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4, 第2期: 97104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4.02.012
罗晓颖(), 房彦飞, 胡冬平, 唐江华, 徐文修(), 王怀港
Luo Xiaoying(), Fang Yanfei, Hu Dongping, Tang Jianghua, Xu Wenxiu(), Wang Huaigang
摘要:
为明确旱地小麦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土壤蓄水量及产量的影响,以播种方式为主区,设常规条播(C1)、起垄沟播(C2)、宽幅播种(C3)3个播种方式;播量为副区,设180(D1)、240(D2)、300(D3)、360(D4)kg/hm2 4个播量,研究其对旱地小麦土壤蓄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个播种方式下,播量240和300 kg/hm2较其他播量处理均增加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壤蓄水量、开花―成熟阶段土壤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优化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产量,且这2个播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宽幅播种和起垄沟播较常规条播均显著增加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壤蓄水量均值,增加开花―成熟阶段土壤耗水量及其所占比例均值,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均值,尤其是宽幅播种表现更为突出。宽幅播种较常规条播和起垄沟播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3%和3%,产量分别提高25%和3%。由此得出,在干旱区,旱作小麦采用宽幅播种和播量240~300 kg/hm2组合,利于小麦营养生长期土壤水分蓄积,开花后增加土壤水分消耗,利于增加穗数,提高产量。
[1] | 徐文修. 新疆旱作农业区生产现状及节水措施. 甘肃农业科技, 1998(4):22-24. |
[2] | 黄秉信.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8:50. |
[3] | 徐文修, 陈敬锋, 克尤木. 旱作春小麦播种量与施肥量的合理配置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5(1):9-11. |
[4] | 杨清山. 播种方式和播量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晋中: 山西农业大学, 2019. |
[5] | 孙允超, 彭科研, 冯盛烨, 等. 宽幅精播中行距与幅宽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2(5):130-134. |
[6] | 柴守玺, 杨长刚, 张淑芳, 等.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5, 41(5):787-796. |
[7] | 李廷亮, 谢英荷, 任苗苗, 等. 施肥和覆膜垄沟种植对旱地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1, 31(1):212-220. |
[8] |
杨中帅, 吴金芝, 黄明, 等. 垄沟种植及其施肥优化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1, 36(5):157-166.
doi: 10.7668/hbnxb.20192122 |
[9] | 王志鑫, 孙敏, 任爱霞, 等. 施氮量对干旱年探墒沟播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1):3598-3607. |
[10] |
段剑钊, 李世莹, 郭彬彬, 等. 宽幅播种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5, 29(10):2013-2019.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15.10.2013 |
[11] |
赵庆玲, 孙敏, 林文, 等. 播种方式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变化和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1):3977-3987.
doi: 10.13287/j.1001-9332.202111.030 |
[12] |
初金鹏, 朱文美, 尹立俊, 等. 宽幅播种对冬小麦‘泰农18’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8):2517-2524.
doi: 10.13287/j.1001-9332.201808.027 |
[13] |
赵刚, 樊廷录, 李兴茂, 等. 宽幅播种旱作冬小麦幅间距与基因型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1):2171-2181.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11.004 |
[14] | 薛玲珠, 孙敏, 高志强, 等. 播期播量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7(8):547-552,556. |
[15] | 杨磊, 孙敏, 林文, 等. 群体结构对旱地小麦土壤耗水与物质生产形成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21, 40(5):1356-1365. |
[16] | 郝瑞煊, 孙敏, 任爱霞, 等. 宽幅条播冬小麦水分利用与干物质积累、品质的关系及播种密度的调控研究. 作物杂志, 2022(2):119-126. |
[17] | 张廷龙, 陈建平, 陈桂平, 等. 春小麦耗水特征对播种方式及播种量的响应. 灌溉排水学报, 2021, 40(9):11-16. |
[18] | 尹璐, 高志强, 孙敏, 等. 膜际条播和播量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9(6):19-25. |
[19] | 徐文修, 石书兵, 聂文魁. 木垒县旱作春小麦丰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01(1):25-26. |
[20] | 徐文修, 石书兵, 高文伟, 等. 新疆山旱地地膜小麦研究初报. 新疆农业科技, 1999(6):11-12. |
[21] |
陈传信, 赛力汗·赛, 张永强, 等. 耕作方式对伊犁河谷旱地农田土壤物理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8):17-2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9040024 |
[22] | 陈传信, 赛力汗·赛, 张永强, 等. 伊犁河谷雨养旱地栗钙土不同产量小麦土壤肥力差异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20, 48 (1):76-80. |
[23] | 李俊红, 姚宇卿, 丁志强, 等. 沟播对冬小麦群体干物质、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温度的影. 作物研究, 2010, 24(1):16-18. |
[24] | 刘晓伟, 何宝林, 康恩祥, 等. 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1(5):77-81. |
[25] |
Wang Z X, Khan S, Sun M, et al. Optimizing the wheat seeding rate for wide space sowing to improve yield and water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Production, 2021, 15:553-562.
