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1, 第2期: 96100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1.02.013
所属专题: 小麦专题
王玉娇1,2(), 曹祺1, 常旭虹1, 王德梅1, 王艳杰1, 杨玉双1, 赵广才1, 石书兵2
Wang Yujiao1,2(), Cao Qi1, Chang Xuhong1, Wang Demei1, Wang Yanjie1, Yang Yushuang1, Zhao Guangcai1, Shi Shubing2
摘要:
为探究不同土壤条件与不同化控剂结合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调控效应,通过盆栽方式,研究农麦5号在黑土(A1)和潮土(A2)条件下,在拔节初期喷施清水(B1)、矮壮素(B2)和吨田宝(B3)对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在相同化控处理下均表现为A1>A2,其中潮土条件下籽粒产量和总蛋白质产量分别较黑土低56.0%和55.1%,小麦的总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为A2>A1。小麦籽粒产量和穗粒数在黑土条件B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株高和穗长在B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在潮土条件下使用化学调控剂处理中,小麦籽粒总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B1处理,其中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表现为B2>B3>B1,且差异显著。因此,不同土壤条件配合使用适宜化控剂可以有效促进小麦优质高产,即在黑土条件下配合使用化学调控剂可以显著提升小麦产量;在潮土条件下配合使用化学调控剂可以显著提升小麦品质。
[1] | 赵广才. 北方冬麦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08(5):91-92. |
[2] | 豆利岭, 刘庆峰, 王宁, 等. 不同土壤和播种深度下稻秸淋洗对小麦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9,47(23):106-110. |
[3] | 魏鑫, 常旭虹, 王德梅, 等. 不同类型土壤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9,39(12):1494-1498. |
[4] | 李博, 常旭虹, 王德梅, 等. 不同土壤条件下追钾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2019(11):75-79. |
[5] | 周秋峰, 黄长志, 赵建国, 等. 土壤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概述. 农业科技通讯, 2014(8):163-165. |
[6] | 熊淑萍, 张娟娟, 杨阳, 等. 不同冬小麦品种在3种质地土壤中氮代谢特征及利用效率分析. 植物生态学报, 2013,37(7):601-610. |
[7] | 马瑞琦, 亓振, 常旭虹, 等. 化控剂对冬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品质的调节效应. 作物杂志, 2018(1):133-140. |
[8] | 马少康, 李克民, 常旭虹, 等. 不同化控处理对中麦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2015(12):82-85. |
[9] | 郭建文, 田新会, 张舒芸, 等. 拔节期喷施矮壮素对小黑麦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8,53(6):42-49. |
[10] | 张军, 高浪浪, 张梅娟. 矮壮素对小麦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商洛学院学报, 2019,33(6):26-29. |
[11] | 张军, 方锦旗, 邵梦丽, 等. 不同浓度矮壮素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 2020,66(4):22-24. |
[12] | 汤海军, 周建斌, 王春阳. 矮壮素浸种对不同小麦品种萌发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5):29-34. |
[13] | 薛志伟, 杨春玲, 董军红, 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8,46(10):1634-1636,1684. |
[14] | 李争, 杜佳林, 刘强, 等. 叶面喷施吨田宝对冬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天津农林科技, 2019(5):23-24. |
[15] | 张朋伟, 田国英, 田东良, 等. 吨田宝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9,58(3):55-56,64. |
[16] | 张勉, 高志强, 孙敏, 等. 不同时期喷施吨田宝对旱地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7,45(3):415-419. |
[17] | 陆梅, 孙敏, 任爱霞, 等. 喷施叶面肥对旱地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 作物杂志, 2018(4):121-125. |
[18] | 苏珮, 蒋纪云, 王春虎. 小麦蛋白质组分的连续提取分离法及提取时间的选择.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1993(2):1-4,19. |
[19] | 唐进, 林昌明, 吉剑, 等.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吨田宝”效果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 2012(12):57-61. |
[20] | 冯金凤, 赵广才, 张保军, 等. 化学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旗叶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3,28(S1):142-146. |
[21] | 赵淑章, 季书勤, 王绍中, 等. 不同类型土壤与强筋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关系. 河南农业科学, 2004(7):52-53. |
[22] | 张艳华, 常旭虹, 王德梅, 等. 不同土壤条件下追施锌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9(5):109-113. |
[23] | 王丽娜, 常旭虹, 王德梅, 等. 不同土壤条件下追施硼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9(6):94-98. |
[24] | 朱英杰, 刘富启, 张燕, 等. 不同土壤条件下氮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0(3):184-190. |
[1] | 杜晓宇, 李楠楠, 邹少奎, 王丽娜, 吕永军, 张倩, 李顺成, 杨光宇, 韩玉林. 黄淮南片新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性状的综合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4): 3845 |
[2] | 朱旭, 胡卫丽, 杨厚勇, 许阳, 向臻, 杨玲, 杨鹏程. 南阳盆地适宜机械化收获绿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4): 9398 |
[3] | 武志峰, 刘凯丽, 乐丽红, 陈忠平, 唐双勤, 李祖军, 韩瑞才, 曾研华, 曾勇军, 潘晓华, 石庆华, 吴自明. 化控措施对直播晚稻抽穗扬花期低温胁迫的缓解效应[J]. 作物杂志, 2021, (3): 114119 |
[4] | 王慧芳, 张希, 冯小虎, 李一凡, 张红, 赵松超, 赵铭钦.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3): 173177 |
[5] | 李梦钰, 高闯, 李巧云, 徐凯歌, 王丝雨, 牛吉山. 苗期及灌浆期抗Bipolaris sorokiniana叶枯病小麦品种(系)鉴定及相关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3): 4045 |
[6] | 周正萍, 田宝庚, 陈婉华, 王子阳, 袁伟, 刘世平.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3): 7883 |
[7] | 赵庆玲, 林文, 任爱霞, 张蓉蓉, 李蕾, 孙敏, 高志强. 春季追肥对冬小麦群体构建和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3): 99105 |
[8] | 贾子苗, 邱玉亮, 林志珊, 王轲, 叶兴国. 利用近缘种属优良基因改良小麦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1, (2): 114 |
[9] | 刘阿康, 王德梅, 王艳杰, 杨玉双, 马瑞琦, 高甜甜, 王玉娇, 阚茗溪, 赵广才, 常旭虹. 苗期调控对晚播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2): 116123 |
[10] | 周月霞, 范昱, 阮景军, 严俊, 赖弟利, 彭艳, 唐勇, 翁文凤, 程剑平. 燕麦籽粒营养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2): 165172 |
[11] | 靳建刚, 田再芳. 山西北部地区引种苦荞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2): 5256 |
[12] | 孙正冉, 吴昊, 张翠萍, 张晋丽, 贺道华. 棉花化学打顶剂的配制与筛选[J]. 作物杂志, 2021, (1): 112117 |
[13] | 刘佳敏, 汪洋, 褚旭, 齐欣, 王慢慢, 赵亚南, 叶优良, 黄玉芳.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周年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1): 143149 |
[14] | 安娟华, 董鑫, 王克俭, 何振学. 基于GWO优化SVM的小麦籽粒优劣分级研究[J]. 作物杂志, 2021, (1): 200206 |
[15] | 王黎明, 孔维玮, 高华利, 董普辉, 闫雪芳, 王春平, 王洪刚, 李兴锋. 小麦4B染色体上LOX基因的等位变异及其区域分布[J]. 作物杂志, 2021, (1): 32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