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5, 第5期: 147154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5.05.020
吴立国1(
), 李晓慧2, 赵清1, 陈小龙3(
), 潘静1, 刘旺清4, 白海波5(
), 李前荣4
Wu Liguo1(
), Li Xiaohui2, Zhao Qing1, Chen Xiaolong3(
), Pan Jing1, Liu Wangqing4, Bai Haibo5(
), Li Qianrong4
摘要:
为了探究宁夏春小麦品种(系)的表型性状多样性水平,通过变异系数(CV)、遗传多样性指数(H′)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宁夏1979-2020年选育的63个春小麦品种(系)的多个农艺性状数据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演变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宁夏1979-2020年育成品种(系)以长芒、红粒为主,顶芒、白粒类型少,株高的H′最大,籽粒长宽比的最小。通过聚类分析,宁夏育成品种(系)分为六大类,最大欧氏遗传距离为5.88,H′平均为1.59;第I类和第II类中分别只有1个品种;第V类中多达45个品种,占比71.4%,说明育成品种(系)的遗传基础较为狭窄;宁夏大多数育成春小麦品种(系)相比宁春4号在籽粒产量方面提高不明显,但2015年以来,育成品种(系)在植株形态、早熟性和部分经济性状方面有一定程度改善,主要表现为成熟期提前,株高降低明显,主穗穗粒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增加显著,增产幅度较大。
| [1] | 赵广才. 中国小麦种植区划研究(二).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30(6):1140-1147. |
| [2] | 檀竹平, 高雪萍. 1997-2016年中国小麦种植区域比较优势及空间分布.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 52(5):825-838. |
| [3] | 何中虎, 夏先春, 陈新民, 等. 中国小麦育种进展与展望. 作物学报, 2011, 37(2):202-215. |
| [4] | 袁汉明, 李新, 范金萍, 等. 宁夏小麦遗传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宁夏农林科技, 2001(6):31-34. |
| [5] | 杨文雄, 张怀刚, 介晓磊. 西北地区春小麦品种更换特点及育种策略. 西北农业学报, 2004, 13(3):22-25. |
| [6] | 张双喜, 李华, 魏亦勤, 等. “协调型”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15):4465,4479. |
| [7] | 刘旺清, 魏亦勤, 李红霞, 等. 宁夏小麦育种及育种方向的转变.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10):52-53,81. |
| [8] | 曾宝安, 魏亦勤, 马素琴. 宁夏灌区春小麦育种现状及对策. 甘肃农业科技, 1996(7):10-11. |
| [9] | 张维军, 袁汉民, 王小亮, 等. 宁夏春小麦抗旱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 35(6):95-103. |
| [10] | 郝晨阳, 王兰芬, 董玉琛, 等. 我国西北春麦区小麦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4(4):285-291. |
| [11] | 郭嘉义, 许兴, 赵晓明. 宁夏主要春小麦品种间遗传多样性的RAPD检测. 宁夏农林科技, 2001(2):4-7. |
| [12] | 许娜丽, 王新华, 马冬花, 等. 251份小麦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52(9):2404-2416. |
| [13] | 张双喜, 季新梅, 李红霞, 等. 30年来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优良品种(系)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高产育种展望.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43(11):100-103. |
| [14] | 康建宏, 周续莲, 代晓华, 等. 宁夏平原春小麦品种更替中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 2005, 26(1):6-9,17. |
| [15] | 解新明, 云锦凤. 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 中国草地, 2000(6):51-59. |
| [16] | 董玉琛, 曹永生, 张学勇, 等. 中国普通小麦初选核心种质的产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4(1):1-8. |
| [17] |
任欣欣, 姚占军, 岳艳丽, 等. 黄淮海麦区四省份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0, 25(1):94-98.
doi: 10.7668/hbnxb.2010.01.018 |
| [18] | 蒋永超. 引进春小麦种质资源与黑龙江省育成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的比较研究. 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6. |
| [19] | 李志波, 王睿辉, 张茶, 等. 河北省小麦品种基于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 10(3):436-442. |
| [20] |
张金波, 严勇亮, 王小波, 等. 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遗传演变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57(3):418-426.
