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5, 第4期: 224230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5.04.028
Tao Zuhao(), Wang Weiqin, Zheng Huabin, Xiang Jun, Tang Qiyuan(
)
摘要: 为探明水分、肥料、化学调控对晚稻机抛秧秧苗素质的影响,以农香42为供试品种,于2022年晚稻播期开展三因素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置不同的水分、肥料、化学调节剂及组合处理,测定晚稻机抛秧苗的株高、生物量、秧苗素质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控水能有效控制秧苗株高,但会导致秧苗素质下降;化控能有效控制秧苗株高,同时提高秧苗素质;控肥对秧苗株高及秧苗素质的影响不明显;水分、肥料及化控之间任意二因素及三因素对秧苗的株高控制有显著交互作用。综合分析表明,有序机抛晚稻育秧在水控(旱育秧、干湿交替灌溉)、肥控(钵土氮含量180 mg/kg,苗壮丰60倍液)、化控(200 mg/L烯效唑浸种12 h,15%多效唑700倍液1叶1心期喷施)“三控”组合条件下,25 d秧龄期的株高能控制在20 cm以下且秧苗素质表现最好。
[1] | 卓玉虹. 几种插秧方式的比较分析. 福建农机, 2009(1):20. |
[2] | 成臣, 雷凯, 程慧煌, 等. 苗期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南方晚粳稻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20, 34(2):50-158. |
[3] | 陈阳. 水稻机插秧苗营养及其生长特性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
[4] | 牛春荟, 钱永德, 汪秀志, 等. 播种量和苗后水分管理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3):110-115. |
[5] | 宋云生, 张洪程, 郭保卫, 等. 水稻钵苗机插旱育秧配套技术及综合探讨. 作物杂志, 2014(5):99-104. |
[6] | Ichsan N C, Salsabila A Y, Mayani N, et al. Application of soil amendments and paclobutrazol to shorten internode and increase rice yields.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4, 1297:012016. |
[7] |
林阿典, 徐强辉, 杨锦标, 等. 泥炭、蛭石与稻田土混配基质对机插秧苗素质及栽插质量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22, 28(4):90-9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2.04.018 |
[8] | 刘丽, 刘兵, 姚凤游. 不同育秧材料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科技, 2022(3):47-48,61. |
[9] |
邵文奇, 纪力, 孙春梅, 等. 不同拌种处理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7):1445-144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342 |
[10] |
何俊瑜, 王阳阳, 任艳芳, 等. 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幼苗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5):1863-1868.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5-1863-06 |
[11] | 刘晓娜, 朱德峰, 陈惠哲. 多效唑对我国水稻主导品种机插秧苗控高效应的研究. 中国稻米, 2011, 17(5):14-17. |
[12] | 姚雄, 任万军, 蓝平, 等. 氮肥与多效唑配合对稻麦两熟区机插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6):1364-1371. |
[13] |
Sun J Q, Zhang A P, Zhang J, et al. Enantiomeric resolution and growth-retardant activity in rice seedlings of uniconazol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2, 60(1):160-164.
doi: 10.1021/jf203742x pmid: 22148239 |
[14] | 张志兴, 林芸青, 戴沛良, 等. 水稻旱育壮秧的根际生态学特性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23(12):1552-1561. |
[15] | 张祖建, 王君, 郎有忠, 等. 机插稻超秧龄秧苗的生长特点研究. 作物学报, 2008, 34(2):297-304. |
[16] |
高文瑞, 王欣, 李德翠, 等. 不同水肥组合对辣椒植株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9):49-5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0-0263 |
[17] | 高玉红, 王文英, 刘喜存, 等. 肥水耦合对西瓜苗期植株干物质积累、膨瓜速度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16, 29(4):27-30. |
[18] | 邵星宇. 壮秧剂与播量对机插水稻不同秧龄秧苗素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扬州: 扬州大学, 2021. |
[19] | 朱杭申, 黄丕生. 土壤水分胁迫与水稻活性氧代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7(2):7-11. |
[20] |
纪力, 董玉兵, 钟平, 等. 育苗基质对漂浮育秧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4):630-632,6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406 |
[21] |
Zhang Y Y, He Z Z, Xing P P, et al. Effects of paclobutrazol seed priming on seedling quality, photosynthesis,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ragrant rice. BMC Plant Biology, 2024, 24(1):53-53.
