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8, 第2期: 97102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8.02.017
卢军帅,李云祥,王兴富,高国花,杨霞,梁婧
Lu Junshuai,Li Yunxiang,Wang Xingfu,Gao Guohua,Yang Xia,Liang Jing
摘要:
选择4个玉米品种,设置3种密度,于2015-2016年在甘肃中部沿黄灌区种植试验得出:同一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存在差异。对宁玉524、辽单588、高玉818、先玉335的各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在密度9.75万、11.25万、12.75万株/hm 2处理下两年测得的数据均值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出现趋向性变化。表现为玉米的空秆率、倒伏率、株高、穗位高和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茎粗、穗粗、穗长、穗粒数和百粒重随密度增加有所减小。其中空秆率、茎粗、穗粗、穗长、穗粒数和产量差异显著,高种植密度对他们有显著的影响。
[1] | Tokatlidis I S, Koutroubas S D . A review of maize hybrids dependence on high plant popul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rop yield stability. Field Crops Research, 2004,12:103-114. |
[2] |
王楷, 王克如, 王永宏 , 等. 密度对玉米产量(>15000kg/hm 2)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45(16):3437-3445.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2.16.025 |
[3] | 陈国平 . 美国玉米生产及考察后的反思. 作物杂志, 1992(2):1-4. |
[4] | 李少昆, 王崇桃 . 玉米高产潜力与途径.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105-368. |
[5] |
王延波, 赵海岩, 肖万欣 , 等. 不同种植密度和栽培形式对辽单565光合性能、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2,20(3):101-106.
doi: 10.3969/j.issn.1005-0906.2012.03.021 |
[6] | 李少昆, 王克如, 谢瑞芝 , 等. 实施密植高产机械化生产实现玉米高产高效协同. 作物杂志, 2016(4):1-6. |
[7] | 柳枫贺, 王克如, 李健 , 等. 影响玉米机械收粒质量因素的分析. 作物杂志, 2013(4):116-119. |
[8] |
宋振伟, 齐华, 张振平 , 等. 春玉米中单909农艺性状和产量对密植的响应及其在东北不同区域的差异. 作物学报, 2012,38(12):2267-2277.
doi: 10.3724/SP.J.1006.2012.02267 |
[9] |
张玉鑫, 王志伟, 赵鹏 . 甘肃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气候区划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6):169-174.
doi: 10.7621/cjarrp.1005-9121.20130626 |
[10] |
张光全, 金胜利, 火玉洁 , 等.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种与密度二因素试验. 甘肃农业科技, 2011(4):17-2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1.04.006 |
[11] |
刘武仁, 冯艳春, 郑金玉 , 等. 玉米宽窄行种植产量与效益分析. 玉米科学, 2003,11(3):63-65.
doi: 10.3969/j.issn.1005-0906.2003.03.019 |
[12] |
勾玲, 赵明, 黄建军 , 等. 玉米茎秆弯曲性能与抗倒能力的研究. 作物学报, 2008,34(4):653-661.
doi: 10.3724/SP.J.1006.2008.00653 |
[13] |
丰光, 刘志芳, 李妍妍 , 等. 玉米茎秆耐穿刺强度的倒伏遗传研究. 作物学报, 2009,35(11):2133-2138. ,两者在控制玉米茎秆耐穿刺遗传特性上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为玉米抗倒伏性状的有效选择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doi: 10.3724/SP.J.1006.2009.02133 |
[14] |
丰光, 景希强, 李妍妍 , 等. 玉米茎秆性状与倒伏性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0,25(S1):72-74.
doi: 10.7668/hbnxb.2010.S1.017 |
[15] | 程富丽, 杜雄, 刘梦星 , 等. 玉米倒伏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1,19(1):105-108. |
[16] | 孙世贤, 顾慰连, 戴俊英 . 密度对玉米倒伏及其产量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89,20(4):413-416. |
[17] | 勾玲, 黄建军, 张宾 , 等.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7,33(10):1688-1695. |
[18] |
李清超, 李永祥, 杨钊钊 , 等. 基于多重相关RIL群体的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定位. 作物学报, 2013,39(9):1521-1529.
doi: 10.3724/SP.J.1006.2013.01521 |
[19] | 丰光, 刘志芳, 李妍妍 , 等. 中国不同时期玉米单交种产量变化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0,43(2):277-285. |
[20] | 丰光, 李妍妍, 景希强 , 等.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1,19(1):109-111. |
[21] |
彭勃, 王阳, 李永祥 , 等. 玉米子粒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及条件QTL分析. 作物学报, 2010,36(10):1624-1633.
doi: 10.3724/SP.J.1006.2010.01624 |
[22] |
刘伟, 张吉旺, 吕鹏 , 等. 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1,37(7):1301-1307.
doi: 10.3724/SP.J.1006.2011.01301 |
[23] |
陈传永, 侯海鹏, 李强 , 等.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光合特性与碳、氮变化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0,36(5):871-878.
doi: 10.3724/SP.J.1006.2010.00871 |
[1] | 赵 鑫 陈少锋 王 慧 刘三才 杨修仕 张宝林. 晋北地区不同苦荞品种产量和品质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5): 2732 |
[2] | 陈广周 王广福 渠建洲 司雷勇 金 岩 徐淑兔 薛吉全 路海东. 不同玉米自交系子粒脱水速率及其#br# 与主要影响性状的相关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5): 3339 |
[3] | 王 蕾 张想平 李润喜 牛小霞 杨世梅 严宗山 张自强. 大麦农艺性状和子粒支链淀粉的多元分析与评价[J]. 作物杂志, 2018, (5): 7176 |
[4] | 苏桂华 李春雷, 苏义臣. 吉林省22 份主推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评价[J]. 作物杂志, 2018, (5): 6370 |
[5] | 张翔宇 李 海 梁海燕 张 知 宋晓强 郑敏娜. 不同种植行距与种植密度对黍子#br# 生长特性及子实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9196 |
[6] | 吴荣华 庄克章 刘 鹏 张春艳. 鲁南地区夏玉米产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 作物杂志, 2018, (5): 104109 |
[7] | 宿飞飞 张静华 李 勇 刘尚武 刘振宇 王绍鹏 万书明 陈 曦 高云飞 胡林双 吕典秋. 不同灌溉方式对两个马铃薯品种#br# 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97103 |
[8] | 张瑞栋 曹 雄 岳忠孝 梁晓红 刘 静 黄敏佳. 氮肥和密度对高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10115 |
[9] | 安 霞 张海军 蒋方山 吕连杰 陈 军. 播期播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群体及子粒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32136 |
[10] | 李少昆 张万旭, 王克如 韩冬生 杨小霞 陈永生. 北疆玉米大田机械粒收质量调查[J]. 作物杂志, 2018, (5): 127131 |
[11] | 高文俊 杨国义 高新中 玉 柱 许庆方 原向阳 孙耀武. 氮磷钾肥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44149 |
[12] | 王小林 纪晓玲 张盼盼 张 雄 张 静. 黄土高原旱地谷子品种地上器官#br# 干物质分配与产量形成相关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5): 150155 |
[13] | 权宝全,白冬梅,田跃霞,薛云云. 不同源库关系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2105 |
[14] | 黄学芳,黄明镜,刘化涛,赵聪,王娟玲. 覆膜穴播条件下降水年型和群体密度对张杂谷5号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6113 |
[15] | 李红燕,王永宏,赵如浪,张文杰,明博,谢瑞芝,王克如,李璐璐,高尚,李少昆. 宁夏引/扬黄灌区玉米子粒脱水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 作物杂志, 2018, (4): 1491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