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5, 第5期: 113119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5.05.015
马强1(
), 李延坤1(
), 王桂娥1, 文婷婷1, 张天雨1, 田纪春2(
), 王延训2,3(
)
Ma Qiang1(
), Li Yankun1(
), Wang Gui’e1, Wen Tingting1, Zhang Tianyu1, Tian Jichun2(
), Wang Yanxun2,3(
)
摘要:
彩色小麦品种具有天然特殊营养成分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功能,对于提高种植农户收益和促进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近5年山东省审定的20个彩色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异系数分析对审定品种指标中的6个农艺性状和6个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与山东省同期审定的高产组和优质组品种同类指标比较,提出彩色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改良方向。结果表明,在产量性状方面,彩色小麦生育期、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23%~10.67%,其中穗数与穗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彩色小麦品种较同期审定的高产组品种生产试验减产15.4%;在品质性状方面,彩色小麦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吸水率和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10%~50.48%,其中籽粒容重性状较稳定,面团稳定时间变异最大。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低和面团稳定时间短分别是彩色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彩色小麦产量改良的重点是培育高成穗率和穗数多的品种,品质改良的重点是创制高面团稳定时间的种质资源,培育强筋彩色小麦品种。
| [1] | 田纪春, 胥倩. 功能性小麦品种的概念、类别和发展前景. 粮油食品科技, 2021, 29(2):1-8. |
| [2] | FAO and WHO.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utrition. Rome: FAO and WHO, 2014. |
| [3] |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Global nutrition report 2017:nourishing the SDGs. Bristol: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2017. |
| [4] |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Global Nutrition Report 2018:shining a light to spur action on nutrition. Bristol: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2018. |
| [5] |
Ruel M T, Alderman H. Nutrition-sensitive interventions and programmes: how can they help to accelerate progress in improving maternal and child nutrition?. Lancet, 2013, 382(9891):536-551.
doi: 10.1016/S0140-6736(13)60843-0 pmid: 23746780 |
| [6] | Balz A G, Heil E A, Jordan I. Nutrition-sensitive agriculture: new term or new concept?. Agriculture & Food Security, 2015, 4(1):6. |
| [7] |
卢士军, 黄家章, 吴鸣, 等. 营养导向型农业的概念、发展与启示.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18):3083-3088.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9.18.001 |
| [8] | 赵其国, 尹雪斌. 功能农业.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关于印发《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的通知(2017-12- 27) [2024-07-26].https://zys.moa.gov.cn/flfg/201904/t20190428_6247127.htm. |
| [10] | 王延训, 田纪春, 杨明, 等. 糯质高产山农糯麦1号小麦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农业科技通讯, 2022(11):169-172. |
| [11] | 裴自友, 孙玉, 孙善澄, 等. 中国黑小麦研究利用现状. 种子, 2002(4):42-44. |
| [12] | 李建钊, 李志辉. 黑小麦研究现状及育成品种分析. 中国种业, 2007(10):17-19. |
| [13] | 何一哲, 宁军芬, 郭仲民, 等. 中国发展生物强化功能食品的机遇与挑战. 世界农业, 2008(5):53-56. |
| [14] | 孙兰珍, 刘保申, 李安飞. 黑小麦山农紫麦1号. 中国种业, 2011(1):76. |
| [15] | 王延训, 孙美芝, 田纪春, 等. 高花青素小麦新品种山农蓝麦1号的选育及功能营养分析. 中国种业, 2023(6):106-108. |
| [16] | 胥倩, 苗永辉, 刘振, 等. 特殊颜色谷物研究进展和小麦相关新品种创制. 粮油食品科技, 2021, 29(2):41-49. |
| [17] | 张正斌, 徐萍, 张锦鹏, 等. 彩色小麦种质资源在生物强化和功能食品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23 (6):1572-1584. |
| [18] | Tshikunde N M, Mashilo J, Shimelis H, et al. Agronomic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and associated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affecting yield response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a review..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9, 10(5):1428. |
| [19] | 田纪春, 胡瑞波, 陈建省, 等. 小麦粉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化及其稳定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11):2165-2172. |
| [20] | 吕强, 熊瑛, 马超, 等. 彩色小麦与普通小麦产量形成差异及其生理基础研究. 作物杂志, 2008(1):41-43. |
| [21] | 赵海滨, 肖志敏, 张春利. 不同MHV麦谷蛋白亚基类型小麦品种(系)的沉降值及其与面筋质和量的关系. 麦类作物学报, 1999, 19(1):17-20. |
| [22] | 何一哲, 白羽, 齐鹏, 等. 论营养功能育种——以特异质小麦产业发展为例. 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2014. |
| [23] |
何一哲, 雷小刚, 张成东, 等. 富铁锌彩粒小麦营养品质与开发利用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13(4):672-677.