doi: 10.6048/j.issn.1001-4330.2020.03.004 |
| [21] | 李红琴, 刘宝龙, 刘登才, 等. 青海省审定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1, 31(6):1040-1045. |
| [22] | Figliuolo G, Mazzeo M, Greco I. Temporal variation of diversity in Italian durum wheat germplasm.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2007, 54(3):615-626. |
| [23] | Peterson G W, Richards K W, et al. Allelic reduction and genetic shift in the Canadian hard red spring wheat germplasm released from 1845 to 2004.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5, 110(8):1505-1516. |
| [24] | Hao C Y, Wang L F, Zhang X Y,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in Chinese modern wheat varieties revealed by microsatellite markers.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06, 49(3):218-226. |
| [25] | Parker G D, Fox P N, Langridge P,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with in Australian wheat breeding programs based on molecular and pedigree data. Euphytica, 2002, 124(3):293-306. |
| [26] |
Roussel V, Koenig J, Beckert M, et al. Molecular diversity in French bread wheat accessions related to temporal trends and breeding programme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4, 108(5):920-930.
doi: 10.1007/s00122-003-1502-y pmid: 14614567 |
| [27] | Christiansen M J, Andersen S B, Ortiz R. Diversity changes in an intensively bred wheat germplasm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Molecular Breeding, 2002, 9(1):1-11. |
| [1] | 赵彩霞, 白玛央珍, 杨广环, 唐琳. 不同类型油菜资源农艺性状鉴定及聚类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5): 120127 |
| [2] | 李瑛, 赵永伟, 陈英, 马伟明, 李文珍, 张海杰. 化学诱变对胡麻“定亚23号”种子萌发和M1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155164 |
| [3] | 王燕, 张谦, 董明, 王树林, 冯国艺, 梁青龙, 祁虹. 机械打顶时间对冀南棉区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204208 |
| [4] | 董扬, 闫锋, 赵富阳, 侯晓敏, 李清泉, 李青超, 刘悦, 兰英, 杨慧莹, 王冰雪, 徐妍. 不同除草剂喷施方案对谷子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238244 |
| [5] | 雒兴刚, 万海元, 安丽蓉, 李永海, 雒兴玉, 张学凯, 梁维云, 朱建强. 垄作条播下春小麦不同品种与施氮量对边行效应、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251258 |
| [6] | 王志刚, 刘强, 王谨, 巩敬锦, 姚群英. 未来气象条件下旱地春小麦产量及生物量对施氮量和播期变化的响应模拟[J]. 作物杂志, 2025, (4): 276282 |
| [7] | 窦阳, 陈君燚, 任淑敏, 康国章, 王黎明. 121份自选小麦新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4): 7579 |
| [8] | 杜冰, 杨馥熔, 王成, 郭浩杰, 张富厚, 孟超敏. 66份谷子品种籽粒钙含量、品质与农艺性状的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4): 8794 |
| [9] | 王佳童, 马映辰, 冯燕飞, 路佳慧, 郭振清, 李学利, 李云, 韩玉翠, 林小虎. 减量追氮对冀东地区春小麦磷、钾肥利用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141148 |
| [10] | 赫兵, 王晓航, 李超, 罗立强, 张强, 韩康顺, 陈殿元, 严光彬, 刘振蛟. 1987-2022年吉林省水稻审定品种数据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3): 1622 |
| [11] | 龙卫华, 李亚珍, 王亚坤, 王永峰, 黄镇, 尼玛次仁, 张幸果. 油饲兼用型油菜品系在拉萨地区的适应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3): 190194 |
| [12] | 樊明, 李红霞, 王轲, 唐华丽, 杨乐, 李前荣, 叶兴国, 张双喜. 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宁春6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25, (3): 249254 |
| [13] | 李小雨, 黄杰, 杨钊, 柴继宽, 杨发荣, 魏玉明, 刘文瑜, 拜伟俊. 基于AHP法的观赏藜麦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 作物杂志, 2025, (3): 7077 |
| [14] | 张圣昌, 魏玉明, 马丽娜, 杨钊, 刘文瑜, 黄杰, 刘欢, 杨发荣. 种植密度和施肥对饲用型藜麦生长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28134 |
| [15] | 赵富阳, 马波, 胡继芳, 谭可菲, 刘传增, 闫锋, 董扬, 侯晓敏, 李清泉, 韩业辉.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J]. 作物杂志, 2025, (2): 13514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