doi: 10.1186/s12870-023-04683-0 pmid: 38229011 |
[22] |
徐富贤, 蒋鹏, 周兴兵, 等. 多效唑对杂交中稻不同密肥群体产量和抗倒伏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20, 34(5):1088-1096.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20.05.1088 |
[23] | 王霞, 侯平, 尹林克.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理. 干旱区研究, 2001(2):42-46. |
[24] | 马跃芳, 陆定志. 灌水方式对杂交水稻衰老及生育后期一些生理活性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1990, 4(2):56-62. |
[25] | 王纪忠, 周青, 张国良, 等. 不同基质育秧条件下水稻秧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5):861-862. |
[26] | 王永超, 周新秀, 沈静, 等. 控水育秧对机插水稻的影响效应分析. 北方水稻, 2012, 42(5):32-33,40. |
[27] | 易子豪. 水分亏缺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及调控.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28] | 刘兆良, 沈岳清, 盛敏智, 等. 多效唑对部分作物植株组织结构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1995, 11(3):43-47. |
[29] | 胡颂平, 梅捍卫, 邹桂花, 等. 正常与水分胁迫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30(3):479-486. |
[1] | 杨林生, 习敏, 涂德宝, 李忠, 周永进, 许有尊, 孙雪原, 吴文革.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类型水稻生产资源投入及碳、氮足迹评估[J]. 作物杂志, 2025, (4): 150156 |
[2] | 赫兵, 王晓航, 李超, 罗立强, 张强, 韩康顺, 陈殿元, 严光彬, 刘振蛟. 1987-2022年吉林省水稻审定品种数据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3): 1622 |
[3] | 曹正男, 赵振东, 胡博, 于涵, 宁晓海, 赵泽强, 曹立勇. 氮肥与促腐菌肥配施对寒地水稻秸秆还田腐解效果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172177 |
[4] | 李虎, 黄秋要, 吴子帅, 刘广林, 陈传华, 罗群昌, 朱其南.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优质常规稻桂育12产量和米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195201 |
[5] | 毛顺鑫, 肖无为, 张作林, 黄家达, 王飞, 黄见良, 彭少兵, 崔克辉. 不同灌溉模式和肥料处理对再生稻再生芽生长和再生季产量形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92101 |
[6] | 姬景红, 刘双全, 马星竹, 郝小雨, 郑雨, 赵月, 王晓军, 匡恩俊. 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49154 |
[7] | 金丹丹, 隋世江, 陈玥, 李波, 曲航, 宫亮. 秸秆还田下氮肥减量对辽河平原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72179 |
[8] | 伍露, 张皓, 杨霏云, 郭尔静, 斯林林, 曹凯, 程陈. WOFOST模型对江淮地区水稻生长发育模拟的适应性评价[J]. 作物杂志, 2025, (2): 215221 |
[9] | 江素珍, 许超, 王中元, 郑沈, 陈建国, 朱捍华, 黄道友, 张泉, 朱奇宏. 海泡石和生物炭对水稻镉和砷吸收积累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241248 |
[10] | 张家智, 赵羽涵, 丁俊杰, 姚亮亮, 邱磊, 张茂明, 王自杰, 高雪冬, 黄成亮, 崔士泽, 杨晓贺. “双免密苗”技术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及酶活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09114 |
[11] | 胡聪聪, 李红宇, 孙显龙, 王童, 赵海成, 范名宇, 张巩亮.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1): 147154 |
[12] | 徐晓征, 王建军. 光周期影响水稻抽穗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5, (1): 1525 |
[13] | 闫娜, 谢可冉, 高逖, 胡秋倩, 崔克辉. 增施穗氮肥缓解水稻穗分化期高温伤害的生理机制研究[J]. 作物杂志, 2025, (1): 8998 |
[14] | 法晓彤, 孟庆好, 王琛, 顾汉柱, 景文疆, 张耗. 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对干湿交替灌溉方式的响应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4, (6): 18 |
[15] | 汪本福, 余振渊, 宋平原, 张作林, 张枝盛, 李阳, 苏章锋, 郑中春, 程建平. 土壤改良剂对低湖冷浸田土壤特性及水稻生长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6): 1261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