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5, 第5期: 120127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5.05.016
Zhao Caixia(
), Baima Yangzhen, Yang Guanghuan, Tang Lin(
)
摘要:
为探明不同类型油菜资源的农艺性状特性,并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材料作为核心种质资源,以55份不同类型油菜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生育期、株高、分枝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13个农艺性状的表型评价、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油菜生育天数的变异系数较小,均低于20%,而主序角果数、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20%;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类型油菜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主序角果数、角果密度、千粒重与产量形成密切关联。在欧式距离为10处,可将55份油菜资源聚为4个类群,类群Ⅰ的D亚群为大粒甘蓝型油菜资源;类群Ⅱ各农艺性状表现较优,是选育高产油菜新品种(系)的优良材料;类群Ⅲ角果密度大,角果数多,是多角果亲本的较优材料;类群IV为肥用油菜资源。筛选出的大粒、高产型、多角果及高生物量种质可为油菜性状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资源材料。
| [1] | 周梦妍, 吴金锋, 许鲲, 等. 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和新品种(系)的SSR等位变异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13(6):1248-1258. |
| [2] | 王建林, 栾运芳, 大次卓嘎, 等. 中国栽培油菜的起源和进化. 作物研究, 2006(3):199-205. |
| [3] | 何余堂, 涂金星, 傅廷栋, 等. 中国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物学报, 2002, 28(5):697-703. |
| [4] | 王璐璐, 张超, 杨斌, 等. 贵州地方芥菜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10):1-28. |
| [5] |
李利霞, 陈碧云, 闫贵欣, 等. 中国油菜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策略与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21(1):1-19.
doi: 10.13430/j.cnki.jpgr.20200109005 |
| [6] | 赵芳, 魏玮, 张晓磊, 等. 224个谷子品种农艺性状聚类和相关性分析. 种子, 2022, 41(1):74-83. |
| [7] | 都真真, 李锡香, 宋江萍, 等. 228份引进大蒜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分析及适应性初步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20(5):1186-1196. |
| [8] | 梁诗涵, 李境, 周达, 等. 中国苦荞主产区苦荞种质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18(21):7254-7266. |
| [9] | 张鹤. 油菜表型精准鉴定及优良种质筛选.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 [10] | 关周博, 王学芳, 赵小光, 等.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27(7):15-18. |
| [11] | Yadav R, Singh R, Kumar S, et al.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indigenous germplasm of Brassica juncea (L.) Czern and cross, using agromorphological and phenological trai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dia Secti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7, 87(4):1125-1131. |
| [12] | 陈碧云, 许鲲, 高桂珍, 等. 中国白菜型油菜种质表型多样性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2, 34(1):25-32. |
| [13] | 李杨, 孙立朋. 25份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西藏农业科技, 2023, 45(1):37-40. |
| [14] | 方华丽. 西藏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研究. 拉萨:西藏大学, 2008. |
| [15] |
宋伟林, 许鲲, 李锋, 等. 中国西藏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 35(2):153-161.
doi: 10.7505/j.issn.1007-9084.2013.02.008 |
| [16] | 伍晓明, 陈碧云, 陆光远, 等. 油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
| [17] | 宋立红, 智文良, 李玮, 等. 我国近年审定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11):110-118. |
| [18] | 范志雄, 雷伟侠, 江莹芬, 等. 甘蓝型油菜黄籽高含油量育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杂志, 2012(1):44-48. |
| [19] | 雷伟侠, 范志雄, 阮怀明.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性状相关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2):26-29. |
| [1] | 吴立国, 李晓慧, 赵清, 陈小龙, 潘静, 刘旺清, 白海波, 李前荣. 宁夏春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5): 147154 |
| [2] | 李瑛, 赵永伟, 陈英, 马伟明, 李文珍, 张海杰. 化学诱变对胡麻“定亚23号”种子萌发和M1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155164 |
| [3] | 王燕, 张谦, 董明, 王树林, 冯国艺, 梁青龙, 祁虹. 机械打顶时间对冀南棉区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5): 204208 |
| [4] | 张金东, 王成, 卢环, 曾玲玲, 张巩亮, 孙浩月, 刘悦, 杨贺麟, 侯晓敏. 盐碱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绿豆对外源BR的响应[J]. 作物杂志, 2025, (5): 5460 |
| [5] | 瞿宏悦, 朱林欣, 何也君, 邵明宇, 韩昕冉, 揭雨成, 邢虎成. 苎麻浸提液对油菜种子发芽及角果期渍涝胁迫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142149 |
| [6] | 董扬, 闫锋, 赵富阳, 侯晓敏, 李清泉, 李青超, 刘悦, 兰英, 杨慧莹, 王冰雪, 徐妍. 不同除草剂喷施方案对谷子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4): 238244 |
| [7] | 王丹, 张志成, 韩海霞, 韩娜, 王春勇, 王正, 潘孟洋, 李强, 王懿茜, 刘宇飞, 张丹. 基于SSR技术的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4): 2940 |
| [8] | 高树广, 徐东阳, 胡敏杰, 王瑞霞, 张春花, 徐博涵, 李伟峰, 张留平. 芝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初步鉴定与评价[J]. 作物杂志, 2025, (4): 5864 |
| [9] | 杜冰, 杨馥熔, 王成, 郭浩杰, 张富厚, 孟超敏. 66份谷子品种籽粒钙含量、品质与农艺性状的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4): 8794 |
| [10] | 金萍, 柳海东. 青海省油菜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 作物杂志, 2025, (3): 1115 |
| [11] | 赫兵, 王晓航, 李超, 罗立强, 张强, 韩康顺, 陈殿元, 严光彬, 刘振蛟. 1987-2022年吉林省水稻审定品种数据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3): 1622 |
| [12] | 龙卫华, 李亚珍, 王亚坤, 王永峰, 黄镇, 尼玛次仁, 张幸果. 油饲兼用型油菜品系在拉萨地区的适应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3): 190194 |
| [13] | 杨泽鹏, 万柯均, 郑盛华, 敖玉琴, 马明坤, 万学, 李珊珊, 宋昕, 王昌桃, 陈尚洪, 刘定辉, 陈红琳. 氮肥和播种量配置对无人机飞播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225232 |
| [14] | 黄玉新, 张革民, 周珊, 段维兴, 杨翠芳, 高轶静, 张保青. 斑茅割手密复合体与甘蔗杂交后代F1改良效率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3): 2329 |
| [15] | 赵雅杰, 温蕊, 贾祎明, 金晓蕾, 张永虎, 张利俊, 张彪, 张慧, 于立霞. 谷子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3): 616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