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3, 第5期: 6670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3.05.010
曲海涛1(), 李忠南2, 王越人1, 马艺文1, 相洋2, 邬生辉1, 谭倬3, 王纯3, 魏强3, 罗瑶1, 李光发1()
Qu Haitao1(), Li Zhongnan2, Wang Yueren1, Ma Yiwen1, Xiang Yang2, Wu Shenghui1, Tan Zhuo3, Wang Chun3, Wei Qiang3, Luo Yao1, Li Guangfa1()
摘要:
在自交授粉条件下,对PH6WC×PH4CV、PH6WC×B20、PH6WC×D1279 及亲本百粒重差异进行分析,并对PH6WC×D1279组建六世代群体(P1、P2、F1、B1、B2、F2),运用主-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方法对百粒重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杂交种F1百粒重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极显著高于亲本;F1超高亲优势为11.56%~43.68%;百粒重遗传模型为2对主基因加、显、上模型;2对主基因为完全显性,上位性效应>显性效应>加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77.64%~80.86%。
[1] | 李忠南, 王克伟, 王越人, 等. 玉米品种先玉335的血缘系谱及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玉米科学, 2018, 26(3):32-39. |
[2] | 李忠南, 王越人, 王振萍, 等. 玉米杂交当代F0百粒重的遗传分析. 玉米科学, 2015, 23(1):78-84. |
[3] | 贾玉峰, 张新生, 赵明. 普通玉米单交种与高油玉米杂交当代子粒杂种优势效应的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25(5):490-494. |
[4] | 周芳, 史振声, 王志斌. 玉米杂交当代子粒性状及营养成分的变化. 辽宁农业科学, 2007(1):5-8. |
[5] | 孙振, 莫乔程, 程备久, 等. 玉米百粒重性状遗传、杂种优势与亲子相关分析. 作物杂志, 2012(2):31-35. |
[6] | 刘伟华, 罗红兵, 邱博. 玉米雄穗发育及其百粒重的QTL定位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15, 29(6):667-670. |
[7] | 2021年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总结第二章.全国农技推广网. |
[8] | 唐启义. DPS数据处理系统.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
[9] | 孔繁玲. 植物数量遗传学.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6. |
[10] | 盖钧镒, 章元明, 王建康.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
[11] | 李忠南, 王越人, 李光发, 等. 玉米分蘖率的遗传研究. 玉米科学, 2016, 24(2):15-21. |
[12] | 李忠南, 王越人, 张艳辉, 等. 玉米DH系15D969超多穗行数的遗传分析. 作物杂志, 2020(5):89-93. |
[13] | 李忠南, 王越人, 车丽梅, 等. 通玉179六世代和DH世代4个穗部性状对比分析研究. 作物杂志, 2022(2):64-68. |
[1] | 曹庆军, 李刚, 杨浩, 娄玉勇, 杨粉团, 孔凡丽, 李辛琲, 赵新凯, 姜晓莉. 不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种床质量的影响及其与幼苗群体建成和产量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23, (5): 249254 |
[2] | 于乐, 李林, 黄红娟, 黄兆峰, 朱文达, 魏守辉. 湖北省玉米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J]. 作物杂志, 2023, (5): 272279 |
[3] | 杨宗莹, 肖贵, 张红伟. 利用玉米F1群体进行玉米全株鲜重的全基因组预测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5): 4348 |
[4] | 杨密, 王美娟, 许海涛. 不同生态区玉米自交系苞叶动态发育差异性研究[J]. 作物杂志, 2023, (5): 8190 |
[5] | 袁刘正, 王会强, 王秋岭, 朱世蝶, 赵月强, 袁曼曼, 王会涛, 张运栋, 柳家友, 袁永强. 遮阴条件下玉米自交系配合力与遗传效应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4): 104109 |
[6] | 郑飞, 陈静, 崔亚坤, 孔令杰, 孟庆长, 李杰, 刘瑞响, 张美景, 赵文明, 陈艳萍. 淮北不同生态区丰产稳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筛选[J]. 作物杂志, 2023, (4): 110117 |
[7] | 王丽萍, 白岚方, 王天昊, 王宵璇, 白云鹤, 王玉芬. 不同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3, (4): 165173 |
[8] | 李雨新, 卢敏, 赵久然, 王荣焕, 徐田军, 吕天放, 蔡万涛, 张勇, 薛洪贺, 刘月娥. 京津唐夏玉米区生产现状调研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4): 174181 |
[9] | 刘松涛, 田再民, 刘子刚, 高志佳, 张静, 贺东刚, 黄智鸿, 兰鑫. 基于转录组测序揭示玉米抗倒伏相关基因和代谢通路[J]. 作物杂志, 2023, (4): 3137 |
[10] | 谢文锦, 李方明, 李宁, 杨海龙, 付俊, 张中伟, 高旭东, 丰光. 基于GGE双标图的北方地区鲜食糯玉米产量和品质性状及试点鉴别力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4): 8590 |
[11] | 温胜慧, 杨俊伟, 王洋, 李公建, 翁建峰, 段灿星, 贾鑫, 王建军. 玉米抗真菌病害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利用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3, (3): 111 |
[12] | 常青, 李立军, 渠佳慧, 张艳丽, 韩冬雨, 赵鑫瑶. 土默川平原麦后复种饲用玉米‖油菜模式的增产优势及氮素利用效率[J]. 作物杂志, 2023, (3): 167174 |
[13] | 郭书磊, 王瑛, 魏良明, 张新, 刘焱, 吴伟华, 卢道文, 雷晓兵, 王振华, 鲁晓民.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影响因素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3): 205214 |
[14] | 高沐甜, 邱冠杰, 朱通通, 李瑞莲, 邓敏, 罗红兵, 黄成. 玉米―大刍草渗入系群体的剑叶遗传基础解析[J]. 作物杂志, 2023, (3): 5157 |
[15] | 李忠南, 王越人, 马艺文, 相洋, 邬生辉, 曲海涛, 李福林, 张淑琴, 李光发. 基于玉米DH系分离群体叶鞘、花丝、花药与穗轴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3): 75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