状和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最高苗数和结实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P<0.05);施氮量对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不显著,A3B2处理的农艺性状最佳,产量最高(7 550kg/hm 2)。在广西中西部地区种植桂育9号时,种植密度以3.0×10 5蔸/hm 2、每蔸2苗、施氮量165kg/hm 2为宜。
[1] | 陈传华, 刘广林, 李虎 , 等. 广西常规水稻育种成就、问题与展望. 中国稻米, 2018,24(6):56-59. |
[2] | 秦俭, 蒋开锋, 张涛 , 等. 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7,23(4):94-98. |
[3] | 周兴兵, 张林, 蒋鹏 , 等. 冬水田免耕条件下氮肥管理和移栽密度对杂交中稻产量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7,23(3):63-66. |
[4] | 王成瑷, 王伯伦, 张文香 , 等. 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4,35(4):318-322. |
[5] | 姜心禄, 李涛, 池忠志 , 等. 超级稻Ⅱ优602密度与穗肥运筹对产量和功能叶N素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09,22(6):1643-1648. |
[6] |
孙永健, 马均, 孙园园 , 等. 水氮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冈优527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4,47(10):2047-2061.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10.019 |
[7] | 徐春梅, 周昌南, 郑根深 , 等. 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超级稻中嘉早17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0,22(4):502-508. |
[8] | 叶松达, 钱林, 马晓燕 , 等. 颗粒碳铵用作水稻促花肥和保花肥的效应研究. 上海农业科技,2006(4):44-46. |
[9] | 房彩霞, 王永胜, 施桂红 . 水稻施用黑植倍牌生物有机肥试验研究.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9):27-28. |
[10] | 房玉伟, 于海富 . 施氮水平和栽插密度对协优中1号生长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影响. 中国稻米, 2010,16(2):55-58. |
[11] | 郑克武, 邹江石, 吕川根 . 氮肥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6,32(6):885-893. |
[12] | 凌启鸿, 张洪程, 戴其根 , 等. 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5,38(12):2457-2467. |
[13] | 江青山, 蒋鹏, 陈家彬 , 等. 施氮量对宜香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4,27(6):2432-2439. |
[14] | 王士强, 赵海红, 王丽萍 , 等. 不同氮肥用量对寒地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27(1):1-5,9. |
[15] | 陈爱忠, 潘晓华, 吴建富 , 等. 施氮量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杂交水稻, 2011,26(2):58-63. |
[16] | 陈仁天, 陶伟, 陈雷 , 等. 氮肥运筹对桂两优 2 号干物质生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3,44(6):954-957. |
[17] | 杨志根, 刘金弟 . 水稻强化栽培的群体结构与配套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5,17(3):18-21. |
[18] | 张欣, 施利利, 刘晓宇 , 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食味品质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6(4):104-108. |
[19] | 周培南, 冯惟珠, 许乃霞 , 等. 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研究, 2001,22(1):27-31. |
[20] | 田智慧, 潘晓华 .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超高产水稻中优 752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29(6):894-898. |
[21] |
曾勇军, 石庆华, 潘晓华 , 等. 施氮量对高产早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8,34(8):1409-1416.
doi: 10.3724/SP.J.1006.2008.01409 |
[22] | 孙琴, 彭萍, 易镇邪 , 等. 施氮量对超级早稻产量形成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物研究, 2013,27(1):9-14. |
[1] | 曹廷杰,张玉娥,胡卫国,杨剑,赵虹,王西成,周艳杰,赵群友,李会群. 黄淮南片麦区新育成品种(系)中3个矮秆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9, (6): 1419 |
[2] | 张婷,逯腊虎,杨斌,袁凯,张伟,史晓芳. 黄淮麦区4省小麦种质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 (6): 2026 |
[3] | 孙悦,刘斌,傅漫琪,王婧,王小慧,陈阜. 1985-2015年我国胡麻子生产时空动态变化[J]. 作物杂志, 2019, (6): 813 |
[4] | 刁生鹏,高日平,高宇,任永峰,赵沛义,袁伟,高学峰. 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6): 8389 |
[5] | 石吕,薛亚光,魏亚凤,李波,石晓旭,刘建. 不同氮素粒肥水平下精米蒸煮食味品质变化及其与矿质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 (6): 5765 |
[6] | 李积铭,李爱国,贾英全,宋聪敏,刘桂华,徐桂真,李和平. 机械化栽培条件下株距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6): 7175 |
[7] | 庄克章,吴荣华,张春艳,徐立华,徐相波,丁一,王振南.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青贮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6): 140144 |
[8] | 王艳青,李勇军,李春花,卢文洁,孙道旺,尹桂芳,洪波,王莉花. 藜麦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 (6): 156161 |
[9] | 杨军学,张尚沛,罗世武,王勇,张晓娟,王晓军,程炳文. 不同外源激素对糜子成穗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6): 150155 |
[10] | 王丽娜,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赵广才. 不同土壤条件下追施硼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6): 9498 |
[11] | 张艳华,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赵广才. 不同土壤条件下追施锌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09113 |
[12] | 任永峰,路战远,赵沛义,高宇,刘广华,栗艳芳. 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20124 |
[13] | 梁晓红,张瑞栋,黄敏佳,刘静,曹雄. 覆膜与施氮互作对高粱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35142 |
[14] | 陈丽,张璐鑫,吴枫,李真,龙兴洲,杨玉锐,尹宝重. 河北平原麦玉两熟轮耕模式对土壤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43150 |
[15] | 李松,张世成,董云武,施德林,史云东. 基于SSR标记的云南腾冲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 (5): 15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