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4, 第6期: 103112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4.06.014
Cheng Shengyu(), Yang Caihong(), Cui Wenqiang, Jiang Xiaomin
摘要:
为探究河西灌溉农业区耕种模式对玉米叶片生理及结构的影响,设置免耕留茬(NT)与传统耕作(CT)2种耕作方式,小麦间作玉米(W/M)、小麦收后播种冬油菜玉米轮作(W-G→M)、小麦玉米轮作(W→M)3种种植模式,研究6个不同处理玉米叶片生理、结构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NT模式下玉米可溶性糖含量有3个时期高于CT模式。灌浆期CT(W-G→M)与CT(W→M)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不同耕作处理的玉米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但不同耕作处理峰值出现时期有所不同。不同耕作处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成熟期W/M模式叶片比叶重(SLW)较W-G→M和W→M模式分别高23.75%和19.87%,NT(W/M)处理较其他处理高13.17%~39.66%。NT处理玉米叶片线粒体长轴近乎平行,内外膜和嵴清晰可见,而CT处理线粒体呈长条形且排列无序,弯曲盘旋于细胞内,多数呈堆积状存在于细胞内的一角,内外膜比较模糊。W/M模式中,NT小麦产量较CT高8.17%,NT玉米较CT平均增产13.91%,W/M模式玉米产量增幅最大。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处理可提高玉米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SLW,增加叶片叶绿体数量,间作可减少叶片MDA含量,缓解叶片衰老。免耕玉米单株粒重、百粒重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9.24%和9.40%,产量较传统耕作高13.91%。单株粒重、百粒重和玉米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种植模式下,由于播种密度不同,小麦、玉米产量均低于轮作模式。麦玉间作土地当量比达到1.30~1.36。因此,玉米免耕间作模式是比较适合绿洲灌区推广应用的一种耕种模式。
[1] | 马丽, 李潮海, 付景, 等. 垄作栽培对高产田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1, 31(23):156-165. |
[2] |
李少昆, 赵久然, 董树亭, 等. 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11):1941-1959.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7.11.001 |
[3] | 袁零. 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休耕规模的影响因素探讨. 绿色科技, 2019(6):13-15. |
[4] | 李传华, 朱同斌, 周敏, 等. 河西走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生态学报, 2021, 41(5):1931-1943. |
[5] | 张潇丹. 河西走廊日光温室光热环境营造过程研究及数学模型构建.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6] | 尚小龙, 曹建斌, 王艳, 等. 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1, 42(6):56-58. |
[7] | 徐晨, 张丽华, 赵洪祥, 等. 不同栽培模式下半干旱区玉米籽粒形成和叶片对光与CO2响应特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2, 40(1):1-10. |
[8] | 李静. 夏玉米不同栽培模式冠层结构特性和光能利用率的差异及其生理基础.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9] | Jin B, Wang L, Wang J, et al. The effect of experimental warming on leaf functional traits leaf structure and leaf biochemistr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BMC Plant Biology, 2011, 11:35. |
[10] | Gorsuch P A, Pandey S, Atkin O K. 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cold acclimation phenotype in Arabidopsis leaves. Plant,Cell and Environment, 2010, 33(2):244-258. |
[11] | 傅鹏霄, 王珏, 李广浩, 等. 不同栽培模式对江苏省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21, 37(5):1151-1159. |
[12] | 段勇. 灌溉和种植方式对糯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分析.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13] | 赵笃勤. 玉米―大豆间作和减量施氮对作物生长、产量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14] | 王琦明. 减氮及间作绿肥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互作效应.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15] | 董楠. 不同作物组合间作优势和时空稳定性的生态机制.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17. |
[16] | 杨彩红, 耿艳香, 伏星舟, 等. 麦茬免耕对不同麦玉轮作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42(3):380-388. |
[17] | 李秀军, 田春杰, 徐尚起, 等. 我国农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对策. 土壤与作物, 2018, 7(3):267-275. |
[18] | 鲁向晖, 隋艳艳, 王飞, 等.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田环境的影响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3):66-72. |
[19] | 程玉柱. 玉/豆间作下品种和田间配置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5. |
[20] |
Chaves M M, Oliveira M M. Mechanisms underlying plant resilience to water deficits: prospects for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04, 55(407):2365-2384.
doi: 10.1093/jxb/erh269 pmid: 15475377 |
[21] | 程铭慧. 时空亏缺灌溉对玉米生长、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22] |
申磊, 王秀媛, 滕元旭, 等. 干旱区玉米大豆单间作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0(1):13-20.
