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5, 第5期: 128134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5.05.017
李天奇(
), 曹燕燕(
), 葛昌斌(
), 李雷雷, 黄杰, 廖平安
Li Tianqi(
), Cao Yanyan(
), Ge Changbin(
), Li Leilei, Huang Jie, Liao Pingʼan
摘要:
为了解小麦品种漯麦906及其12个衍生系重要性状功能相关基因的组成,利用高通量KASP标记技术对13个供试材料的适应性、品质、产量、抗逆以及抗病等性状的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3份材料均含有矮秆基因Rht-D1和Rht8,以及熟期相关基因TaPRR73-B1的优异等位变异;9份材料含有光周期相关基因的优异等位变异Ppd-D1a和Ppd-B1a;10份材料共同含有2个产量相关基因,漯麦86含3个产量相关基因的优异等位变异;10份材料含籽粒硬度优异基因Pinb-D1b,3份材料含Pina-D1b/Null;13份材料含优质亚基Ax1/Ax2*,2份材料含优质亚基5+10,漯麦906及其衍生系漯麦59含2个优质亚基;1份材料含2个抗旱基因,13份材料均含2个抗穗发芽基因,5份材料含抗条锈病基因Yr78。利用漯麦906含有的17个优异等位基因位点对12份衍生后代材料进行遗传分析,发现14个KASP标记位点的遗传贡献率在75%以上,其中6个遗传贡献率高达100%。本研究明确了漯麦906及其衍生系的优异等位基因,以及漯麦906优异等位变异在后代材料中的遗传贡献率,为重要亲本漯麦906的研究与利用以及漯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支撑。
| [1] | Xie J, Peng F, Yu L, et al.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medicinal components of 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 Chinese Medicine, 2018. |
| [2] | 邹景伟, 贾万利, 李立鑫, 等. 120份小麦品种(系)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的KASP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17(12):3945-3959. |
| [3] | 高振贤, 赵彦坤, 班进福, 等. 河北省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KASP标记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19(2):518-528. |
| [4] | 杜莹莹, 顾正中, 周羊梅, 等. 江苏淮北小麦品种(系)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的KASP检测.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43(3):279-287. |
| [5] | 隋建枢, 陈天青, 罗永露, 等. 75份贵州小麦品种(系)抗病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 42(3): 80-85. |
| [6] |
王西成, 赵虹, 曹廷杰. 浅谈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34(8):25-28.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5.08.007 |
| [7] | 杨梦晨, 崔帅, 杨雪敏, 等. 311份小麦品种(系)优质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19(4):1169-1181. |
| [8] | 许鑫, 袁凤平, 穆京妹, 等. 远缘杂交后代转育的小麦抗源材料抗病及抗旱性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 32(5):33-39. |
| [9] | 周海鹏, 郑会敏, 张素勤, 等. 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和光稃野燕麦杂交亲本与后代核型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2, 27(1):1-6. |
| [10] |
宋丹阳, 郭春强, 葛昌斌, 等. 小麦新品种漯麦906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分析.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2):2520-252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1222 |
| [11] | 黄杰, 王君, 宋丹阳, 等. 基于熵权法的DTOPSIS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漯麦906’的综合评价. 天津农业科学, 2021, 27(11):20-25. |
| [12] |
Rogers S O, Bendich A J. Extraction of DNA from milligram amounts of fresh, herbarium and mummified plant tissues.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1985, 5(2):69-76.
doi: 10.1007/BF00020088 pmid: 24306565 |
| [13] |
Rasheed A, Wen W E, Gao F M,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KASP assays for genes underpinning key economic traits in bread wheat.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16, 129(10):1843-1860.
