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3, 第5期: 8190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3.05.012
Yang Mi1(), Wang Meijuan2(), Xu Haitao3
摘要:
于2022-2023年以4个玉米骨干自交系Zhu85、Zhu136、ZM3358、ZM7211为试验材料,在河南和海南不同生态区对不同类型玉米自交系苞叶动态发育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生态区ZM7211苞叶长度速增期最长,明显大于Zhu85、ZM3358、Zhu136;海南生态区ZM3358速增期最短,为7~13d。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了苞叶长度与生育日数之间的关系,河南与海南生态区自交系间最长苞叶长度动态发育差异显著。苞叶宽度发育基本呈现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河南与海南生态区玉米自交系最宽苞叶宽度比值接近于1:1。河南生态区ZM7211和Zhu136苞叶面积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Zhu85和ZM3358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海南生态区苞叶面积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河南生态区ZM3358苞叶鲜重渐增期最长,为7d,Zhu85和ZM3358速增期明显大于ZM7211和Zhu136;海南生态区Zhu85苞叶鲜重速增期最长,比Zhu136、ZM3358、ZM7211分别延长了4d、2d和2d。河南生态区ZM7211第11~15天苞叶体积显著大于Zhu85、ZM3358和Zhu136;海南生态区Zhu85、Zhu136、ZM3358、ZM7211第1~5天苞叶体积缓慢渐增,第7~15天基本呈直线式迅速增加。不同生态区玉米自交系苞叶性状之间呈极显著相关,表明苞叶性状之间可以保持同步发育的生长状态。
[1] | 赵成帅, 徐丽明, 刘佳, 等. 玉米苞叶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基于玉米联合收获机剥皮机构. 农机化研究, 2011, 33(12):100-105. |
[2] | 张海波. 玉米收获期苞叶松紧度的GWAS分析及与果穗含水量的关系.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 2018. |
[3] | 马智艳, 董永彬, 乔大河, 等. 不同种质玉米杂交种苞叶性状特征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44(2):15-18. |
[4] | 尚赏, 郭书亚, 张艳, 等. 不同种植密度玉米苞叶性状差异及其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的相关性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2022, 54(7):53-59. |
[5] | 张顺风, 张桂萍, Marasini M, 等. 玉米苞叶性状与收获期子粒含水率相关性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0, 54(4):551-558,565. |
[6] |
Hahnen S, Joeris T, Kreezaler F,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photosynthetic gene expression in maize C3 and C4 tissues by real-time PCR. Photosynthesis Research, 2003, 75:183-192.
pmid: 16245088 |
[7] |
Antonielli M, Lupattelli M, Venanzi G.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lorophyllous parenchyma of maize outside the leaf lamina. Plant Science Letters, 1981, 21:107-119.
doi: 10.1016/0304-4211(81)90176-0 |
[8] | Fujikawa Y, Sakurai N, Sendo S, et al. Sugar metabolism in expanding husk leaf of flint corn (Zea mays L.) genotypes differing in husk leaf siz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2002, 139:278-279. |
[9] |
Rossman E C. Freezing injury of maize seed. Plant Physiology, 1949, 24(4):629-656.
doi: 10.1104/pp.24.4.629 pmid: 16654254 |
[10] | 何丹, 王秀全, 刘昌明, 等. 玉米苞叶几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及其遗传研究. 玉米科学, 2001, 9(1):43-45. |
[11] |
Cross H Z, Kabir K M. Evaluation of field dry-down rates in early maize. Crop Science, 1989, 29(1):54-58.
doi: 10.2135/cropsci1989.0011183X002900010012x |
[12] |
徐洪文, 宋凤斌, 朱先灿, 等. 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苞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差异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9, 24(6):74-77.
doi: 10.7668/hbnxb.2009.06.015 |
[13] | 王晓婷, 程隆棣, 刘丽芳. 玉米苞叶及其纤维的基本结构与性能. 纺织学报, 2016, 37(7):7-12. |
[14] | 孟剑霞. 玉米雌穗与苞叶发育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14):78-79. |
[15] | 宋凤斌, 徐洪文. 玉米苞叶光合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玉米科学, 2008, 16(4):31-34. |
[16] | 许海涛, 冯晓曦, 许波, 等. 热带生态区玉米自交系雄穗生育特性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2022, 54(8):54-61. |
[17] | 徐洪文, 宋凤斌, 童淑缓, 等. 两种基因型玉米苞叶的衰老生理特性.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 17(3):28-32. |
[18] |
Quatter S, Jones R J, Crookston R K. Effect of water deficit during grain filling on the pattern of maize kerne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rop Science, 1987, 27(4):726-730.
