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0, 第1期: 13–16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0.01.003

• 专题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国小扁豆研究综述及产业发展对策

王梅春,连荣芳(),肖贵,墨金萍,曹宁   

  1.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743000,甘肃定西
  • 收稿日期:2019-06-06 修回日期:2019-12-10 出版日期:2020-02-15 发布日期:2020-02-23
  • 通讯作者: 连荣芳 E-mail:gsdxlianrongfang@163.com
  • 作者简介:王梅春,主要从事豌豆、小扁豆新品种选育及食用豆示范推广研究,E-mail: 732853858@qq.com
  • 基金资助:
    甘肃省特色作物(油料杂粮)产业技术体系;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小杂粮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示范(18ZD2NA008-03)

Review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Lentils in China

Wang Meichun,Lian Rongfang(),Xiao Gui,Mo Jinping,Cao Ning   

  1. Di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ingxi 743000, Gansu, China
  • Received:2019-06-06 Revised:2019-12-10 Online:2020-02-15 Published:2020-02-23
  • Contact: Rongfang Lian E-mail:gsdxlianrongfang@163.com

摘要:

小扁豆(Lens culinaris Medik.)是一年生自花授粉、长日照草本植物,是重要食用豆类作物之一。据统计,全世界5大洲55个国家生产小扁豆。小扁豆耐旱、耐瘠、耐寒,抗逆性强,稳产性好。在我国,小扁豆主要分布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及云南部分区域,属小宗杂粮(豆)作物。本文从小扁豆的起源、科学研究、生产等方面综述了我国小扁豆的研究现状以及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 小扁豆, 资源研究, 育种, 产业发展

Abstract:

Lentil (Lens culinaris Medik.) is an annual self-pollination, long-day herbaceous plant, and one of the world's edible legumes. Lentils are produced in 55 countries in five continents. Lentil is drought-resistant, barrenresistant, cold-resistant, stress-resistant and stable in productivity. It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Northern China and parts of Yunnan, which belongs to small crops of miscellaneous grains.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of lentil in China were reviewe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ntil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Lentil, Resource research, Breed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表1

2017年部分大洲小扁豆收获面积、播种单产及总产"

区域
Region
收获面积(×104hm2)
Harvesting area
单产(kg/hm2)
Yield
总产(×104t)
Production
非洲Africa 18.9 1 171.6 22.1
美洲America 290.5 1 409.1 409.3
亚洲Asia 301.7 920.6 277.7
欧洲Europe 24.2 1 139.0 27.6
大洋洲Oceania 23.0 970.4 22.4

表2

2017年世界小扁豆主要生产国收获面积(FAO)"

国家Country 收获面积(×104hm2)
Harvesting area
单产(kg/hm2)
Yield
加拿大Canada 246.8 1 512.7
印度India 165.8 736.0
美国The United States 41.4 820.6
土耳其Turkey 29.2 1 470.3
澳大利亚Australia 23.0 964.4
尼泊尔Nepal 20.7 1 228.7
孟加拉Bangladesh 15.5 1 091.1
伊朗Iran 13.9 600.6
叙利亚The Syrian Arab Republic 13.1 869.2
埃塞俄比亚Ethiopia 11.9 1 415.3
中国China 7.4 2 314.1

表3

1971-2016年中国与世界小扁豆面积和产量比较"

统计范围
Statistical
range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2001-2010 2011-2016
面积Area
(×104hm2)
产量Yield
(kg/hm2)
面积Area
(×104hm2)
产量Yield
(kg/hm2)
面积Area
(×104hm2)
产量Yield
(kg/hm2)
面积Area
(×104hm2)
产量Yield
(kg/hm2)
面积Area
(×104hm2)
产量Yield
(kg/hm2)
中国China - - 2.1 1 157.9 8.2 1 280.1 7.9 1 753.0 6.2 2 250.8
世界World 204.5 598.9 288.0 727.9 347.3 815.5 380.5 914.2 445.2 1 147.7

表4

我国审(认)定小扁豆品种名录"

序号
No.
品种Variety 选育单位
Breeding unit
审(认、鉴)定部门
Examination (identification, verification)
of designated department
审(认)定编号Number of verification (confirmation) 年份
Year
1 定选1号Dingxuan 1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甘种审字第290号 1999
2 定选2号Dingxuan 2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甘认豆2009005 2009
3 宁扁1号Ningbian 1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宁审豆2005004 2005
4 固扁1号Gubian 1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 国品鉴杂2010006 2010
5 固扁2号Gubian 2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 国品鉴杂2013006 2013
6 晋扁豆1号Jinbiandou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晋审扁(认)2010001 2010
7 晋扁豆2号Jinbiandou 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晋审扁( 认) 2014001 2014
8 晋扁豆3号Jinbiandou 3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晋审扁(认)2015001 2015

表5

黄土高原小杂粮主产区农田化学物质施用量比较(1995-1999年平均值)"

