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1, 第1期: 5459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1.01.008
白苇(), 胡杨, 杨素梅(), 张宝英, 崔金丽, 靳涛, 白海花
Bai Wei(), Hu Yang, Yang Sumei(), Zhang Baoying, Cui Jinli, Jin Tao, Bai Haihua
摘要:
对冀西北收集到的50份地方食葵资源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农艺性状差异较大,变异丰富。各性状间相互影响,有5对性状呈极显著相关,2对呈显著性相关,其中只有百粒重与小区产量呈负相关,其余均为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因子,分别为株型因子、粒型因子和产量因子,这3个因子所解释方差占全部方差的75.704%。通过聚类分析,将50份地方资源划分为5类,类群之间差异明显。地理来源相同的材料被归为不同组群,主要由于不同地区间的品种交换。
[1] |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冀北农业科普教材.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2] | 杨素梅, 杨德智, 白苇, 等. 冀西北食用向日葵的鉴定与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9):25-28. |
[3] |
Martynov S P, Dobrotvorskaya T V. Genealogical analysis of diversity of Russian winter wheat cultivars (Triticum aestivum L.).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2006,53(2):379-386.
doi: 10.1007/s10722-004-0572-2 |
[4] |
Masumbuko L I, Bryngelsson T. 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analysis of diploid coffee species and cultivated Coffea arabica L. from Tanzania.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2006,53(2):357-366.
doi: 10.1007/s10722-004-0577-x |
[5] | 朱东旭, 关中波, 徐桂真, 等. 油用向日葵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1(12):152-156. |
[6] | 贾晓军, 丁变红, 杨芬, 等. 食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5(4):1-6. |
[7] | 王兴珍, 贾秀苹, 梁根生, 等.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2018(11):1-5. |
[8] | 李素萍, 安玉麟, 郭树春, 等. 食葵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9):7-10. |
[9] | 柳延涛, 陈寅初, 李万云, 等. 新疆绿洲农区油葵区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多元相关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2,21(2):78-82. |
[10] | 刘真真, 胡春辉, 董永彬, 等.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特征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5(24):15-21. |
[11] | 师赵康, 赵泽群, 张远航, 等. 玉米自交系幼苗生物量积累及根系形态对两种氮素水平的反应及聚类分析. 作物杂志, 2019(5):28-36. |
[12] | 曾潮武, 梁晓东, 李建疆. 中亚引进春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杂志, 2017(2):67-71. |
[13] | 祝旋, 钱登坤, 汤婷, 等. 35个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相关及聚类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5(29):8-13. |
[14] | 肖瑶, 敬银钦, 彭友林, 等.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功能叶片的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4(23):1-11. |
[15] | 曲志华, 白苇, 张丽丽, 等. 170份亚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作物杂志, 2019(4):77-83. |
[16] | 杨航, 于二汝, 魏忠芬, 等. 贵州地方芝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21(2):369-376. |
[17] | 严兴初, 张义. 向日葵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 |
[18] | 李素萍. 食用型向日葵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 |
[19] | 杨麟, 冷益丰, 张彪, 等. 玉米地方品种‘沃日黄’与其选系重组改良后代表型性状综合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5(23):6-12. |
[20] |
李秀, 徐坤, 巩彪, 等. 生姜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2,45(12):2431-2437.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2.12.011 |
[21] | 杨素梅, 白苇, 靳涛, 等. 冀西北食用向日葵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35(增刊):216-219. |
[22] | 张宝英, 白苇, 胡杨, 等. 油葵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辽宁农业科学, 2019(3):18-21. |
[23] | 杜晓华, 李小梅, 李新峥. 中国南瓜自交系的聚类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32):14052-14054. |
[1] | 周月霞, 范昱, 阮景军, 严俊, 赖弟利, 彭艳, 唐勇, 翁文凤, 程剑平. 燕麦籽粒营养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2): 165172 |
[2] | 靳建刚, 田再芳. 山西北部地区引种苦荞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2): 5256 |
[3] | 王玉娇, 曹祺, 常旭虹, 王德梅, 王艳杰, 杨玉双, 赵广才, 石书兵. 不同土壤条件下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2): 96100 |
[4] | 孙正冉, 吴昊, 张翠萍, 张晋丽, 贺道华. 棉花化学打顶剂的配制与筛选[J]. 作物杂志, 2021, (1): 112117 |
[5] | 潘晓雪, 胡明瑜, 王忠伟, 吴红, 雷开荣. 不同水稻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与发芽期耐寒性鉴定研究[J]. 作物杂志, 2021, (1): 4753 |
[6] | 徐林, 吴凯朝, 庞天, 邓智年, 张荣华, 黄成丰, 黄海荣, 李毅杰, 刘晓燕, 覃文宪, 王维赞. 促根剂对甘蔗单芽种茎的生长及产量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6): 132136 |
[7] | 杨婉君, 潘香逾, 王秀华, 王璐, 赵岩. 119个苜蓿品种(系)产量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6): 1722 |
[8] | 高杰, 封广才, 李晓荣, 李青风, 彭秋. 贵州不同地区高粱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与聚类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6): 5460 |
[9] | 罗兴录, 黄小凤, 吴美艳, 刘珊迁, 赵博伟. 5个木薯品种生理特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20, (5): 182187 |
[10] | 杨学乐, 张璐, 李志清, 何录秋. 苦荞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5): 5358 |
[11] | 孙道旺, 王艳青, 洪波, 卢文洁, 尹桂芳, 王莉花. 云南冬播燕麦的农艺性状主成分和聚类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5): 8087 |
[12] | 公丹, 王素华, 程须珍, 王丽侠. 普通豇豆应用核心种质的SSR指纹图谱构建及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4): 7983 |
[13] | 张阳, 张伟, 赵威军, 邵荣峰, 王官, 薛丁丁, 李金梅. 基于主成分与灰色关联分析的饲草小黑麦品种筛选与配套技术研究[J]. 作物杂志, 2020, (3): 117124 |
[14] | 刘栋, 马琴, 李爱荣, 郭娜, 马建富, 乔海明, 苗红梅. 亚麻种质资源种子形态性状与含油量的分析与评价[J]. 作物杂志, 2020, (3): 3441 |
[15] | 常世豪, 杨青春, 舒文涛, 李金花, 李琼, 张保亮, 张东辉, 耿臻. 黄淮海夏大豆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3): 66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