doi: 10.13430/j.cnki.jpgr.2012.04.029 |
| [24] |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016-10-25)[2024-07-26].https://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
| [25] |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关于印发2021年全省小麦秋种技术意见的通知 . (2021-09-18)[2024-07-26]. http://nync.shandong.gov.cn/zwgk/tzgg/tfwj/202109/t20210918_3730369.html. |
| [1] | 周婷芳, 李冉, 刘倩倩, 张泽, 王振华, 马宝新, 路明, 张林, 韩业辉, 杨波, 李明顺, 张德贵, 翁建峰, 雍洪军, 徐晶宇, 韩洁楠, 李新海. 东北区118份玉米杂交种萌发期耐盐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5): 110 |
| [2] | 滕文, 叶凡, 周舟, 王屿乐, 刘立军. 小麦和油菜秸秆还田处理对盐胁迫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1118 |
| [3] | 李小敏, 龚红瑜, 田冰欣, 刘东华, 李春喜, 姜丽娜, 马建辉. 黄淮海平原不同行距配置和密度组合对小麦冠层结构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171176 |
| [4] | 李琳霖, 张震, 何钢, 高仁吉, 梁增发, 谢晋, 黄浩, 曾繁东, 金保锋, 蔡一霞, 姜俊红, 王维. 带茎采烤对上部烟叶品质及代谢物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184194 |
| [5] | 李加汇, 陈如雪, 白红波, 王永华. 不同株型冬小麦光合―灌浆协同特性及其对产量构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195203 |
| [6] | 王燕, 张谦, 董明, 王树林, 冯国艺, 梁青龙, 祁虹. 机械打顶时间对冀南棉区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204208 |
| [7] | 武慧娟, 耿小丽, 李德明, 周栋昌, 付萍, 刘乾, 杜笑村. 叶面喷施不同铁肥对燕麦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233238 |
| [8] | 李翔, 李毅杰, 吴小建, 龙盛风, 黄冬梅, 高轶静, 王泽平. 甘蔗废弃物栽培竹荪的应用效果[J]. 作物杂志, 2025, (5): 260265 |
| [9] | 李杰, 张永强, 雷钧杰, 吕晓庆, 陈传信, 徐其江, 聂石辉, 徐文修, 常旭虹. 不同尿素类型及施用方式对滴灌冬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266271 |
| [10] | 都晗萌, 陈雨琼, 刘若彤, 陈英龙, 戴其根, 张洪程, 廖萍. 盐胁迫下喷施矮壮素和施用石膏对水稻产量及倒伏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2934 |
| [11] | 闫晶蓉, 庞春花, 张永清, 毋悦悦, 侯钰晨, 王嘉祺, 乔曼. 脱硫石膏与腐植酸配施对盐碱地土壤及藜麦生长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4753 |
| [12] | 贾艳丽, 张洪发, 刘桂霞, 黄素芳, 屈新月, 岳明强, 韩佳婷, 徐玉鹏, 刘青松. 生物硫调理剂对盐碱地苜蓿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8692 |
| [13] | 王生态, 赵宝勰, 杜世坤, 李雨阳, 俞华林, 李榕鑫. 中度盐碱地胡麻耐盐性鉴定及品种筛选[J]. 作物杂志, 2025, (4): 111117 |
| [14] | 李秀诗, 李英桃, 付瑜华, 罗仁山, 李守岭, 尚昆, 朱加保, 於春. 不同生态条件对薏苡品种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157163 |
| [15] | 王兴亚, 陈宇涵, 张孟雯, 孙琳琳, 陈利容, 郭玉秋, 龚魁杰. 不同时期施用脱落酸对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17318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