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4, 第5期: 235240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4.05.033
张路生1(), 常慧红1, 张宇帆2, 韩小伟3, 张保帅1, 王小梦1, 王子强3, 田雪慧3()
Zhang Lusheng1(), Chang Huihong1, Zhang Yufan2, Han Xiaowei3, Zhang Baoshuai1, Wang Xiaomeng1, Wang Ziqiang3, Tian Xuehui3()
摘要:
为探究高低畦栽培模式对小麦病虫草害的影响,设置2种栽培模式(小畦平作:SFB;高低畦:HLB),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小麦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与小畦平作相比,高低畦处理下杂草为害明显减轻,数量降低22.26%~27.87%,鲜重降低50.06%~66.94%。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蚜虫、红蜘蛛和麦叶蜂的发生均有显著影响,高低畦处理红蜘蛛发生数量较小畦平作处理降低4.65%~28.81%,而蚜虫和麦叶蜂发生数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高低畦模式下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和茎基腐病病株(叶)率和病情指数均有所降低。因此,该模式在黄淮海井灌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模式下应重点防治小麦白粉病、小麦蚜虫、麦叶蜂等病虫害,也需加强对其他病虫害的监测。
[1] | 杨子光, 郭利磊, 张珂, 等. 黄淮旱地冬小麦主要性状演变规律研究. 作物杂志, 2020(4):30-36. |
[2] | Oteros J, García-Mozo H, Botey R, et al. Variations in cereal crop phenology in Spain over the last twenty-six years (1986-2012). Climatic Change, 2015, 130(4):545-558. |
[3] | 马倩倩, 贺勇, 张梦婷, 等. 中国北部冬麦区小麦生育期对生育阶段积温变化的响应. 中国农业气象, 2018, 39(4):233-244. |
[4] | 刘俊明, 司转运, 武利峰, 等. 高低畦种植模式下水氮耦合对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39(8):144-154. |
[5] | 李晶, 车代弟, 李馨园, 等. 种植方式对寒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2(3):86-88. |
[6] | 耿爱民, 武利峰, 刘渤, 等. 一种小麦高低畦种植方法:CN201510086868.2. 2015-06-24. |
[7] | 司转运. 不同栽培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8] | 陈万权. 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植物保护, 2013, 39(5):16-24. |
[9] | 王旭清, 王法宏, 于振文, 等. 垄作栽培对小麦个体发育和抗逆性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2003(5):21-23. |
[10] | 司纪升, 王法宏, 李升东, 等. 不同种植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26(6):136-139. |
[11] | Wu L F, Han X W, Shahidul I, et al. Effects of sowing mode on lodging resistance and grain yield in winter wheat. Agronomy, 2021, 11(7):1378. |
[12] | 鞠正春, 吕鹏, 彭科研, 等. 山东省小麦减垄增地技术示范推广现状及建议. 中国农技推广, 2023, 39(5):6-9. |
[13] |
高兴祥, 李美, 房锋, 等. 山东省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草业学报, 2014, 23(5):92-98.
doi: 10.11686/cyxb20140510 |
[14] | 李美, 高兴祥, 李健, 等. 黄淮海冬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防除难点及防控技术. 山东农业科学, 2016, 48(11):119-124. |
[15] | 高宗军, 李美, 高兴祥, 等.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1, 20(1):15-21. |
[16] | 李广阔, 高海峰, 白微微, 等. 新疆核桃-小麦间作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植物保护学报, 2018, 45(5):1137-1144. |
[17] | 赵志伟, 吴强, 李琦, 等. 不同播种方式对有机小麦产量及田间杂草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21, 41(10):1291-1297. |
[18] |
房锋, 李美, 高兴祥, 等. 麦田播娘蒿发生动态及其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3):2559-2568.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13.008 |
[19] | 陆云, 尹姣, 李克斌, 等. 我国麦蚜飞翔及迁飞研究进展. 中国植保导刊, 2013, 33(12):21-24,32. |
[20] | 房超琦, 杨宁, 李瑞, 等. 鲁南地区小麦红蜘蛛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23(4):142-145. |
[21] | 殷守刚. 小麦红蜘蛛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现代农业科技, 2020(6):115,117. |
[22] | 商艳兰. 小麦主要害虫发生规律与无人机施药防治效果研究.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6. |
[23] | 葛昌斌, 秦素研, 黄杰, 等. 耕作方式对小麦赤霉病和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2(5):235-240. |
[24] | 王法宏, 王旭清, 任德昌, 等. 水浇地冬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24(2):68-72. |
[25] | 郭春强, 廖平安, 葛昌斌, 等. 农艺措施对降低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的效应.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28(3):537-540. |
[26] | 吴旭江, 刘业宇, 寿路路, 等. 小麦纹枯病抗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 38(4):62-67. |
[27] | Zhou H F, He X L, Wang S, et al. Diversity of the Fusarium pathogens associated with crown rot in the Huanghuai wheat- growing region of China.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9, 21(8):2740. |
[28] | 李佩玲, 王同伟, 朱军生, 等. 近年山东省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中国植保导刊, 2022, 42(7):44-45,81. |
[29] | 刘俊明, 高阳, 司转运, 等. 栽培方式对冬小麦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20, 34(1):210-216. |
[30] | 王学贵, 黎人羽, 沈丽淘, 等. 种植模式、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对小麦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12, 39(2):185-186. |
[31] | 盛宝钦, 段霞瑜, 周益林. 栽培防病措施对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重要作用. 植物保护学报, 1998, 25(3):218-222. |
[32] |
Te Beest D E, Paveley N D, Shaw M W, et al. Disease-weather relationships for powdery mildew and yellow rust on winter wheat. Phytopathology, 2008, 98(5):609-617.