doi: 10.1007/s42106-021-00155-3 |
[26] | 张廷龙, 陈建平, 陈桂平, 等. 春小麦耗水特征对播种方式及播种量的响应. 灌溉排水学报, 2021, 40(9):11-16. |
[27] | 冯伟, 李世莹, 王永华, 等. 宽幅播种下带间距对冬小麦衰老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5, 35(8):2686-2694. |
[28] | 祁皓天, 董永利, 李川, 等. 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冬小麦“西农20”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21, 30(1):1-9. |
[29] |
郑飞娜, 初金鹏, 张秀, 等. 播种方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调控效应. 作物学报, 2020, 46(3):423-431.
doi: 10.3724/SP.J.1006.2020.91046 |
[30] | 石玉华, 初金鹏, 尹立俊, 等. 宽幅播种提高不同播期小麦产量与氮素利用率.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17):127-133. |
[31] |
Ren Y J, Gao C, Yan Z X, et al. Effects of planting systems and straw mulching on carbon emissions and winter wheat grain yield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Experimental Agriculture, 2018, 54(4):520-530.
doi: 10.1017/S0014479717000217 |
[32] | 温健, 赵贵宾, 马彦, 等. 肥密互作对宽幅匀播旱地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节水灌溉, 2020(5):77-82. |
[1] | 王罕, 郑德超, 田琴琴, 吴小京, 周文新, 易镇邪. 收获时期对早稻产量与镉积累分配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2): 105112 |
[2] | 孙通, 杨玉双, 马瑞琦, 朱英杰, 常旭虹, 董志强, 赵广才. 聚糠萘合剂和乙矮合剂对小麦抗倒伏能力、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2): 113121 |
[3] | 孙悦颖, 刘景辉, 米俊珍, 赵宝平, 李英浩, 朱珊珊. 乳酸菌复合制剂对燕麦的促生作用研究[J]. 作物杂志, 2024, (2): 122128 |
[4] | 徐哲莉, 朱伟旗, 王立涛, 史峰, 韦志英, 王丽娜, 邱红伟, 张晓英, 李辉利. 灌水及叶面施氮对晚播小麦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2): 139147 |
[5] | 肖敏, 郭浪, 崔璨, 程周琦, 刘玉午, 卓乐, 吴思, 易镇邪. 磷肥运筹对机插双季稻产量构成与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2): 178188 |
[6] | 解梦凡, 贾海江, 曲远凯, 农世英, 李俊霖, 王杰, 刘力玮, 闫慧峰. 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百色烟区烤烟叶片发育及烟叶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2): 189197 |
[7] | 王怀苹, 杨明达, 张素瑜, 李帅, 关小康, 王同朝. 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2): 206212 |
[8] | 张磊, 董孔军, 何继红, 任瑞玉, 刘天鹏, 杨天育. 不同基因型糜子品种氮磷养分吸收差异研究[J]. 作物杂志, 2024, (2): 228233 |
[9] | 胡昊驰, 王富贵, 朱孔艳, 胡树平, 王猛, 王志刚, 孙继颖, 于晓芳, 包海柱, 高聚林. 秸秆还田年限及施磷水平对玉米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2): 8088 |
[10] | 秦碧蓉, 尤赛雅, 陈书融, 朱练峰, 孔亚丽, 朱春权, 田文昊, 张均华, 金千瑜, 曹小闯, 刘丽. 不同施氮水平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稻田氮素平衡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2): 8996 |
[11] | 季平, 刘金龙, 柳浩, 匡佳丽, 叶世河, 龙莎, 杨洪涛, 彭勃, 徐晨, 刘晓龙. 抽穗期高温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1): 117125 |
[12] | 周镇磊, 刘建明, 曹东, 刘宝龙, 王东霞, 张怀刚. 不同燕麦品种草产量、农艺性状和饲草品质的比较[J]. 作物杂志, 2024, (1): 132140 |
[13] | 熊昕, 邓俊, 尚李岩, 盛添, 叶佳雨, 刘子琛, 黄礼英, 张运波. 氮钾肥互作对杂交稻产量和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1): 166173 |
[14] | 邵美红, 朱德峰, 程思明, 程楚, 徐群英, 胡潮水. 早稻叠盘出苗育秧机插的秧苗质量及产量研究[J]. 作物杂志, 2024, (1): 229232 |
[15] | 谢可冉, 高逖, 崔克辉. 高温下钾肥调控水稻产量的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4, (1): 8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