项目
Item
化肥纯成分施用量(kg/hm2)
Dosage of pure chemical fertilizer
农药施用量(t/hm2)
Pesticide dosage
陕西Shaanxi 304.40 26.61
甘肃Gansu 204.20 32.51
宁夏Ningxia 278.00 16.70
山西Shanxi 257.20 45.58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143.40 16.26
平均Average 237.45 27.53
全国平均
National average
348.51 177.73
[1]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2019-03-22]..
[2] 叶静渊 . 《马首农言》中的“扁豆”考辨. 中国农史,1995(1):112-113,118.
[3] 程须珍 . 饭豆、小扁豆等生产技术. 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16: 38.
[4] 郑卓杰 . 中国食用豆类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266-281.
[5] 林汝法, 柴岩, 廖琴 , 等. 中国小杂粮.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334-346.
[6] 龙静宜, 林黎奋, 侯修身 , 等. 食用豆类作物.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 245-252.
[7] 李凯, 程炳文, 邵千顺 , 等. 小扁豆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8,46(7):74-79.
[8] 苗昊翠, 李利民, 张金波 , 等. 新疆小扁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5,28(3):986-990.
[9] 李云霞 . 小扁豆种质资源筛选及评价. 杂粮作物, 2003,23(6):331-332.
[10] 刘金, 关建平, 徐东旭 , 等. 小扁豆种质资源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作物学报, 2008,34(11):1901-1909.
[11] 刘金, 关建平, 徐东旭 , 等. 小扁豆种质资源形态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9(2):173-179.
[12] 宗绪晓, 关建平 . 食用豆类资源创新品种选育进展及发展策略. 中国农业信息,2008(9):35-38.
[13] 连荣芳 . 旱地扁豆新品系ILL6980引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2010(1):13-14.
[14] 张菊花, 宋刚 . 固扁1号小扁豆选育报告. 种子世界,2017(1):40-41.
[15] 陈喜明, 高克昌, 韩云丽 , 等. 小扁豆新品种晋扁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2011(5):143-144.
[16] 温日宇, 陈喜明, 刘建霞 , 等. 小扁豆新品种晋扁豆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2): 41, 44.
[17] 马晋宏, 陈喜明, 韩云丽 , 等. 小扁豆新品种晋扁豆3号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17(21):46-47.
[18] 寇思荣, 王思慧, 金维汉 . 小扁豆杂交技术初探. 甘肃农业科技,1992(11):9.
[19] 李洪 . 我国小宗粮豆产业发展探讨.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20] 张雄 . 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21] 杜虎平 . 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发展与产业开发研究.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1] 谭友斌. 援西非农业项目玉米育种的策略建议与探讨[J]. 作物杂志, 2020, (1): 9–12
[2] 张晓艳,孙宇峰,曹焜,姜颖,韩承伟,赵越,韩喜财,王晓楠. 黑龙江省工业大麻育种现状及展望[J]. 作物杂志, 2019, (3): 15–19
[3] 房裕东,韩天富. 作物快速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9, (2): 1–7
[4] 张政,牛胤全,张东,胡成梅,苑乂川,王绘艳,王曙光,曹亚萍,孙黛珍. 小麦抽穗期和开花期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 (1): 44–49
[5] 张红,郑世英,梁淑霞,陈广凤,王明友. 高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育种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9, (1): 9–14
[6] 王伟伟, 王洪洋, 刘晶, 梁静思, 李灿辉, 唐唯. 马铃薯重要性状QTL定位及3个抗病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育[J]. 作物杂志, 2018, (6): 10–16
[7] 何中国,朱统国,李玉发,王佰众,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牟书靓. 吉林省花生育种现状及发展方向[J]. 作物杂志, 2018, (4): 8–12
[8] 宋江春,李拴柱,王建玉,张秀阁,朱雪峰,乔建礼,向臻. 我国高油花生育种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8, (3): 25–31
[9] 王君婵,高致富,李东升,朱冬梅,吴宏亚. 农业信息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3): 37–43
[10] 王洁,曾波,雷财林,赵志超,王久林,程治军. 北方国家水稻区域试验近15年参试品种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1): 71–76
[11] 董志敏,厉志,刘佳,陈亮,衣志刚,王博,刘宝权. 大豆抗灰斑病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7, (3): 1–5
[12] 李拴柱,宋江春,王建玉,张秀阁,乔建礼,刘宁. 高油酸花生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7, (3): 6–13
[13] 李燕敏,祁显涛,刘昌林,刘方,谢传晓. 除草剂抗性农作物育种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7, (2): 1–6
[14] 霍仕平,晏庆九,向振凡,张芳魁,冯云超,张兴端,余志江. 我国西南地区的玉米育种实践与思考[J]. 作物杂志, 2017, (1): 20–24
[15] 刘建光,王永强,赵贵元,赵俊丽,张寒霜. 重离子辐照诱变育种应用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6, (3): 12–1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朱英杰. 小麦生产概况及其发展[J]. 作物杂志, 2018, (4): 1 –7 .
[2] 黄文辉, 王会, 梅德圣. 农作物抗倒性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8, (4): 13 –19 .
[3] 梁海燕, 李海, 林凤仙, 张翔宇, 张知, 宋晓强. 不同糜子品种抗倒伏性田间鉴定及抗倒评价指标的筛选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4): 37 –41 .
[4] 郜战宁,冯辉,薛正刚,杨永乾,王树杰,潘正茂. 28个大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1): 77 –82 .
[5] 张素芳. 有机肥化肥对产量与地力效应的定位试验[J]. 作物杂志, 1991, (1): 20 –21 .
[6] 张秋英.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作用及其意义[J]. 作物杂志, 1992, (3): 37 –39 .
[7] 崔国明. 烤烟营养袋假植育苗技术[J]. 作物杂志, 1994, (2): 20 .
[8] 刘巽浩. 我国耕作制度发展展望[J]. 作物杂志, 1992, (2): 5 –7 .
[9] 常汝镇, 郝耕. 中国大豆研究四十年[J]. 作物杂志, 1989, (3): 31 –32 .
[10] 董水仙. 晋黍1号[J]. 作物杂志, 1989, (3): 18 .