doi: 10.1007/s00122-016-2743-x pmid: 27306516 |
| [14] | 盖红梅, 李玉刚, 王瑞英, 等. 鲁麦14对山东新选育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 作物学报, 2012, 38(6):954-961. |
| [15] | 薛志伟, 杨春玲, 关立.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漯麦906和昌麦18的高产特点. 河北农业科学, 2019, 23(3):53-56,95. |
| [16] | 薛志伟, 杨春玲, 韩勇. 不同小麦新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分析.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0, 37(4):15-20. |
| [17] | 李雪, 沈鑫垚, 郭钰婧, 等. 258份山西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种子, 2023, 42(6):86-91. |
| [18] |
王倩, 任文斌, 邱玉亮, 等. 49份山西水地小麦品系的HMW-GS组成及品质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4):11-1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9020037 |
| [19] | 朱雪成, 马红勃, 张娜, 等. 江苏淮北地区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及其等位基因检测. 麦类作物学报, 2024, 44(6):687-693. |
| [1] | 马强, 李延坤, 王桂娥, 文婷婷, 张天雨, 田纪春, 王延训. 山东省审定彩色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分析及改良方向研究[J]. 作物杂志, 2025, (5): 113119 |
| [2] | 吴立国, 李晓慧, 赵清, 陈小龙, 潘静, 刘旺清, 白海波, 李前荣. 宁夏春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5): 147154 |
| [3] | 李小敏, 龚红瑜, 田冰欣, 刘东华, 李春喜, 姜丽娜, 马建辉. 黄淮海平原不同行距配置和密度组合对小麦冠层结构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171176 |
| [4] | 李加汇, 陈如雪, 白红波, 王永华. 不同株型冬小麦光合―灌浆协同特性及其对产量构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195203 |
| [5] | 李杰, 张永强, 雷钧杰, 吕晓庆, 陈传信, 徐其江, 聂石辉, 徐文修, 常旭虹. 不同尿素类型及施用方式对滴灌冬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266271 |
| [6] | 孙宪印, 张继波, 吕广德, 亓晓蕾, 孙盈盈, 米勇, 牟秋焕, 尹逊栋, 王瑞霞, 钱兆国, 高明刚. 旱地与补灌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高产稳产性比较[J]. 作物杂志, 2025, (4): 104110 |
| [7] | 雒兴刚, 万海元, 安丽蓉, 李永海, 雒兴玉, 张学凯, 梁维云, 朱建强. 垄作条播下春小麦不同品种与施氮量对边行效应、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251258 |
| [8] | 王志刚, 刘强, 王谨, 巩敬锦, 姚群英. 未来气象条件下旱地春小麦产量及生物量对施氮量和播期变化的响应模拟[J]. 作物杂志, 2025, (4): 276282 |
| [9] | 黄杰, 王君, 曹燕燕, 葛昌斌, 廖平安, 乔冀良, 周扬, 张振永, 孙先业.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25, (4): 4957 |
| [10] | 窦阳, 陈君燚, 任淑敏, 康国章, 王黎明. 121份自选小麦新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4): 7579 |
| [11] | 贺云霞, 马建辉, 张黛静, 刘东华, 晁晓燕, 陈慧平, 李春喜. 不同氮肥增效剂对减少豫北麦田气态氮损失及其增产效果研究[J]. 作物杂志, 2025, (3): 108115 |
| [12] | 王佳童, 马映辰, 冯燕飞, 路佳慧, 郭振清, 李学利, 李云, 韩玉翠, 林小虎. 减量追氮对冀东地区春小麦磷、钾肥利用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141148 |
| [13] | 李家豪, 贾永红, 连世昊, 刘跃, 于姗, 田文强, 王子骞, 张金汕, 石书兵. 调环酸钙和施磷量对冬小麦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165171 |
| [14] | 樊明, 李红霞, 王轲, 唐华丽, 杨乐, 李前荣, 叶兴国, 张双喜. 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宁春6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25, (3): 249254 |
| [15] | 黄明, 付鑫鑫, 张振旺, 张军, 李友军. 种子大小对旱地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特性和抗旱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25526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