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1, 第3期: 4650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1.03.007
曲祥春(), 王鼐, 石贵山, 于淼, 李海青, 高悦, 徐宁, 陈冰嬬
Qu Xiangchun(), Wang Nai, Shi Guishan, Yu Miao, Li Haiqing, Gao Yue, Xu Ning, Chen Bingru
摘要:
采用同异分析法对吉林省农业科学院2018-2020年登记的11个高粱杂交种的产量、生育期、株高、穗长、穗粒重和千粒重等11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按照联系度值排先后顺序,即吉杂225、吉杂235、吉杂236、吉杂227、吉杂224、吉杂229、吉杂228、吉杂157、吉杂149、吉杂233和吉杂237。结果表明,同异分析法能够综合、客观地评价供试杂交种,可为育种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改良品种,是开展育种工作的良好方法。
[1] | 陈冰嬬, 李继洪, 王阳 , 等. 高粱[Sorghum bicolor(L.) Moench]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67-72,77. |
[2] | 高进, 蔡立旺, 蔡立旺 , 等. 甜高粱新品种(系)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7,45(20):93-97. |
[3] | 张志, 杨亮, 高宇 . 春播晚熟高粱杂交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2006,31(2):25-26,38. |
[4] | 桂松, 牛静, 胡建 . 中国高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与技术, 2019,39(1):18-20. |
[5] | 郭瑞林, 杨春玲, 关立 , 等. 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同异分析方法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1,21(3):60-63. |
[6] | 郭瑞林 . 农业模糊学.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
[7] | 郭瑞林 . 作物灰色育种学.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5. |
[8] | 赵克勤 . 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
[9] | 宋志均, 韩勇, 薛鑫 , 等. 同异分析方法在小麦新品种(系)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11,40(1):33-36. |
[10] | 马洪文, 殷延勃, 张振海 . 同异分析法在水稻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种子, 2002,1(1):64-65. |
[11] | 卢道文, 孙海潮, 芦连勇 , 等. 同异分析方法在玉米杂交种评价中的应用. 玉米科学, 2005,13(2):42-44. |
[12] | 雷全奎, 杨小兰, 郭建秋 , 等. 同异分析法对大豆新品系的综合评价. 园艺与种苗, 2020(1):40-42. |
[13] | 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玉米高粱主要病害抗性鉴定技术规范:第4部分. DB 21/T 2219.1-2014. 沈阳: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总局, 2014. |
[14] | 姜钰, 徐婧, 徐秀德 , 等. 高粱三系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16(2):417-421. |
[15] | 郭瑞林, 刘亚飞, 吴秋芳 , 等. 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四种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11,31(4):776-779. |
[16] | 李嵩博, 唐朝臣, 陈峰 , 等. 中国粒用高粱改良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时空变化. 中国农业科学, 2018,5(2):246-256. |
[1] | 高杰, 封广才, 李晓荣, 李青风, 汪灿, 张国兵, 周棱波, 彭秋. 施氮量对酒用糯高粱品种红缨子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4): 118122 |
[2] | 张瑞栋, 高铭悦, 岳忠孝, 周宇飞, 曹雄. 灌浆期不同阶段干旱对高粱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4): 172177 |
[3] | 郭强, 马文清, 秦昌鲜, 施泽升, 彭崇, 闭德金, 何洪良, 梁永检, 唐利球. 甘蔗新品系的DTOPSIS法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4): 3237 |
[4] | 杜晓宇, 李楠楠, 邹少奎, 王丽娜, 吕永军, 张倩, 李顺成, 杨光宇, 韩玉林. 黄淮南片新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性状的综合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4): 3845 |
[5] | 冯艳飞, 杨威, 任国鑫, 邓杰, 李文龙, 高树仁. 黑龙江省部分玉米杂交种的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4): 4650 |
[6] | 李自林, 陆亚春, 赵磊峰, 范东升, 韦忠, 周文亮, 黄利广, 黄阳, 黄经鹏, 顾新权, 年夫照. 靖西市植烟土壤肥力适宜性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3): 155160 |
[7] | 贾瑞玲, 赵小琴, 南铭, 陈富, 刘彦明, 魏立平, 刘军秀, 马宁. 64份苦荞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3): 1927 |
[8] | 曹晓燕, 武爱莲, 王劲松, 董二伟, 焦晓燕. 施氮量对高粱产量、品质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2): 108115 |
[9] | 周启龙. 西藏阿里19个燕麦引进品种的灰色关联度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1): 2631 |
[10] | 潘晓雪, 胡明瑜, 王忠伟, 吴红, 雷开荣. 不同水稻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与发芽期耐寒性鉴定研究[J]. 作物杂志, 2021, (1): 4753 |
[11] | 王瑞, 平俊爱, 张福耀, 詹鹏杰, 楚建强. 高粱育种资源耐瘠性鉴定及评价[J]. 作物杂志, 2020, (6): 3037 |
[12] | 高杰, 封广才, 李晓荣, 李青风, 彭秋. 贵州不同地区高粱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与聚类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6): 5460 |
[13] | 吴伟华, 柳家友, 袁刘正, 闫海霞, 付家锋, 王会强, 王蕊, 李腾, 刘康. 孕穗期高温逆境对玉米杂交种的影响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5): 5964 |
[14] | 张阳, 张伟, 赵威军, 邵荣峰, 王官, 薛丁丁, 李金梅. 基于主成分与灰色关联分析的饲草小黑麦品种筛选与配套技术研究[J]. 作物杂志, 2020, (3): 117124 |
[15] | 史丽娟, 白文斌, 曹昌林, 高鹏. 外源硒对高粱产量、籽粒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3): 1911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