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1, 第3期: 1927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1.03.003
贾瑞玲(), 赵小琴, 南铭, 陈富, 刘彦明, 魏立平, 刘军秀, 马宁()
Jia Ruiling(), Zhao Xiaoqin, Nan Ming, Chen Fu, Liu Yanming, Wei Liping, Liu Junxiu, Ma Ning()
摘要:
采用Shannon-Wienerˊs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F值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干旱地区64份苦荞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单株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630,主茎粗的变异系数最高,为30.6%;主成分分析将苦荞种质的11个农艺性状降维为累计贡献率达87.580%的6个主成分;综合得分F值与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等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苦荞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根据综合得分F值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7份具有不同育种目标选择潜力的优良材料。
[1] | 范昱, 丁梦琦, 张凯旋 , 等. 中国野生荞麦种质资源概况与利用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21(6):1395-1406. |
[2] | 唐宇, 邵继荣, 周美亮 . 中国荞麦属植物分类学的修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20(3):646-653. |
[3] | 徐笑宇, 方正武, 杨璞 , 等. 苦荞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核心种质筛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33(1):268-277. |
[4] | 贾瑞玲, 马宁, 魏立平 , 等. 50份苦荞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33(5):11-16. |
[5] | 林汝法, . 中国荞麦.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4: 1-12. |
[6] | 赵钢, 唐宇, 王安虎 . 中国荞麦的育种现状与展望. 种子世界, 2002,7(7):3-4. |
[7] | 谭玉荣, 陶兵兵, 关郁芳 , 等. 苦荞类黄酮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食品工业科技, 2012,33(18):377-381. |
[8] | 赵钢, 唐宇, 王安虎 . 苦荞的成分功能研究与开发应用.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19(4):355-358. |
[9] | 李成磊, 赵海霞, 温国琴 , 等. 苦荞细胞色素CYP81家族同源基因Ftp450-R4的克隆、分子鉴定及其功能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23(2):181-192. |
[10] | 张艳 . 荞麦黄酮代谢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11] | 马婧 . 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 (D. Don) Hara]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功能验证及表达特性分析. 重庆: 西南大学, 2012. |
[12] |
Glaszmann J C, Killian B, Upadhyaya H D . Accessing genetic diversity for crop improvement. Current Opinion Plant Biology, 2010,13(3):167-173.
doi: 10.1016/j.pbi.2010.01.004 |
[13] | 李荫藩, 郑敏娜, 梁秀芝 , 等. 苦荞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与综合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2(6):40-48. |
[14] | 梁诗涵, 李境, 周达 , 等. 中国苦荞主产区苦荞种质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0,18(21):7254-7266. |
[15] | 李春花, 尹桂芳, 王艳青 , 等. 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17(6):993-999. |
[16] | 南铭, 赵桂琴, 柴继宽 .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饲用燕麦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草地学报, 2017,25(6):1197-1205. |
[17] | 余斌, 杨宏羽, 王丽 , 等. 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在干旱半干旱区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物学报, 2018,44(1):63-74. |
[18] | 张宗文, 林汝法 . 荞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9-24. |
[19] | 李晶, 南铭 . 俄罗斯和乌克兰引进冬小麦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农艺性状表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杂志, 2019(5):9-14. |
[20] | Shannon C E, Weaver W .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icago,USA, 1949: 3224-3226. |
[21] | 南铭, 马宁, 刘彦明 , 等. 燕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33(1):262-267. |
[22] | 胡银岗, 冯佰利, 周济铭 , 等. 荞麦遗传资源利用及其改良研究进展. 西北农业学报, 2005,14(5):101-109. |
[23] | 汪灿, 胡丹, 杨浩 , 等. 苦荞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多重分析. 作物杂志, 2013(6):18-22. |
[24] | 胡标林, 万勇, 李霞 , 等. 水稻核心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物学报, 2012,38(5):829-839. |
[25] | 侯雅君, 张宗文, 吴斌 , 等. 苦荞种质资源AFL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9,42(12):4166-4174. |
[26] | 李春花, 陈蕤坤, 王艳青 , 等. 利用SSR标记构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分子植物育种, 2019,17(5):1575-1582. |
[27] | 邵美红, 吴伟, 林兵 , 等. ITS序列在苦荞麦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6):131-134. |
[28] |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中国水稻研究所.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GB/T 19557.1-2004.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
[29]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荞麦:NY/T 2493-2013.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 |
[30] | 要燕杰, 高翔, 吴丹 , 等. 小麦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的多元分析与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15(1):38-47. |
[31] | 高翔, 郝志萍, 吕慧卿 , 等. 荞麦抗倒性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5(13):6-11. |
[1] | 翁文凤, 伍小方, 张凯旋, 唐宇, 江燕, 阮景军, 周美亮. 过表达FtbZIP5提高苦荞毛状根黄酮积累及其耐盐性[J]. 作物杂志, 2021, (4): 19 |
[2] | 张全芳, 姜明松, 陈峰, 朱文银, 周学标, 杨连群, 徐建第. 山东省水稻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4): 2631 |
[3] | 郭强, 马文清, 秦昌鲜, 施泽升, 彭崇, 闭德金, 何洪良, 梁永检, 唐利球. 甘蔗新品系的DTOPSIS法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4): 3237 |
[4] | 杜晓宇, 李楠楠, 邹少奎, 王丽娜, 吕永军, 张倩, 李顺成, 杨光宇, 韩玉林. 黄淮南片新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性状的综合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4): 3845 |
[5] | 冯艳飞, 杨威, 任国鑫, 邓杰, 李文龙, 高树仁. 黑龙江省部分玉米杂交种的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4): 4650 |
[6] | 李琼, 常世豪, 武婷婷, 耿臻, 杨青春, 舒文涛, 李金花, 张东辉, 张保亮. 120份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4): 5158 |
[7] | 李自林, 陆亚春, 赵磊峰, 范东升, 韦忠, 周文亮, 黄利广, 黄阳, 黄经鹏, 顾新权, 年夫照. 靖西市植烟土壤肥力适宜性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3): 155160 |
[8] | 曲祥春, 王鼐, 石贵山, 于淼, 李海青, 高悦, 徐宁, 陈冰嬬. 同异分析法在粒用高粱杂交种评价中的应用[J]. 作物杂志, 2021, (3): 4650 |
[9] | 项超, 孙素丽, 朱振东, 宗绪晓, 杨涛, 刘荣, 杨梅, 鲜东锋, 杨秀燕. 四川豌豆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及分子鉴定[J]. 作物杂志, 2021, (3): 5156 |
[10] | 靳建刚, 田再芳. 山西北部地区引种苦荞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2): 5256 |
[11] | 周启龙. 西藏阿里19个燕麦引进品种的灰色关联度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1): 2631 |
[12] | 马名川, 刘龙龙, 刘璋, 周建萍, 南成虎, 张丽君. 苦荞全基因组SSR位点特征分析与分子标记开发[J]. 作物杂志, 2021, (1): 3846 |
[13] | 潘晓雪, 胡明瑜, 王忠伟, 吴红, 雷开荣. 不同水稻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与发芽期耐寒性鉴定研究[J]. 作物杂志, 2021, (1): 4753 |
[14] | 杨婉君, 潘香逾, 王秀华, 王璐, 赵岩. 119个苜蓿品种(系)产量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6): 1722 |
[15] | 高杰, 封广才, 李晓荣, 李青风, 彭秋. 贵州不同地区高粱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与聚类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6): 54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