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3, 第4期: 110117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3.04.017
郑飞1(), 陈静1, 崔亚坤1, 孔令杰1, 孟庆长1, 李杰2, 刘瑞响1, 张美景1, 赵文明1, 陈艳萍1()
Zheng Fei1(), Chen Jing1, Cui Yakun1, Kong Lingjie1, Meng Qingchang1, Li Jie2, Liu Ruixiang1, Zhang Meijing1, Zhao Wenming1, Chen Yanping1()
摘要:
为筛选适合淮北区夏玉米机械粒收新品种,促进机械粒收技术在该区域的推广应用,加快优良品种推广,于2020年选取淮北不同生态条件的5个试验点,对9个夏玉米区审定的品种开展了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筛选试验。对不同品种的生育期、籽粒含水率、籽粒破碎率、产量、倒伏倒折率和茎腐病发病率等进行测定和分析,以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和收获期平均籽粒破碎率为指标,采用双向平均作图法,综合各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区域适应性,初步筛选出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在淮北区适应性广、耐密植、抗倒性好且籽粒脱水快的品种苏科玉206,可推荐为淮北区适宜机械粒收备选品种。
[1] | 谢瑞芝, 雷晓鹏, 王克如, 等. 黄淮海夏玉米子粒机械收获研究初报. 作物杂志, 2014(2):76-79. |
[2] | 徐德利, 刘冬玲, 李国权. 苏北地区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创新思路.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5):282-283,327. |
[3] | 王克如, 孔令杰, 袁建华, 等. 江苏沿海地区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与品种筛选研究. 玉米科学, 2018, 26(5):110-116. |
[4] | 李少昆. 我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影响因素及粒收技术的发展方向. 石河子大学学报, 2017, 35(3):265-272. |
[5] |
柴宗文, 王克如, 郭银巧, 等. 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现状及其与含水率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11):2036-2043.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7.11.009 |
[6] | 耿安红, 孙扣忠. 江苏沿海地区夏玉米生产季节气候特点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 2016(6):71,73. |
[7] | 常磊, 岳云, 柴守玺, 等. 品种稳定性不同分析模型在西北小麦区域试验中应用探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 31(2):13-18. |
[8] | 孙艳杰, 南元涛, 等. 玉米杂交种一年多点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6):5-8. |
[9] | 王彦飞, 栾奕, 李艳华, 等. 玉米基础群体改良系稳定性与丰产性研究. 玉米科学, 2016, 24(5):8-14. |
[10] | 刘松涛, 刘过, Zenda T, 等. 河北省不同生态区夏玉米丰产、稳产性品种筛选研究. 作物杂志, 2018(2):56-60. |
[11] |
郑飞, 陈静, 孔令杰, 等. 黄淮海南部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应用前景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3):12-1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70011 |
[12] | 温振民. 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 作物学报, 1994, 20(4):508-512. |
[13] | 黄平俊, 易建华, 蒲文宣, 等. 应用AMMI模型分析烤烟品种的产量适宜性.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4):168-172. |
[14] | 唐启义, 冯明光.DPS数据处理系统—实验设计、 统计分析及模型优化.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
[15] | 鲁毛宁, 高树仁, 王霞, 等. 大庆地区玉米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 27(3):10-13. |
[16] | 王磊, 高杰, 渠建洲, 等. 两种密度下不同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 玉米科学, 2016, 24(2):136-141. |
[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 GB/T 21962- 2008.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
[18] | 李少昆, 张万旭, 王克如, 等. 北疆玉米密植高产宜粒收品种筛选. 作物杂志, 2018(4):62-68. |
[19] |
赵瑞霞, 石海波, 梁红伟, 等. 大兴安岭岭东温凉区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筛选及籽粒含水率对粒收质量的影响. 北方农业学报, 2020, 48(6):13-21.
