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5, 第2期: 2028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5.02.004
卢晶1(), 余波1(
), 江谧2, 彭镰心1, 任远航1, 吴琪1(
)
Lu Jing1(), Yu Bo1(
), Jiang Mi2, Peng Lianxin1, Ren Yuanhang1, Wu Qi1(
)
摘要:
为明确四川甘孜州青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异种质,对在甘孜州收集的58份青稞种质资源的16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8份青稞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介于12%~64%。粒长和节间数变异系数最小,均为12%,种皮颜色最大,为64%,平均变异系数为26%。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1.166~2.707,卷叶多样性指数最小,为1.166,种皮颜色多样性指数最大,为2.70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宽、单株穗数、千粒重和节间数在育种工作中可作为评价青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提取到的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3.062%。穗下节间长、单株穗数、旗叶长、株高为主要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值计算综合得分值(F值),初步筛选出排名前3的种质依次为CDU22、CDU19T、CDU57S。聚类分析将58份种质分为4类,在遗传距离为8时,类群Ⅰ所包含的12份种质综合特征值较高,此类材料可作为亲本来选育高产品种。
[1] | 矫晓丽, 迟晓峰, 董琦, 等. 青海地区不同品种青稞中B族维生素含量分布.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1, 33(2):13-16. |
[2] | 夏腾飞, 王蕾, 徐金青, 等. 267份青藏高原青稞种质材料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8, 27(2):182-193. |
[3] | 吕远平, 熊茉君, 贾利蓉, 等. 青稞特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食品科学, 2005, 26(7):245-249. |
[4] | 次潘. 西藏地区青稞育种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种子科技, 2020, 38(19):115-116. |
[5] | 拾方坚. 中国栽培裸大麦的品种特性及其应用价值. 麦类作物学报, 1992(3):41-43. |
[6] | 刘小娇, 王姗姗, 白婷, 等. 青稞营养及其制品研究进展.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9(1):43-47. |
[7] | Yin Y Q, Ma D Q, Ding Y, et al.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hordein in wild close relatives of barley from Tibet.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3, 107(5):837-842. |
[8] | Würschum T, Langer S M, Longin C F H, et al. Population structure, genetic diversity and linkage disequilibrium in elite winter wheat assessed with SNP and SSR marker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13, 126(6):1477-1486. |
[9] | 卓嘎, 伦珠朗杰, 张旭辉, 等. 西藏青稞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23, 51(6):48-57,65. |
[10] | 张万霞, 张京, 孙立军, 等. 大麦优异种质农艺性状鉴定和适应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12, 32(2):215-222. |
[11] | 白羿雄, 姚晓华, 姚有华, 等. 青稞抗倒伏性状的基因型差异.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2):228-238. |
[12] | Zhou R, Wu Z, Cao X,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of cultivated and wild tomatoes revealed by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SSR marker.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2015, 14(4):13868-13879. |
[13] | 蒋莹, 常蕾, 王安, 等. 143份大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14):94-98. |
[14] | 白婷, 周珠扬, 靳玉龙, 等. 二棱青稞品系群体动态及农艺性状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48(2):35-39. |
[15] | 张京, 刘旭. 大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
[16] | 李赢, 刘海翠, 石晓旭, 等. 398份裸大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24(5):1311-1320. |
[17] | 董昕, 李淑君, 杨华, 等. 重庆玉米地方品种表型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20(4):861-870. |
[18] | 吕伟, 韩俊梅, 文飞, 等. 不同来源芝麻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21(1):234-242. |
[19] | 李颖, 张树航, 郭燕, 等. 211份板栗种质资源花序表型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22):4667-4682. |
[20] | 徐肖, 栾海业, 张英虎, 等. 青藏高原裸大麦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31(7):1037-1044. |
[21] | 李健. 青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南方农业, 2021, 15(2):231-232. |
[22] | 王晓鸣, 邱丽娟, 景蕊莲, 等. 作物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鉴定评价:现状与趋势.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23(1):12-20. |
[1] | 江慧, 钟巧芳, 殷富有, 李金璐, 刘丽, 张云, 王波, 蒋聪, 程在全, 张慧, 肖素勤. 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和多组学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5, (2): 18 |
[2] | 张圣昌, 魏玉明, 马丽娜, 杨钊, 刘文瑜, 黄杰, 刘欢, 杨发荣. 种植密度和施肥对饲用型藜麦生长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28134 |
[3] | 赵富阳, 马波, 胡继芳, 谭可菲, 刘传增, 闫锋, 董扬, 侯晓敏, 李清泉, 韩业辉.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J]. 作物杂志, 2025, (2): 135140 |
[4] | 姬景红, 刘双全, 马星竹, 郝小雨, 郑雨, 赵月, 王晓军, 匡恩俊. 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49154 |
[5] | 常宏兵, 王晨, 何美敬, 曹熙敏, 俞凤芳, 曹晓良, 宋炜, 吕爱枝. 基于SSR标记对69份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2): 4753 |
[6] | 罗健科, 张克厚, 王泽宇, 张平珍, 南铭. 18个燕麦品种(系)在白银市沿黄河灌区的生产性能研究[J]. 作物杂志, 2025, (2): 93100 |
[7] | 杨如萍, 贾贞, 韦瑛, 魏野畴, 王立明, 陈光荣, 张国宏, 宋雯雯. 甘肃不同地理来源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与气象因子及农艺性状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25, (1): 123132 |
[8] | 颜群翔, 庞玉辉, 洪壮壮, 毕俊鸽, 王春平. 141份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特异性评价[J]. 作物杂志, 2025, (1): 2634 |
[9] | 姚陆铭, 袁娟, 马晓红, 王彪. 基于表型性状及SSR标记的扁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1): 3545 |
[10] | 时会影, 范保杰, 刘长友, 王彦, 王珅, 张志肖, 苏秋竹, 田静. 绿豆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与评价[J]. 作物杂志, 2025, (1): 6675 |
[11] | 张杰, 贾冰, 程瑞宝, 杨薇, 刘影, 张立媛, 温雅辉, 董春浩, 王振普, 琦明玉, 张清艳, 赵敏, 李志光. 东北平原生态区糜子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1): 7682 |
[12] | 张瑛, 王海洋, 姜林, 郭学清, 钟小丽, 张星, 卢敏娇, 姬小明, 杨晓朋, 吴树松. 长汀烟区植烟土壤肥力适宜性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布研究[J]. 作物杂志, 2024, (6): 171178 |
[13] | 孙明茂, 刘丽霞, 孙虎, 崔迪. 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花色苷及重要农艺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24, (6): 2638 |
[14] | 马丽娜, 魏玉明, 文莉芳, 张学俭, 杨钊, 黄杰, 张圣昌, 李小雨, 刘欢, 杨发荣. 云南元谋地区22份藜麦种质的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分析[J]. 作物杂志, 2024, (6): 4754 |
[15] | 孙远涛, 龙文靖, 刘天朋, 赵甘霖, 丁国祥, 向箭宇, 李元, 黄磊, 倪先林. 12个糯高粱亲本的主要性状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4, (6): 84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