doi: 10.1094/PHYTO-98-5-0609 pmid: 18943230 |
[33] |
宋德平, 李伟, 李明军, 等. 小麦高低畦宽苗带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1, 42(3):1-6.
doi: 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21.03.001 |
[1] | 路佳慧, 王爽, 李云, 郭振清, 王健, 韩玉翠, 林小虎. 减量施氮对春小麦不同器官氮肥利用及籽粒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5): 220227 |
[2] | 曹燕燕, 李雷雷, 葛昌斌, 黄杰, 周璐琪, 王君, 杨森要, 廖平安. 国审4个漯麦品种重要性状功能基因KASP检测与分析[J]. 作物杂志, 2024, (5): 817 |
[3] | 王若鹏, 吕伟, 刘文萍, 文飞, 韩俊梅, 刘霞霞. 不同栽培模式对芝麻产量及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4): 247252 |
[4] | 张子怡, 王学虎, 苑莹, 沈志峰. 腐植酸悬浮剂对NaCl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4): 263268 |
[5] | 宋全昊, 曹燕威, 金艳, 肖永贵, 宋佳静, 赵立尚, 陈杰, 白冬, 朱统泉. 50份ICARDA新引进小麦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4, (4): 5461 |
[6] | 闫金龙, 张东旭, 冯丽云, 邬志远, 李翊娟, 张俊灵. 晋东南小麦品种(系)部分抗病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J]. 作物杂志, 2024, (4): 9095 |
[7] | 李菡, 赵玉雪, 周小可, 李云, 郭振清, 王健, 韩玉翠, 林小虎. 模拟海水胁迫对小麦萌发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4): 96102 |
[8] | 张素瑜, 岳俊芹, 李向东, 靳海洋, 任德超, 杨明达, 邵运辉, 王汉芳, 方保停, 张德奇, 时艳华, 秦峰, 程红建. 施氮对郑麦366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3): 127132 |
[9] | 薛鑫雨, 詹文博, 陈新宜, 周瑞祥, 王永霞, 薛瑞丽, 李华, 汪月霞, 李艳. 灌浆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性状与根系生长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3): 192200 |
[10] | 孙辉, 赵昌平, 岳洁茹, 白秀成, 杨吉芳, 叶志杰, 张风廷. 不同生态环境和日温差对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3): 4046 |
[11] | 孙通, 杨玉双, 马瑞琦, 朱英杰, 常旭虹, 董志强, 赵广才. 聚糠萘合剂和乙矮合剂对小麦抗倒伏能力、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2): 113121 |
[12] | 徐哲莉, 朱伟旗, 王立涛, 史峰, 韦志英, 王丽娜, 邱红伟, 张晓英, 李辉利. 灌水及叶面施氮对晚播小麦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2): 139147 |
[13] | 赵广才. 北方冬麦区小麦苗情分析及春季管理技术建议[J]. 作物杂志, 2024, (2): 255260 |
[14] | 罗晓颖, 房彦飞, 胡冬平, 唐江华, 徐文修, 王怀港. 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干旱区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2): 97104 |
[15] | 刘红杰, 任德超, 葛君, 张素瑜, 吕国华, 何勋. 积温和播种密度对小麦越冬前生长状况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1): 1411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