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0, 第1期: 912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0.01.002
谭友斌
Tan Youbin
摘要:
通过剖析西非地区玉米品种情况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援西非农业项目玉米育种的策略建议:根据不同国家情况确定育种目标,培育不同类型玉米杂交品种,并注重品种耐旱、耐贫瘠等优良性状的选择;按“地方系”与“外来系”的配对模式组配,提高育种效率,并兼顾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和产量选择;开展示范与配套技术研究以利于新品种推广等。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思路进行探讨,加强西非地方种质与引进外来种质的研究利用,针对当地生产条件及收获习惯选育品种,以相对简单科学的试验设计获取完整、正确的试验结果,稳定援外项目育种队伍及为育种成果联合开发寻求出路等。
[1] | Nboyine J A, Kusi F, Abudulai M , et al. A new pest,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in tropical Africa:Its seasonal dynamics and damage in maize fields in northern Ghana. Crop Protection, 2019,127:104960. |
[2] | 谭友斌 . 西非热带雨林及其延伸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优化集成. 热带农业科学, 2019,39(6):1-5. |
[3] | 谭友斌, 叶永印 . 投资尼日利亚种子产业的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江西农业学报, 2008,20(7):124-127. |
[4] | 霍仕平, 晏庆九, 向振东 , 等. 我国西南地区的玉米育种实践与思考. 作物杂志,2017(1):20-24. |
[5] | 黄保, 鲁晓民, 周波 , 等. 玉米自交系生理指标与抗旱性及复水恢复能力的关系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5(29):32-40. |
[6] | 高姝, 王治红, 陆兰姣 , 等. 低磷胁迫下玉米苗期根系特征及优良材料筛选. 广西农学报, 2017,32(6):6-9. |
[7] | 赵久然, 李春辉, 宋伟 , 等. 利用SSR标记解析京科968等系列玉米品种的杂优模式. 玉米科学, 2017,25(5):1-8. |
[8] | 张彪, 陈洁, 唐海涛 , 等. 西南区突破性高产玉米品种育种思考. 玉米科学, 2010,18(3):68-70. |
[9] | 刘必善, 向发洪, 田发端 , 等. 玉米三交种主要特点及配组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2002(5):46-48. |
[10] | 侯有良, 钟改荣, 卢保红 , 等. 对中国玉米生产中良种良法机械化协调发展的思考. 农学学报, 2014,4(6):13-16,106. |
[11] | 霍仕平, 张兴端, 向振东 , 等. 重庆市玉米杂交育种的思考. 作物杂志,2011(1):109-112. |
[12] | 吴天侠, 盖钧缢, 马育华 . 植物育种田间试验设计的研究进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4):21-26. |
[1] | 严华,晏中文,雷杰. 新源县1981-2018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春玉米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2): 140146 |
[2] | 李瑞杰,唐会会,王庆燕,许艳丽,房孟颖,闫鹏,董志强,张凤路. 5-氨基乙酰丙酸和乙烯利复配剂对东北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2): 125133 |
[3] | 陈迪文,周文灵,敖俊华,黄莹,江永,韩西红,秦益民,沈宏. 海藻提取物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2): 134139 |
[4] | 周伟,崔福柱,段宏凯,郝国花,杨慧,刘芮芮. 播期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2): 156161 |
[5] | 卫晓轶,王稼苜,马毅,马俊峰,洪德峰,魏锋. 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组合鉴定与主成分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2): 4853 |
[6] | 孙瑞东,臧振原,慈佳宾,杨巍,任雪娇,姜良宇,杨伟光. 玉米自交系对大斑病菌的抗性鉴定及抗性来源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2): 6570 |
[7] | 许瀚林,刘瑶,袁晓峰,潘婕,瓮巧云,吕爱枝,刘颖慧. 气候变化对冀西北青贮玉米种植布局影响的预测[J]. 作物杂志, 2020, (1): 124129 |
[8] | 司雷勇,夏镇卿,金岩,陈广周,王广福,路海东,薛吉全. 覆盖方式对旱地春玉米根冠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1): 146153 |
[9] | 白岚方,张向前,王瑞,王雅楠,叶雪松,王玉芬,李娟,张德健. 不同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及青贮产量品质的差异性研究[J]. 作物杂志, 2020, (1): 154160 |
[10] | 陈宗培,薛佳欣,李奔,王贵彦. 玉米光合特性和冠层微环境对密度和行株距配置的响应[J]. 作物杂志, 2020, (1): 179186 |
[11] | 李忠南,张晓慧,王越人,张艳辉,邬生辉,许正学,李光发. 玉米DH系第一代种子休眠性的遗传[J]. 作物杂志, 2020, (1): 194198 |
[12] | 张新,曹丽茹,魏良明,张前进,周柯,王振华,鲁晓民. 玉米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ZmGLUT-1表达特征分析及互作预测[J]. 作物杂志, 2020, (1): 2228 |
[13] | 刁生鹏,高日平,高宇,任永峰,赵沛义,袁伟,高学峰. 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6): 8389 |
[14] | 庄克章,吴荣华,张春艳,徐立华,徐相波,丁一,王振南.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青贮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6): 140144 |
[15] | 花宇辉,高志强. 秋玉米SPAD值的光谱估算模型研究[J]. 作物杂志, 2019, (5): 1731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