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3, 第4期: 224229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3.04.032
傅晓艺1,2(), 王红光1, 刘志连1, 李东晓1, 何明琦2, 李瑞奇1()
Fu Xiaoyi1,2(), Wang Hongguang1, Liu Zhilian1, Li Dongxiao1, He Mingqi2, Li Ruiqi1()
摘要:
为探究小麦品种苗期的抗旱性,以14个不同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正常水分(对照)和水分胁迫(15% PEG6000)条件下株高、最大根长、根条数、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体积和干物质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各品种株高、平均根长、最大根长和平均根条数以及干物质积累均受到严重抑制,处理和品种间差异显著。济麦22在对照处理下平均根长最大,其次是石麦22、衡0628和冀麦418;水分胁迫处理下,石麦22、石麦26和河农825平均根长较长,冀麦325最短。对照处理下冀麦418和石麦26最大根长较长,冀麦325最短;对照处理下石麦22的根条数最多,藳优5766最少。水分胁迫处理下石新828根条数最多,石麦26次之,藳优2018最少。石麦26和冀麦418的根系总体积和干物质积累在2个处理下表现一致,均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表明冀麦418和石麦26属于苗期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
[1] | 张杰, 张强, 赵建华, 等. 作物干旱指标对西北半干早区春小麦缺水特征的反映. 生态学报, 2008, 28(4):1646-1654. |
[2] |
Godfray H C J, Beddington J R, Crute I R, et al. Food security: the challenge of feeding 9 billion people. Science, 2010, 327:812-818.
doi: 10.1126/science.1185383 pmid: 20110467 |
[3] | Peleg Z, Apse M P, Blumwald E. Engineering salinity and water- stress tolerance in crop plants: getting closer to the field. Advances in Botanical Research, 2011, 57:405-443. |
[4] | 郑桂萍, 李金峰, 钱永德, 等. 农作物综合抗旱性指标的评价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10):109-121. |
[5] | 李艳, 王青, 李凤兰, 等. 植物诱导抗旱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07(4):16-19. |
[6] | 田梦雨, 李丹丹, 戴廷波, 等. 水分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小麦苗期的形态生理差异.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1):41-47. |
[7] | 梁银丽, 杨翠玲. 不同抗旱型小麦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对渗透胁迫的反应. 西北农业学报, 1995, 4(4):31-36. |
[8] | 张大勇, 姜新华. 对作物生产的生态学思考.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24(3):383-384. |
[9] | 关军锋, 马春红. 干早胁迫下小麦根冠生物量变化及其与耐旱性的关系.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7(1):1-5. |
[10] | 杨建设. 不同小麦品种苗期耐旱生理特性研究初报. 陕西农业科学, 1992(6):7-9. |
[11] | 赖运平, 李俊, 张泽全, 等. 小麦苗期抗旱相关形态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29(6):1055-1059. |
[12] | 卫云宗, 刘新月, 张久刚. 小麦苗期抗旱类型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6):1409-1412. |
[13] | 金善宝. 中国小麦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754-758. |
[14] | 冯广龙, 罗远培, 刘建利, 等. 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根与冠生长及功能间的动态消长关系.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7, 5(2):73-79. |
[15] | 杨贵羽, 罗远培, 李保国, 等.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冬小麦根冠生长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21(3):104-109. |
[16] | 单长卷, 郝文芳, 张慧成. 土壤干早对冬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9(4):6-10. |
[17] | 李伟, 闫文利, 刘旭, 等. 干旱胁迫对4份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2018(7):119-122. |
[18] | 姜淑欣, 刘党校, 庞红喜, 等. PEG胁迫及复水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幼苗脯氨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4, 34(8):1581-1587. |
[19] |
Gajri P R, Prihar S S. Rooting, water use and yield relations in wheat on loamy sand and sandy loam soils. Field Crops Research, 1985, 12:115-132.
doi: 10.1016/0378-4290(85)90058-9 |
[20] | 梁银丽, 陈培元. 水分胁迫和氮素营养对小麦根苗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效应. 西北植物学报, 1995, 15(1):21-25. |
[21] | 梁银丽, 陈培元. 土壤水分和氮磷营养对小麦根系生理特性的调节作用.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3):255-262. |
[1] | 张明伟, 丁锦峰, 朱新开, 郭文善. 稻茬过晚播小麦高产密度和氮肥调控效应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4): 126135 |
[2] | 丁凯鑫, 王立春, 田国奎, 王海艳, 李凤云, 潘阳, 庞泽, 单莹. 马铃薯生长及生理特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研究综述[J]. 作物杂志, 2023, (4): 1621 |
[3] | 宋晓, 张珂珂, 岳克, 黄晨晨, 黄绍敏, 孙建国, 郭腾飞, 郭斗斗, 张水清, 裴敏楠. 不同氮效率品种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的差异[J]. 作物杂志, 2023, (4): 188194 |
[4] | 杨建, 汤华成, 曹冬梅, 崔航, 娄雨豪, 王冀菲, 张东杰. 氟磺胺草醚胁迫红小豆幼苗代谢物及通路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4): 230236 |
[5] | 陈志凯, 侯万伟. 豌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评价及优异资源筛选[J]. 作物杂志, 2023, (4): 3843 |
[6] | 刘颖, 顾昀怿, 张伟杨, 杨建昌. 水分与氮素及其互作调控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3, (4): 715 |
[7] | 李宏生, 李绍祥, 杨忠慧, 杨家李, 刘琨, 熊世安, 李富乾, 郭辉, 杨木军. 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杂交种纯度的表型和标记检测比较[J]. 作物杂志, 2023, (4): 7176 |
[8] | 赵鹏鹏, 李鲁华, 任明见, 安畅, 洪鼎立, 李欣, 徐如宏. 小麦GzCIPK7-5B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4): 7784 |
[9] | 李浩然, 李瑞奇, 李雁鸣. 海河平原小麦行距形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作物杂志, 2023, (3): 1219 |
[10] | 李俊志, 常旭虹, 王德梅, 王艳杰, 杨玉双, 赵广才. 施氮水平对不同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3, (3): 148153 |
[11] | 郭红霞, 王创云, 邓妍, 赵丽, 张丽光, 郭虹霞, 秦丽霞, 高飞, 席瑞珍. 藜麦对低氮胁迫的响应研究[J]. 作物杂志, 2023, (3): 221229 |
[12] | 罗四维, 石秀楠, 贾永红, 张金汕, 王凯, 李丹丹, 王润琪, 董艳雪, 石书兵. 滴灌的毛管间距和滴头间距对匀播冬小麦光合、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3, (3): 230237 |
[13] | 张海斌, 吴晓华, 于美玲, 王小兵, 叶君, 崔思宇, 李元清, 王占贤, 张宏旭, 薛伟, 李岩, 崔国惠, 赵轩微, 刘娟. 内蒙古区域试验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AMMI模型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3): 2734 |
[14] | 李晶, 李鹏程, 贺永斌, 邢雅玲, 孟凡华, 周谦, 南铭. 16份俄罗斯冬小麦品种资源主要性状多元分析和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3, (3): 5865 |
[15] | 高振贤, 曹巧, 单子龙, 傅晓艺, 韩然, 何明琦, 史占良, 郑树松. 倒春寒对323份冬小麦种质资源影响初探[J]. 作物杂志, 2023, (3): 86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