doi: 10.2135/cropsci1987.0011183X002700040025x |
[19] | 霍仕平, 晏庆九, 许明陆, 等. 玉米果穗苞叶性状的遗传分析. 杂粮作物, 2000, 20(2):8-12. |
[20] | 贺文姝, 张海波, 孙宏蕾, 等. 不同类群玉米自交系苞叶性状的差异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8, 37(4):30-35. |
[21] | 张林, 张宝石, 王霞, 等. 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0(10):9-12. |
[22] | 孟剑霞. 玉米果穗发育特性研究. 晋中:山西农业大学, 2005. |
[23] | 夏浩然, 徐涛, 贺伟, 等. 玉米自交系苞叶表型可塑性差异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1, 40(5):23-30. |
[24] | 李淑芳, 张春宵, 路明, 等. 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4, 12(4):825-829. |
[1] | 曹庆军, 李刚, 杨浩, 娄玉勇, 杨粉团, 孔凡丽, 李辛琲, 赵新凯, 姜晓莉. 不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种床质量的影响及其与幼苗群体建成和产量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23, (5): 249254 |
[2] | 于乐, 李林, 黄红娟, 黄兆峰, 朱文达, 魏守辉. 湖北省玉米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J]. 作物杂志, 2023, (5): 272279 |
[3] | 杨宗莹, 肖贵, 张红伟. 利用玉米F1群体进行玉米全株鲜重的全基因组预测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5): 4348 |
[4] | 曲海涛, 李忠南, 王越人, 马艺文, 相洋, 邬生辉, 谭倬, 王纯, 魏强, 罗瑶, 李光发. 玉米百粒重遗传育种效应研究[J]. 作物杂志, 2023, (5): 6670 |
[5] | 袁刘正, 王会强, 王秋岭, 朱世蝶, 赵月强, 袁曼曼, 王会涛, 张运栋, 柳家友, 袁永强. 遮阴条件下玉米自交系配合力与遗传效应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4): 104109 |
[6] | 郑飞, 陈静, 崔亚坤, 孔令杰, 孟庆长, 李杰, 刘瑞响, 张美景, 赵文明, 陈艳萍. 淮北不同生态区丰产稳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筛选[J]. 作物杂志, 2023, (4): 110117 |
[7] | 王丽萍, 白岚方, 王天昊, 王宵璇, 白云鹤, 王玉芬. 不同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3, (4): 165173 |
[8] | 李雨新, 卢敏, 赵久然, 王荣焕, 徐田军, 吕天放, 蔡万涛, 张勇, 薛洪贺, 刘月娥. 京津唐夏玉米区生产现状调研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4): 174181 |
[9] | 刘松涛, 田再民, 刘子刚, 高志佳, 张静, 贺东刚, 黄智鸿, 兰鑫. 基于转录组测序揭示玉米抗倒伏相关基因和代谢通路[J]. 作物杂志, 2023, (4): 3137 |
[10] | 谢文锦, 李方明, 李宁, 杨海龙, 付俊, 张中伟, 高旭东, 丰光. 基于GGE双标图的北方地区鲜食糯玉米产量和品质性状及试点鉴别力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4): 8590 |
[11] | 温胜慧, 杨俊伟, 王洋, 李公建, 翁建峰, 段灿星, 贾鑫, 王建军. 玉米抗真菌病害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利用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3, (3): 111 |
[12] | 常青, 李立军, 渠佳慧, 张艳丽, 韩冬雨, 赵鑫瑶. 土默川平原麦后复种饲用玉米‖油菜模式的增产优势及氮素利用效率[J]. 作物杂志, 2023, (3): 167174 |
[13] | 郭书磊, 王瑛, 魏良明, 张新, 刘焱, 吴伟华, 卢道文, 雷晓兵, 王振华, 鲁晓民.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影响因素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3): 205214 |
[14] | 高沐甜, 邱冠杰, 朱通通, 李瑞莲, 邓敏, 罗红兵, 黄成. 玉米―大刍草渗入系群体的剑叶遗传基础解析[J]. 作物杂志, 2023, (3): 5157 |
[15] | 李忠南, 王越人, 马艺文, 相洋, 邬生辉, 曲海涛, 李福林, 张淑琴, 李光发. 基于玉米DH系分离群体叶鞘、花丝、花药与穗轴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3): 75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