doi: 10.12190/j.issn.2096-1197.2020.06.03 |
[20] | 邵青, 刘冬玲, 孔令杰. 苏北夏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筛选与制约因素探讨.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5):76-79. |
[21] | 冯勇, 宋国栋, 侯旭光. 玉米品种试验中宜机收指标的探讨. 北方农业学报, 2018, 46(1):21-24. |
[22] | 王亮, 丰光, 李妍妍, 等. 玉米倒伏与植株农艺性状和病虫害发生关系的研究. 作物杂志, 2016(2):83-88. |
[23] | 董怀玉, 刘可杰, 刘晶, 等. 机收玉米品种收获期田间茎腐病抗性表型和植株倒伏状况调查. 玉米科学, 2021, 29(1):170-176. |
[24] | Plett S. Corn kernel breakage as a function of grain moisture at harvest in a prairie environment. Canada Journal Plant Science, 1994, 74(3):543-544. |
[1] | 袁刘正, 王会强, 王秋岭, 朱世蝶, 赵月强, 袁曼曼, 王会涛, 张运栋, 柳家友, 袁永强. 遮阴条件下玉米自交系配合力与遗传效应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4): 104109 |
[2] | 王丽萍, 白岚方, 王天昊, 王宵璇, 白云鹤, 王玉芬. 不同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3, (4): 165173 |
[3] | 李雨新, 卢敏, 赵久然, 王荣焕, 徐田军, 吕天放, 蔡万涛, 张勇, 薛洪贺, 刘月娥. 京津唐夏玉米区生产现状调研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4): 174181 |
[4] | 刘松涛, 田再民, 刘子刚, 高志佳, 张静, 贺东刚, 黄智鸿, 兰鑫. 基于转录组测序揭示玉米抗倒伏相关基因和代谢通路[J]. 作物杂志, 2023, (4): 3137 |
[5] | 谢文锦, 李方明, 李宁, 杨海龙, 付俊, 张中伟, 高旭东, 丰光. 基于GGE双标图的北方地区鲜食糯玉米产量和品质性状及试点鉴别力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4): 8590 |
[6] | 温胜慧, 杨俊伟, 王洋, 李公建, 翁建峰, 段灿星, 贾鑫, 王建军. 玉米抗真菌病害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利用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3, (3): 111 |
[7] | 常青, 李立军, 渠佳慧, 张艳丽, 韩冬雨, 赵鑫瑶. 土默川平原麦后复种饲用玉米‖油菜模式的增产优势及氮素利用效率[J]. 作物杂志, 2023, (3): 167174 |
[8] | 郭书磊, 王瑛, 魏良明, 张新, 刘焱, 吴伟华, 卢道文, 雷晓兵, 王振华, 鲁晓民.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影响因素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3): 205214 |
[9] | 张海斌, 吴晓华, 于美玲, 王小兵, 叶君, 崔思宇, 李元清, 王占贤, 张宏旭, 薛伟, 李岩, 崔国惠, 赵轩微, 刘娟. 内蒙古区域试验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AMMI模型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3): 2734 |
[10] | 高沐甜, 邱冠杰, 朱通通, 李瑞莲, 邓敏, 罗红兵, 黄成. 玉米―大刍草渗入系群体的剑叶遗传基础解析[J]. 作物杂志, 2023, (3): 5157 |
[11] | 李忠南, 王越人, 马艺文, 相洋, 邬生辉, 曲海涛, 李福林, 张淑琴, 李光发. 基于玉米DH系分离群体叶鞘、花丝、花药与穗轴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3): 7579 |
[12] | 张盼盼, 李川, 张美微, 赵霞, 黄璐, 刘京宝, 乔江方. 氮肥减施下添加硝化抑制剂对夏玉米植株及土壤氮素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3, (2): 145150 |
[13] | 崔淑娜, 王晔, 卢雨晴, 潘金豹, 张秋芝. 玉米穗三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2): 201206 |
[14] | 孟亚轩, 姚旭航, 周宝元, 刘颖慧, 袁进成, 马玮, 赵明. 青贮玉米混合青贮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3, (2): 2429 |
[15] | 于永涛, 张楠, 谢利华, 李光玉, 刘建华, 李武, 李高科, 胡建广. 消费者在甜玉米种质食味品质鉴评中的偏好性初探[J]. 作物杂志, 2023, (1): 14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