doi: 10.13880/j.cnki.65-1174/n.2021.21.034 |
[23] | 李广浩, 刘平平, 赵斌, 等. 不同水分条件下控释尿素对玉米产量和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28(2):571-580. |
[24] | 高昆, 石义妃. 干旱胁迫对粉葛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49(8):153-157. |
[25] | 刘耀权. 氮肥运筹对旱农区玉米叶片抗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26] | 原丽娜, 胡田田. 局部施氮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4):49-52. |
[27] | 李艳红. 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产量效应分析及其生理基础研究.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19. |
[28] | 张丽娟, 杨恒山, 张玉芹, 等. 宽行种植模式对春玉米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3(4):333-338. |
[29] | 于晓波, 梁建秋, 何泽民, 等.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大豆叶片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 2016, 38(4):452- 459. |
[30] | 杨萌珂. 玉米花生间作功能叶的光合荧光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 洛阳:河南科技大学, 2014. |
[31] | Scopel E, Triomphe B, Affholder F, er al.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cropping systems in temperate and tropical conditions, performances and impacts: A review. 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3, 33:113-130. |
[32] |
徐欣, 王笑影, 鲍雪莲, 等. 长期免耕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玉米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3):671-676.
doi: 10.13287/j.1001-9332.202203.015 |
[33] |
李景, 吴会军, 武雪萍, 等. 长期免耕和深松提高了土壤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及全氮含量.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2):334- 344.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1.02.009 |
[34] |
朴琳, 李波, 陈喜昌, 等. 优化栽培措施对春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5):3048-3058.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15.006 |
[35] | 吕巨智, 范继征, 谢小东, 等.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21, 53(7):34-38. |
[36] | 霍志金. 地力与栽培模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15. |
[37] | 杨彩红, 耿艳香, 伏星舟, 等. 免耕轮作对西北荒漠绿洲小麦、玉米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2, 40 (1):11-19. |
[38] | 宋勇, 王宇先, 赵蕾, 等. 免耕种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9):15-19. |
[39] | 李宏, 张作刚, 薛金爱, 等.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21, 29(4):70-77. |
[1] | 法晓彤, 孟庆好, 王琛, 顾汉柱, 景文疆, 张耗. 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对干湿交替灌溉方式的响应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4, (6): 18 |
[2] | 李斐, 边少锋, 徐晨, 赵洪祥, 宋杭霖, 王芙臣, 庄妍. 坡耕地垄侧栽培对玉米生理特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6): 120125 |
[3] | 汪本福, 余振渊, 宋平原, 张作林, 张枝盛, 李阳, 苏章锋, 郑中春, 程建平. 土壤改良剂对低湖冷浸田土壤特性及水稻生长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6): 126131 |
[4] | 曾茜倩, 张振远, 马秀娥, 方映涵, 翟金磊, 金涛, 刘冬, 刘章勇. 硅藻土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6): 147152 |
[5] | 阳新月, 向颖, 陈子恒, 林茜, 邓振鹏, 周克友, 李明聪, 王季春. 有机质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6): 153161 |
[6] | 张金鑫, 葛均筑, 李从锋, 周宝元. 黄淮海平原夏玉米生长季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J]. 作物杂志, 2024, (6): 162170 |
[7] | 赵希梅, 李琪, 严如玉, 向风云, 李雅琼, 李绪勋, 邹家龙, 李继福. 无人机飞播时期及播种方式对冬油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6): 179185 |
[8] | 金彦君, 祝洪沙, 李成东, 王金禹, 张忠福, 万婷丽, 周爱爱, 撒刚, 程李香, 刘娟, 余斌. 外源激素对雾培马铃薯叶片气孔密度及块茎产量的调控[J]. 作物杂志, 2024, (6): 205211 |
[9] | 韩小伟, 周江明, 高英波, 田雪慧, 李明军, 郝延杰, 李伟, 李树兵, 刘树泽.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玉米种子精选方法研究[J]. 作物杂志, 2024, (6): 242248 |
[10] | 于沐, 杨海棠, 胡延岭, 刘软枝, 石彦召, 李盼, 韩艳红, 朱桢桢, 李世忠, 郭振超. 花生产量组成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稳定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4, (6): 5560 |
[11] | 杨铁鑫, 董立强, 马亮, 冯莹莹, 李志强. 辽宁中部平原稻区香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评价[J]. 作物杂志, 2024, (6): 7177 |
[12] | 郝青婷, 高伟, 张泽燕, 闫虎斌, 朱慧珺, 张耀文. 铁肥施用对绿豆产量和籽粒含铁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5): 105109 |
[13] | 孙光旭, 刘莹, 王欣怡, 孔德庸, 韦娜, 邢力文, 郭伟. 群体密度和黄腐酸对芸豆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5): 110118 |
[14] | 王珊珊, 杨宇蕾, 刘飞虎, 杨阳, 汤开磊, 李涛, 牛龙江, 杜光辉. 多效唑喷施浓度和时期对工业大麻花叶产量和大麻二酚含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5): 119124 |
[15] | 黄渝岚, 刘文君, 李艳英, 周佳, 周灵芝, 劳承英, 李素平, 申章佑, 韦本辉. 木薯田间作不同密度南瓜对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地生产力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5): 125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